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文最初发表于 1981 年 4 月 15 日的《光明日报》。此时,“文化大革命”已
结束 4 年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正在得到改善,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
影正逐渐散去,笑容又回到人们的脸上。重新焕发了写作热情的高士其先生,尽
管年已 76 岁,残疾的身体多病虚弱,却以欢快激昂的笔调写下了这篇充满笑意
的科普短文。
本文从生理功能入手,首先阐述了笑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所起到的作用(1~
8 段)。接着,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9~22 段)。
最后,作者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笑给予热烈讴歌,并表达了“让全人类都有笑意、
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这正是高士其先生奋斗一生的最高目标。本文虽是一
篇科普文章,但极少使用专业术语,文字浅显易懂。全文多用短句,并构成多个
排比句,读起来节奏明快,活泼跳跃。尤其是文章最后,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的
修辞手法,更显得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