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卷讲评(课堂PPT).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462477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卷讲评(课堂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卷讲评(课堂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7,高考全国卷,3,语文,试卷讲评,高一语文,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2,试题分析:,C,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故选,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4,3,【答案】,B,【解析】“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说明的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而不是“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5,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6,4,B,【解析】,B,项,主观臆断。“请顾客看金鱼”只是裁缝生活中的一支温馨插曲,其能适当缓解与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的局面,但这样并不能说明“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7,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先找出画线句,“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看有无修辞,如没有,圈出句中的关键词,句中的关键词是“干什么”“都一样”,再回归文本,找出这句话的语境,前文说“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干什么”应是指谋生的职业,“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职业一样,,再结合下文在做裁缝的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种职业有了独特的感情,作者对生活的认知更加深切,体会到其中的独特意义。,5,【答案】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8,理解句子含义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结构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句。长句包括长单句和多重复句。遇到这类长句,我们首先要分清它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单句,就要运用紧缩法,删去句子的枝叶成分(定、状、补),抽出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谓、宾),把句子压缩变短,其意思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是复句,就要通过分析句子的层次关系来把握它的基本意思。,修辞分析法,,就是根据修辞特点去分析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有些句子由于运用了比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法,因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运用有关修辞知识,有助于准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由表及里法,,有些句意比较含蓄,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它的深层含意往往隐含在字面之下,这就需要运用由表及里的方法,透过字面意思去挖掘它所蕴含的深层含意。,语境分析法,,就是根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语言环境,即依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如首括句、过渡句、结尾句、主旨句、呼应句等)综合分析、理解句意。,9,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10,赏析文章的语言,首先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包括:,语言,风格,:平实质朴、清新明丽、婉约细腻、含蓄隽永、绚丽飘逸、,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幽默辛辣、,委婉,含蓄、深沉,厚重等,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文言语体、地域特色,表现,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遣词造句,:,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答案层次:明确特色,举例分析内容,分析表达效果。,11,【解析】小说的语言包括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赏析时应当结合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联系小说的情节、人物塑造、典型环境及主题思想来分析。就作品而言,其叙述语言朴实无华,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鲜明特征;人物对话还显示出较强的地域特点。整体语言呈现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的风格。,6,【答案】,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12,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13,7,试题分析:题中,,B,项的“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的说法不准确,,根据图表,,2003,年比,2002,年也有所减少。,【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中,各项的答题区间都是材料二的图表,要注意根据图例正确区分图表中的两类数值。,14,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15,8,【答案】,BC,【解析】,A,项“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的说法,与原文不符。,D,项“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错,免费开放弱化的只是其直接经济贡献。由“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可知,,D,项中“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的说法不对。,由材料三中“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可知,,E,项中“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理解有误。,16,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4,分),【解析】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在三个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根据“材料一”中“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点;根据“材料一”中“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点。,9,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养出科研团队。,17,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举:,考取,考中,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集贤校理,:,官名。为集贤院下属文职散官。,同知,:,明清时期官名。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知:,管理,掌管,礼院,:,官署名。唐 代太常寺之别称。,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18,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选:,选拔,拟:,初步定下来,南曹,:尚书省吏部、兵部下属机构,考功:,考核工作成效,核:,考核,法:,法度,缘文:,缘,顺着,沿着;从字面意义附会曲解,为奸:,做狡诈、邪恶的事,诉,(省略“于”,对),长吏,辟:,开辟,设置,者:,的人,留难,:,指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19,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以,:,率领,岁聘,:,1.,国与国之间的遣使访问,2.,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以,(把)(省略“之”,它,出使的任务),命将,入对,:,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大议,:,朝廷的重大决策,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20,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折,:,使动,使屈服,使折服,国体,:,1.,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2.,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诣:,到,阅:,查阅,屋栋:,房梁,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肄,y,:,学习,练习,破的,d,:,射中靶子,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21,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馆客:,接待宾客,果:,果然,以,为:,把,当做,界渠:,边界,顾:,副词,只是;不过。,体:,体制,规模,且:,将,大国:,古指大诸侯国,这里指契丹,申饬:,饬令,指示,边臣:,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何以:,宾语前置,以何,为什么,使:,出使,为:,句末语气词,呢,对:,回答,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为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22,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报:,复命,善:,意动,认为,好,明年:,第二年,籍:,名作动,登记,系狱:,囚禁于牢狱,是:,这,悉:,全,都,自是:,从此,三圄,y,:,多个监狱,王沂公:,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始,:,开始。,寡人之于国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当初;起初。,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才;方才。,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23,郓,yn,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士子: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聚,(省略“于”,在),肆,肆:,店铺,酒馆,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治兵:,1,、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指挥军队;,2,、出兵作战,从:,通“纵”,尤,:,通“犹”,好像,及,:,等到,近侍:,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具:,详细,上:,上报,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征召担任兵部侍郎。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24,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诸:众位多位,奏:上奏,发:打开,访:,询问,枢臣:,宰辅重臣,对:,回答,入:,入朝,为:,担任,绍圣:,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为相:,担任,做丞相,同:,一起,共同,肆:,肆意,罗织:,无中生有地编造、构陷,元祐:,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由于元祐年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党争中,“元祐”一词又被用来指称旧党及其成员,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25,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s,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26,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以,(省略“之”,它)(用这件事),问,发:,打开,盛德:,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知:,管理,移:,移任,数,shu,:,多次,告老:,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政和:,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开府仪同三司,:一种高级官位,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27,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28,10,D,【解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初”表时间,单独断开,“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在前面断开。,29,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30,11,C,【解析】,C,项“他们不仅职位很高”错误,近侍: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他们的官职未必是高的,并且对皇帝的影响也不一定大。,31,32,元日: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重阳:九月初九,叫“登高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33,文言文中表“辞官”的常见词语,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2,解官:辞去官职。,如,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后汉书,王龚传,: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如,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34,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35,12,A,【解析】,A,项“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只是说许将回来向朝廷报告此事,皇帝认为他做得很好。,36,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解析】文言文翻译应当注意抓住其中的得分点,注意重点词语“申饬”“岂”“对”“为”“同肆”“罗织”“发”和句式“何以为”的翻译。,37,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38,元九:指元稹(微之);李二十:指李绅。这二人都是诗人白居易的好友。,长恨:指诗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此诗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对唐玄宗的重色误国进行了某些讽刺,所以他自认其诗有风人之情,美刺之旨。,秦吟:指诗人于贞元、元和之际创作的一组反映民间疾苦的著名讽喻诗,秦中吟,。正声:指,诗经,中的“雅诗”。,诗,大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雅诗中有许多政治讽刺诗。,秦中吟,正是劝谏皇帝改革弊政的政治讽喻诗。,老元:指元稹。偷:朋友间的戏词,实际上是学习、效仿的意思。格律:作诗在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短李:指李绅。,新唐书,李绅传,:“(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伏:通“服”,佩服,服气。,应:大概。无分:没有缘分。,身后:死后。合:应该。,言语大:夸口,说大话。,排:编排。,2,39,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40,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七律首联是作者对自己不同风格诗作的评价;颔联用戏谑、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友元稹、李绅不分彼此的深厚友情;颈联由编集而引发出的对人生的慨叹;尾联表现了作者创作的甘苦与自信,以及诗集编订后的轻松与喜悦。此诗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而实质上充满了不平、辛酸和自嘲。全诗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寓深意于轻松调侃之中,风格亦庄亦谐。,41,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42,14,CD,【解析】,C,项,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是一种戏谑,没有不认可李绅的诗歌创作的意思。,D,项,这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和自嘲,说明作者还是想得到当世的认可的。,43,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15,【解析】诗歌首联,写作者的诗歌成就;颔联,写自己的诗歌被元稹模仿、让李绅服气。诗歌的前两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成就的自得。颈联,是作者的牢骚话,表现了自己在当世不被重用,体现了作者的不平与无奈;尾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新编成集的欣喜。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两种:一是作者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得,一是作者对不能被当世重用的无奈和自嘲。,【答案】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4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