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教案
学校: 湛江师范学院 专业: 物理学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授课时间:15分钟 班级:初二9班 主讲人: 陈健
教学目标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时间分配
授课行为
(讲解、提问、演示的内容)
学生行为
教学技能要素
教学媒体
2分钟
4分钟
2分钟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从出生那时起,我们就无时无刻的与声音打交道,钢琴声、水声、青蛙叫声。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些声音的产生时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好,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声音的产生于传播。
板书: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
1、尺子一边按在桌子上,拨动另一边,听到尺子发出声音,同时看到尺子上下振动。
2、敲击装有水的杯子,看到杯子里的水真振动。
3、把手放到自己的喉咙位置,大声的说话。
刚才那三个实验,都有产生了声音是吧,三个声音产生的时候都有什么特点呢,想想...
对,都有振动。实验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那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例子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呢?
吉他是通过弦的振动,产生美妙的声音的,说话的时候声带在振动;敲击鼓时,鼓面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的响,树叶在振动。
现在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它又是怎么传到我们的耳朵呢?也就是说声音的是怎么传播的?
板书:声音的传播
(实验演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让学生注意闹钟声音的变化,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让学生注意闹钟声音的变化。)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
板书: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那么声音在空气中又是怎样传播呢?看到书本的15页的图1.1-6
以击鼓为例,鼓面想左振动的时候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的时候,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的左右振动,空气中就会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传播。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因此,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板书: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音是波的形式在(介质)空气中传播着,空气是气体,是介质,那么知道固体、液体也是一种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吗?同学们想想生活中那些例子可以说明声音可以固体、液体传播的?发动脑筋想想......
(举出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例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跟着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各抒己见
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
回答:三个声音产生的过程,都伴随着振动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跟着思考
观察实验,总结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
看书,画出书本上的重要概念。
进入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例子。
导入
提问
板书
实验
提问
板书
提问
提问
实验演示
讲解
板书
提问
举例子
总结
尺子、杯子
闹钟、玻璃罩、管子、针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