资源描述
可能性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杜丽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⑴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
⑵使学生初步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会比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乒乓,球色子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课前3分钟)
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学生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生”与“死”的故事。)小结:故事中的奴隶经历了从“可能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到“不可能死”的过程,他用智慧赢得了生命。
他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生活中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
{设计意图:是利用故事引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 探究新知
(一) 首先通过游戏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
1.下周班会课上表演的节目我们在这用抽签的形式决定好吗?我这有3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找3名同学到前面来。
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几种情况,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1) 思考其中一人来抽卡片,会抽到什么节目?
(学生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指名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2)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生: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3)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指生回答,你能确定吗?(不可能,因为剩下的两个签里没有跳舞)(4)最后一张,你猜一猜可能是什么节目?(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了)
小结: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2.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可能事件?生活中的数学(开火车读)课件。
3.联系生活,你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吗?
(同学们描述的都很准确。)
(二)接着让我们来做“摸球”游戏,自然过渡的本节课的第二个学习点:探究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1) 这盒子里有一种颜色的乒乓球,(晃一晃),从盒子里能摸到什么颜色的乒乓球哪?当我告诉你是白色的球你会用什么词来描述?(这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白颜色的球)
(2) 再放几个黄球问:这时我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3) 不打开盒子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呢?小组讨论?
(4) 这个方法可行吗?找一名记录员,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找生在黑板上记,指名学生在下面摸球,并大声说出颜色?
(5) 根据结果,我们推断是什么颜色的球多?我们的推断是否正确,怎么办?
(6)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7) 从新再摸一次,我一定能摸到白球吗?
(8) 引导学生小结填空: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只有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公平,公正。)
{教学意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与能力基础,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下面我们来解决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1. 书上45页做一做(引导学生总结:在总数中占的颜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颜色少的可能性小。可以进一步渗透“公平”的思想与画法。)
2. 中秋节快到了,我这有一块月饼,想分给两个同学,怎么分好那?为什么?
3. 做游戏需要两个色子,选择哪个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在今天的学习中,可能你的表现不是最出色的,但是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没有进步,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开放性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协作精神,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有利于培养其反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作业47页3,4.
板书设计:
可能性(1)
可能(不能确定)
可能性 不可能
(完全确定)
一定
大←→数量多
小←→数量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