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一)教学设计凤庆县大寺中学 曹 芳【教学内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中考句子考查的重点,是每年的必考题。云南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中都会涉及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此题分值一般为24分。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初中阶段对于语法的要求,考生要做到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并能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本节课复习常见病句形式的前四种:用词不当;重复累赘;句式杂糅;表意不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2、过程与方法: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了解汉语的多义性。【教学难点】能区别常见复句类型,正确使用关联词。
2、【教学重点】能知道病句类型及特点,会辨析和修改常见病句。【教学方法】“七环节”教学法【课前准备】课件、导学案、自测题【计划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向1、 教师出示复习目标,学生学习目标。生:学生齐读复习目标。2、 教师说明自主复习内容并强调复习重难点。二、 自学学生按照导学案内容自主复习,并完成相关练习。三、 讨论1、 各小组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复习情况及完成导学案练习情况。2、 学习组长简要记录本小组在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四、 汇报1、 教师抽取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复习中存在的问题。2、 各小组发言人汇报讨论中存在的问题。3、 各组发言人上讲台展示讨论结果。五、 讲评1、 教师根据学生反
3、馈所复习到的内容进行及时点评补充。(1)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切记:牢牢记住。(2)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3) 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2、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解分析。3、 教师讲解中考常考题型及易错点,答题技巧。六、 测评1、 学生完成当堂测评试题。2、 教师出示答案,同桌交叉批改。3、 小组发言人鼓励性反馈完成情况。4、 教师针对易错题及典型性错题进行讲解。七、 结课教师归纳修改病句口诀修改病句口诀病句题,细分析,典型题,要熟悉。“通过使”,缺主语,一面两面要呼应。不搭配,有矛盾,用词不当是病句。最后一招是语感,多读不通是病句。八、 课后反
4、思这堂课有其可取之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着重引导学生归纳病句的错误类型,掌握方法、促成能力,并以练习加以巩固,比较好地体现了专题复习课的一般模式。但现在再来审视这堂课,用有效、高效的标准来衡量这堂课,还是有很多问题的。病句修改是近几年中考的必考题型,而此项考生的得分情况却不很乐观,究其原因:1、学生语感能力较差,语言材料积累不够。2、由于语法知识教学的淡化,致使学生不能凭借这些知识发现其细微的语病。根据以上学情,确定帮助学生理清病句的错误类型无疑是很重要的。本堂课所归纳的四种错误类型基本能概括病句的一般错因,但这样的归纳未免太笼统、太含糊。对于初三学生的一轮专题复习,不宜过于浅显,没有深度的归类是没有实效的,只有将学生对病句错因的感性认识向理性的知识系统上引领,学生头脑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知识框架才能形成解题的能力。而本堂课的目标是掌握四种错误类型,如果细化下来,根本不是一堂课所能解决的。所谓的归类也只能是蜻蜓点水,目标的达成度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课也难有效率可言。不如缩小目标,也许会更有实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