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函数在数列中的应用
阜阳市城郊中学 李雷
数列是一类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上的特殊函数, 当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是数列的第n项an与自变量n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数列的图像是横坐标为正整数的一系列的离散的点,可见,任何数列问题都蕴含着函数的本质及意义,具有函数的一些固有特征。另外,数列与函数的综合也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点与热点,因此我们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有关知识,以它的概念、图象、性质为纽带,架起函数与数列间的桥梁,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效地分解数列问题。
【摘要】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归纳思维等能力,也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了函数之后学习数列,有助学生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它的本质,也有利于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函数 、数列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把各个知识版块相互交叉、渗透,往往会让人耳目一新,不但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函数与数列就是其中之一,可以从两个角度对数列给出了定义,一是描述性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二是函数性定义:数列是一类定义在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一种特殊函数,由此可见,任何数列问题都具有函数的性质以及函数的一些固有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更有效、更快捷地解决数列的问题。另外,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也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点与热点,本文从几个例子给出了函数知识在数列中的应用。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的作用在于反映an及S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式两类特殊的数列,它们的特殊性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结构特征中有充分体现,同时在两公式的相互关联上也有所反映。
1、一次函数的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
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常规的方法(通项公式法)求数列一些有关的量,此外,由于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an可以看做n的一次函数(特殊地,d=0为常数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次函数上离散点,所有表示(n,an)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
例如:已知数列{an},“对任意n∈N*,点Pn(n,an)都在直线y=3x+2上”是“{an}成等差数列”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解析 对任意n∈N*,点Pn(n,an)都在直线y=3x+2上,即an=3n+2,所以{an}成等差数列,反之,{an}成等差数列,虽然必有对任意n∈N*,点Pn(n,an)都在直线上,但满足直线y=3x+2上的点不一定都是(n,an),故选A.
2、利用变化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一次函数解题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因此,可以利用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研究有关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问题.
例如:已知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奇数项的和为44,偶数项的和为33,求这个数列的项数及中间项.
解析:设这个数列共有2n+1项且n为偶数,由于f(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则点,,共线.由斜率相等得=⇒n=3.所以该数列共有7项,中间项为11.
3、二次函数的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因此,可以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解决等差数列与Sn最值相关问题.
例如: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求数列{an}的最大和Sn。
解析:由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看出:是以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其图像开口向下,存在最大值,对称轴为n=6,所以Sn的前六项和最大,Sn=36。
4、解答数列的增减性问题
对于数列{an},若an+1>an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成立,则数列{an}成为递增数列;若an+1<an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成立,则数列{an}成为递减数列;若an+1=an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成立,则数列{an}成为常数数列.这一定义,类似于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但又有所区别,我们可以利用函数思想探求数列的单调性.
例如:判断数列{an}的增减性,其中an=1-
解析 考察函数f(x)=1- (n∈R+)的单调性可知它是增函数,所以数列an=1-是递增数列.本题可以由数列单调性定义比较an+1与an的大小去解题,可以利用数列的函数特征转化为函数单调性去解决.本题用第二种思路解之.
4.. 利用反比例函数平移后的单调性解题
例如:已知则在数列{an}的前3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 ( )
A.a1,a30 B.a1,a9
C.a10,a9 D.a10,a30
解析:将分离常数得:
如图,类比反比例函数图像,可知a9最小,a10最大。
解析: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一个函数表达式,求数列的最大项和最小项需要分析数列的函数性质,找准单调区间,或画出图象观察最高点和最低点.求数列的最大项或最小项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考查数列的单调性;二是作出数列的点列图形,找最高点和最低点.
在用函数性质解数列问题时,除了利用上述的性质外,还可以利用函数的周期性,包括用导函数来解决数列的增减性,求最值。只要我们在解数列问题时,仔细审题,找出题目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加上熟练地运用函数性质,就可以在解决数列客观题和主观题时游刃有余,同时也对进一步理解函数性质和熟练运用函数性质提供很好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