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备课大师:免费备课第一站!
教学时间
课题
24.4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和
能 力
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过 程
和
方 法
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圆锥展开图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扇形中各元素与圆锥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五个一”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想一想,你会解决吗?
如图,玩具厂生产一种圣诞老人的帽子,其帽身是圆锥形,PB=15 cm,底面半径r =5 cm,要生产这种帽身10 000个,你能帮玩具厂算一算至少需多少平方米的材料吗?
(不计接缝用料和余料,π取3.14A
P
B
O
r
l
).
.
教师演示课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总是与现实问题密不可分,人们的需要产生了数学.
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从一些简单的实例中,不断体会从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模型、建立数学关系的方法.
活动2
1.认识圆锥
2.圆锥的再认识
3.圆锥的底面半径r、高线h、母线长a三者之间的关系:
练习:
根据下列条件求值(其中r、h、a分别是圆锥的底面半径、高线、母线长)
(1)a = 2,r = 1,则 h =_______;
(2)h = 3,r = 4,则 a =_______;
(3)a =10,h = 8,则 r =_______.
教师结合图形,介绍圆锥的有关概念.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圆锥的底面半径、高线、母线长三者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3
1.动一动,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和电脑演示,掌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2.引导学生推导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并用所学的知识推导出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动手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4
实际应用:
例1 一个圆锥形零件高4 cm,底面半径3 cm,求这个圆锥形零件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例2 玩具厂生产一种圣诞老人的帽子,其圆锥形帽身的母线长为15 cm,底面半径为5 cm,生产这种帽身10 000个,你能帮玩具厂算一算至少需多少平方米的材料吗?(不计接缝用料和余料,π取3.14 ).
例3 蒙古包可以近似地看成由圆锥和圆柱组成,如果想用毛毡搭建20个底面积为35 m2,高为3.5 m,外围高1.5 m的蒙古包,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毛毡 (精确到1m2) ?
例4 思考题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6,一只蚂蚁要从底面圆周上一点B出发,沿圆锥侧面爬行一圈再回到点B,问它爬行的最短路线是多少?
例5 手工制作
已知一种圆锥模型的底面半径为4 cm,高线长为3 cm.你能做出这个圆锥模型吗?
教师带领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生活中,展开图的知识很常用,将本课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紧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活动5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认识?
作业
设计
必做
教科书P114:1-4
选做
教科书P115:5-10
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