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春亚-《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2828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春亚-《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春亚-《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吉春亚   一、教学引入,初悟课题意思。   师:在《长征》中,毛泽东藐视一切困难,积极乐观的的胸怀,另我们敬佩不已,无限敬仰。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去感受一位失去儿子的父亲的情感。请读课题。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   师:谁懂这句话的意思?   生:青山到处可以埋葬英雄。   师:(出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为什么一定马皮包回家乡   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龚自珍的诗句。   师: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我们再读这句诗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再读一遍,读出革命者血洒疆场,无怨无悔的气概。   生朗读。   三、读通课文,知晓三封“电报”   师:课题是毛泽东收到三封电报以后回电的内容。我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9个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用( )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边听边订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如“踌躇”;同时解答“踌躇”、“黯然”、“勋鉴”等词语的意思,其间又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体会主席情怀。   师:请看第一封电报。   出示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一位同学朗读。   师:(板书:闻噩耗)听闻噩耗以后,主席万分悲痛。我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读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中的“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师:(出示)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师: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生:主席无限的痛苦。整整一天没有说话,他不想说,只想哭,只想一个人静静呆一会儿。   生:主席不想说话,还要不断吸烟,用吸烟的办法摆脱自己的痛苦。   生:主席一口也不想吃,满心中都是失去儿子的痛苦。   生:主席痛苦极了,他不相信儿子已经死了,一定在边吸烟边在回忆和儿子在一起的情景。   师:你们了解岸英吗?找到书上句子。   生: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大儿子,当年地下党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后来送到苏联留学,又到农村锻炼,现在又来到了战场。   师:(补充资料,出示主席与岸英一起合影的图片)主席有三个儿子,五岁的岸青流浪街头的时候被警察打伤头部,一直治疗,岸龙在战争中不幸失踪,再无信息。长子岸英,受尽了苦难才回到主席身边。(出示地图)可是美国人把魔掌伸向了朝鲜,想消灭了朝鲜以后,进攻中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派彭德怀带领自己的儿子和几十万志愿军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主席多么希望经过朝鲜战场上锻炼后回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啊,可是---- 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生:(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第二封电报和第三封电报内容意见不一。   (出示第二封电报和第三封电报,学生朗读)   ……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师:这是两封意见不同的电报。圈出“破格”两字,能明白吗?   生:其他的战士牺牲在朝鲜战场是不能够回家的。因为他是主席的孩子,唯一的一个健康的孩子,可以破格把尸体运回家乡。   师: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主席手中,可是主席最后的决定却是让儿子埋在朝鲜的土地上。默读第五自然段,最能打动你的词句圈话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第五自然段)   师:我们心中一定有很多的体会。   生:“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强忍”两个字让我感觉到毛主席内心的无限哀伤,但是,他还要安慰自己,人家的父母也悲痛,没有见到儿子的遗体,我要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多么了不起的人啊。   生:主席太了不起了,他想到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利益,他想到的是朝鲜人民的请求,他想到的是满足朝鲜主席的愿望,他的胸怀多么宽广啊!   师:(板书:伟人的胸怀)   生:主席非常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其他的战士牺牲后都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也要和普通人一样,真是一个伟大的人。   师: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四十多万志愿军死伤战场上。在这以前,毛主席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年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哀莫大于老丧子,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但艰难抉择后的批示是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他乡。那博大的胸怀令人震撼。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诵主席的批示——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我请一生读读第八自然段。   生:(朗读第八自然段)   师:如果,我把第八自然段文章的内容去掉是否可以。   生:可以,因为上下能连起来了。   生:不可以,虽然,毛主席下了决心尊重儿子的意愿,但是内心还是很疼很疼的,写不下去的。   四、发挥想象,表达主席情怀   师:他毕竟是一位父亲啊!一直想了一个晚上才写下了电文,是伟人,也是常人,这就是毛泽东,常人的情怀,伟人的胸怀。这篇文章最感人的就是对主席的神态、动作、心理的描,把一个普通的父亲形象和一个伟人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我们的眼前。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楠楠着。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师:这一个晚上,10多个小时主席又是经过了怎样的煎熬,而最后作出伟大的抉择呢?请我们结合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怀写一小段他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学生写话。   师:我们走进了主席忍痛写批示的那一个晚上,你笔下的主席是怎样艰难地度过一个晚上的。   生:主席坐在床上,辗转反侧,一支接着一支吸烟,眼前浮现出和岸英在一起的情景,心痛不已,把儿子的尸体接回来是一种破例,我应该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他拿起笔,老泪纵横,挥笔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师:“辗转反侧、一支接着一支吸烟、心疼不已”刻画了常人情怀,“挥笔写下”、“应该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是伟人的胸怀。   生:主席在卧室里,不停徘徊着,目光黯然,泪流满面,岸英,岸英,你在朝鲜的国土安息吧!你永远在父亲心中。   生:主席踌躇着,神情憔悴,目光呆呆地看着自己和岸英的照片,嘴里喃喃地,岸英,永别了,永别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生:主席半躺在床上,眼睛一直望着窗外,嘴里喃喃地,岸英!岸英!我的好儿子,父亲对不起你,把你留在了朝鲜,你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师:主席是一位领袖人物,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和每位父亲一样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他最后的抉择尊重了朝鲜人民的意愿,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让我们一起再次朗读课题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闻噩耗——悲痛  常人情怀           做抉择——艰难           写批示——忍痛  伟人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