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
华冲中学 周晓青
[教学思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题的主要考查方法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病句的辨析一般以客观选择题出现。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察题型,它面广量大,以思维见长,是近年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学生最易失分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这一类题的复习和训练。
主观题多指修改性的题目,多用于对句子或文段的修改。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这是病句,是什么样的病句,而且要求知道如何修改,难度更大。目前学生对病句尚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而且这种认识是分散和不完全的,往往还不能自觉地综合应用,这一专题的复习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目标的设定]
建立知识体系,探索解题方法,我决定采用: 引导法 、演示法 、练习法、 竞赛法。力图使学生从“跟着感觉走”到“跟着理智走”。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
1、让学生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
2、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
3、让学生会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4、让学生懂得修改病句的原则。
[复习重点]: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方法修改病句。
[复习难点]:分析病句的病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日常生活当中,病人去医院看病的例子引出本课内容。设计题目,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怎么样?
生:先问什么情况,再进行检查,找出病因,最后再对症下药。
二、 熟悉病句类型,掌握病句修改方法
(一)温故知新:
1、回忆病句类型。
2、回忆修改方法及修改符号。
师:一位好的医生不仅能够准确地判断病因,而且还要能对症下药。我们修改病句也要求能够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常见的有四种修改符号分别是:
①补 ②删 ③调 ④换
3、用ppt出示以下一组病句,小组合作找出病因,并口头修改。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成分残缺)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搭配不当)
(3)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很多花。(关联词错误)
(4)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语序颠倒)
(5)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前后矛盾)
(6)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符事实)
(7)我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重复啰嗦)
(8)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分类不当)
(9)同学们迫不急待地奔向操场。(写错别字)
(10)“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误用标点)
(11)小丽和小红是好朋友,她常帮她复习功课。(指代不明)
(二)掌握修改方法:
1、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归纳总结修改病句的步骤:①读:读懂句子表达的意思。 ②查:查出病因。 ③改:对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④检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是否完全正确。
2、出示修改错误的句子,让学生明确修改病句的原则:不改变句子原意。
三、巩固常见八种病句的修改
常见病句分类练习:
(一)用词不当
例如,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2012年7月21日北京因特大暴雨而受灾的灾民。"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二)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如,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农民工挣来的钱刚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有关官员对中国、韩国、印尼等国少部分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因为"北京"不是"季节"。)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
例句
1: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
(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2: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句子后面缺少“开展”的宾语,可以加上“活动”一词。)
练习
1.由于他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看到了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3.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信心增强了。
(四)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
例如:①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②走进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
(五)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调至"热情"前,并删掉一个"的")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如,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如,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其后加"的")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六)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指表达同一个意思,可用两种不同的句式,但是如果把这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病句。
例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应去掉"均设有"或"应有尽有")
2.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
例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3.层次不清。
例如:"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2012年6月18日自动对接成功、6月24日手动对接成功,全国人民为之骄傲,航天工作者为之自豪,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应先说航天工作者的反应,再说全国人民的反应;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响"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七)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王新和李明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明,语义不明确。)
2.歧义句。
例如,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
(八)不合逻辑
1.强拉因果。
例如,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2.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3.概念误用。
例如,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4.主客倒置。
例如,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5.否定不当。
例如,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6.前后失衡,缺乏照应。
例如,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综合练习:
临近期末了,学习更加勤劳了。这学期,我们班惊常阅读的报纸有《现代中小学生报》、《中国少年报》和《优秀作文集》。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阅读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呢?
四、课堂检测
完成病句专项练习。
五、学后总结,谈谈收获
请学生谈谈在学习了病句修改这堂复习课后有什么收获,主要可以从掌握了病句修改方法、病句类型、病句修改符号这几方面进行讨论,以达到回顾课堂的效果。
板书设计:
修改病句复习课
前后矛盾 补
重复啰嗦 删
常见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 修改符号 调
搭配不当 换
成分残缺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