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莞市常平嘉盛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备课活页 班别: 姓名:
学科
八年级语文
课题
端午的鸭蛋
课型
预+展
主备人
江佳芸
编号
8Y025
审核人
【教师点拨】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本文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拓展提升
1.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这段话用了什么描写去刻画端午的鸭蛋。
2.“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能不能把“实在瞧不上”换成“我实在不喜欢”?
3.高邮的咸鸭蛋很闻名,为何题目是“端午的鸭蛋”而不是“高邮的鸭蛋”?
当堂检测
作者如此津津乐道谈论家乡的“咸鸭蛋”,有意义吗?
自主预习
导入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 ) 苋菜( ) 籍( )
腌腊( )络子( ) 大襟( ) 车胤( )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 。 籍贯: 。
城隍: 。 肃然: 。
( ):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 。
(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合作探究
学习第一、二部分。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联系社会背景描写的作用去回答这道问题)
2、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3.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4.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和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