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海南白驹学校 符喜燕
教材分析:
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法中的通法,它的推导建立在直接开平方法的基础上,他又是公式法的基础: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平方根的意义、完全平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如观察、类比、转化等,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我们想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就要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降次。
2.本节课由简到难展开学习,使学生认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具体解法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九年级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的意义。即如果X2=a,那么X=± ;他们还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这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2.学生学习本节的障碍。学生对配方法怎样配系数是个难点,老师应该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我们老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完全平方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
2.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理解配方法;知道“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2. 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验证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配方法的基本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识(提问)
1、如果X2=a,(a≧0)那么X=±
2、如果,那么
巩固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为配方法打下基础
二、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
1、填空:
① X2+2X+( )2=(X+__)2
② X2-X+( )2=(X--_)2
2、X2+2X+5=0如何变形可得到(X+1)2=6
①∵X2+2X+5=0
∴X2+2X=-5
②X2+2X+( )2=( )2
即(X+1)2=6
3、3X2-6X+2=0如何变形可得到(X-1)2=
①∵3X2-6X+2=0
∴3X2-6X=-2
②∴X2-2X=-
③∴X2-2X+1=- +1
④∴(X-1)2=
3、怎样解方程X2+6X-16=0
① 移项X2+6X=16
②配方X2+6X+9=16+9
③ 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X+3)2=25
④ X+3=±5
⑤ X+3=5或X+3=-5
X1=2, X2=-8
① 1, 1,
②
问① ②的步骤名称分别是什么?
问① ② ③ ④的步骤名称分别是什么?
注重解题步骤
学会利用完全平方知识填空, 初步配方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①为移项
② 为配方
① 为移项
② 为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为配方
④写成完全平方式
1、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3、变形: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项;
4、开方: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5、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6、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三、巩固知识
例题点拨:
例1解方程
(1)X2-2x=24
(2) 2 X2+4 X=8
例2解方程
(1)X2-4x+1=0
(2)4X2-12X-1=0
例3解方程
(2X+1)(X+2)+2X-18=0
分析;根据导入新课知识可以配方变形,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此方程可整理为:
2X2+7X-16=0
注重配方过程,得出两个实数根。
四、拓展延伸
是否存在x的值,使代数式X2-8X+12与X2+4X-3
的值相等?
怎样判断?
让学生明白需要先整理成一般形式后才能配方。
五、小结提高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b2-4ac≧0时)
1、化为一般形式
2、移项
3、二次项系数化为1
4、配方
5、左边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6、降次直接开平方
7、求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定解等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归纳得出步骤。
引导学生回顾目标,明确重难、难点。
六、作业布置
1、复习巩固所讲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和习题相关作业;
3、同步练习相关作业。
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