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篮球—传球》教学微课设计
思南县第六中学 刘丽蓉
初中篮球 第 1 课
《篮球—传球》教学微课设计
教
材
1、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2、学习单手胸前传球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传球技术的运用需要观察、判断。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单手胸前传球技术,明白使用该动作的时机和作用;进一步巩固、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4、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课
的
部
分
教材内容和重难点
时
间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
习
次
数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器材与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并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3、师生问好。
4、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
5、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随堂见习。
5
分钟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要求:
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氛围。
准
备
部
分
篮球游戏操:
1、头上传递球
2、体侧传递球
3、跨下传递球
4、仆步传递球
5、交叉传球
方法:
五局三胜制,男女分开比赛。每一局按照规则要求,先完成的一队,获得一面小红旗。最后看哪一路纵队获得的红旗最多,则宣布哪方为获胜者。
规则:
传递球必须是递交,不允许传球;球落到地上,必须从落的一方拾起,开始练习。
10
分钟
组织:四路纵队
××××××××
××××××××
△ ○○○○○○○○
○○○○○○○○
教法:
1、教师图示讲解
2、学生适应性练习
3、教师担任裁判,学生练习(配节奏欢快的音乐)
4在练习中,激励落后的一方,同时要求胜者不要骄傲。
5、宣布获胜者
要求:
遵守规则,同心齐力,共同合作。
2次
七、教学构思
1、常规导入:在课的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
2、愉悦热身:(1)在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做慢跑和“叫号追拍”游戏。(2)采用轻松的音乐带领学生跳“两人舞”热身操。
3、小组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分四小组,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应用教学学课件,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协作精神。
4、通过教学课件,为学生创建一个探索学习的空间,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教学课件,学习篮球的传球、运球技术,逐步掌握篮球的传接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技术,提高传接球和运球的实际运用能力,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索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5、展示自我:全班集中,进行曲线运球比赛。通过比赛和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篮球知识、技术的不断追求,由此达到自我锻炼以及增进终身锻炼目的。
6.恢复身心: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愉快的放松操二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八、预计运动负荷
安静心率:75—80次/分、平均心率:130—140次/分、最高心率:160—170次/分、练习密度:约45—50%。
九、场地器材
球场一片,多媒体设备一套,篮球45只,标志杆20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