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应付账款核查工作要求
一、核查目标
1、确定应付账款的发生和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2、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3、确定应付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核查步骤及要点
(一) 规范性核查
1、核查应付账款的记录、核算范围、内容与会计准则是否相符。
2、核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采用的折算汇率,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3、核查债务重组中涉及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核查债务重组中涉及应付账款的有关协议等法律文件及手续是否符合规定。
5、核查应付账款的贷方发生额与材料采购的借方发生额是否相符。
6、根据存货、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变动幅度判断应付账款变动的合理性。
7、核查人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其他规范性核查。
(二)完整性核查
1、核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结合“存货盘点表”,核查日是否有大额“料到单未到”的经济业务及核查日后20天的付款事项,确定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验证其会计和税务处理是否正确。
2、核查应付账款记录是否完整。
如不完整,要求纳税人说明理由,由核查人员进行询问,并作陈述笔录。如若所述理由明显不合理,则报主核人员。
3、核查人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其他完整性核查。
(三)真实性核查
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附表十一),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进行分析性复核,比较本期期末与上期期末余额,分析波动原因。
3、各抽取5笔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最大的和期末余额最大的采购业务(不重复)的记账凭证、采购合同、入库单等,以查验其真实性。同时核查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实其是否已支付货款并转销。
4、核查应付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①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性质为债权,视同资产;②通过核查记账凭证、采购合同、入库单等查明应付账款出现借方余额的原因:重复付款、付款后退货、预付货款等。
5、结合预付账款的明细余额,查明有无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面同时挂账的峨日;结合其他应付款的明细余额,查明有无不属于应付账款的其他应付款。
6、核查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 查明是否存在虚假列账、隐匿收入或赖账不还的现象,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检查是否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税务处理是否正确。
7、根据纳税人提供的 “关联企业情况表”、“关联方的应付账款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的合计数核查应付关联公司款项是否真实、相符; ①了解交易事项的目的、价格和条件;②检查采购合同等有关文件是否真实。
8、核查人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其他真实性核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