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感受奇人魅力-体味人生百相.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5191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奇人魅力-体味人生百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感受奇人魅力-体味人生百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受奇人魅力 体味人生百相 ——品读《俗世奇人》之《泥人张》 西安铁一中分校 初二年级 张健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赏析人物之奇,品味语言之妙。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见识他的“奇”;指导学生朗读,力求读得活灵活现;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探讨本文的人物之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自尊自信,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赏析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见识他的“奇”。 【教学难点】 探究思考泥人张作为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与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自尊自信。 【教学方法】 探究法、朗读法、品析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齐读幻灯一: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课文最后一段) 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写的是长期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其中有一个“贱卖海张五”的故事流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通过这个故事表现怎样的人生百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冯骥才先生走进《泥人张》。 幻灯二:课题 板书课题:感受奇人魅力 体味人生百相 ——品读《俗世奇人》之《泥人张》 二、初读感知 梳理奇文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比一比预习的效果吧! 幻灯三: 时间:一个雨天 地点:天庆馆 人物:海张五、泥人张、店小二、食客等 情节: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受辱、报仇的故事 完整的情节是:一个雨天,天庆馆里,面对海张五的取笑,泥人张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进行“回报”。第二天,泥人张捏出了大批“贱卖海张五”泥像。三天后,海张五花大价钱将泥像连同泥模全部买走。 三、细读奇事 品味奇人 这个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安排得曲折有致,跌宕起伏。情节之中有冲突,冲突之中自然显人格,故事共有几次矛盾冲突?两次。让我们进入故事并品味人物。 幻灯四: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结局 海张五 败 大败 丢钱丢人 泥人张 胜 完胜 赢得尊重 食客(群众)       第一回合:海张五败,泥人张胜。 第二回合:海张五大败,泥人张完胜。 结局:海张五丢钱丢人,泥人张赢得尊重。 在两个情节当中这些人物有怎样的活动?凸显了怎样的性格特征?又呈现了怎样的百态人生? 幻灯5-7: 海张五:1.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外貌描写,生活富足,蛮横气势,牛气冲天,横冲直撞。 2.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交代背景,有钱有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连官儿也怵三分。 3.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语言粗俗,无礼,觉得泥人张对自己不够尊重,没有和其他食客那样,停住嘴巴,甚至是放下筷子,认为“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瞧不起人,甚至以取笑别人为乐趣。 4.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再次取笑泥人张,个性张狂。 这就是俗世当中的“俗人”。而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手艺人泥人张。 幻灯8-10 泥人张: 1.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夸张,突出他的技术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中人,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我们常说的“位居第一”“遥遥领先”是不是要逊色许多。 2.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比喻,用泥人之小突出其技艺之高。可以说是神形兼备。 泥人张将这个海张五捏的这么像,除了形似之外,主要抓住了人物的神情,也就是神似,这就和《竹影》里学的中国画的特点很相似,神似,而对于人物,抓住了神态其实也就是抓住了人物的精气神,从这也体现了泥塑和绘画都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脉相承。 3.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突出泥人张技艺娴熟高超,他只用一只手,而且不用眼睛看,速度飞快,双手灵巧,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如果面对着他看他的表演一定会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实在令人钦佩。 补充: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 ——《快手刘》 4. 泥人张“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大观楼,一处是天庆馆,他为什么常要去这两处地方呢?----因为这两处是人最多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戏院里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天庆馆里有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为了“瞧”,为了“捏”。那又为什么常去“瞧”,“捏”呢?之前提过,他已经是在手艺道上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了吗? 不断地提升技艺,精益求精。因此,他还奇在对手艺的“精益求精”,不断超越。做任何事都不能像《薛谭学讴》最初那样浅尝辄止,而应该不断进步,要像王泽睿那样,即使阅读做的很好,还会不断的研究五三;像李灏天、胡玉靖那样,即使写作有了进步,或者说飞跃,还是要在作文课上争取第一个写完,然后给老师改,争取再写一遍;像钟迪欣那样,即使被大家称之为学霸,还是努力的找自己的问题,甚至是放大自己的问题,直至摘取我们班期中考试的桂冠…… 这体现了他的手艺奇----技艺超群、娴熟高超。 6.海张五来到店里之后,泥人张没有像其他吃饭的人一样,停住嘴巴,放下筷子,一脸崇拜的看着海张五,于是海张五那边议论了起来,说他捏泥人捏的像,海张五却用粗俗的语言嘲笑泥人张,全庆馆的人都听见了,这是海张五在拿泥人张取乐啊,可以说是侮辱人格尊严的公然挑衅,于是人们猜测着泥人张的“回报”方式,没有正面冲突,没有语言上的攻击,甚至没有质问,但是这并不代表泥人张不“回报”,人家“听赛没听”,在桌子底下三下五除二,就把海张五讽刺的那些话全找回来了,海张五并不罢休,我堂堂张五爷怎么就认栽了啊,对着他正走出门的背影说到”这破手艺页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这句话可了不得啊。 第二天,初读起来,就是个普通的时间词,但是,我们若是好好的细读一下,细细地品味一番,就会发现其中妙意无穷。“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的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边。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时间之短,速度之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泥人张面对海张五最后那句“就这破手艺贱卖都没人要”,尽管“头也没回,撑开伞走了”,表面上无情无雨,但却是后发制人,一排排海张五出售,还明晃晃的写着:贱卖海张五。一语双关,减价了,便宜了,处理了,实则是……可是,没办法,这是你自己说的,贱卖都没人要,那我倒是贱卖一下,看有没有人要,结果呢?他全买走了,包括模子。手段高明地再一次回击了海张五,而且这一次是“一招毙命,直击要害”。 这体现了他的方法奇----手段高明、后发制人、四两拨千斤。 7.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大大方方、坦然自若,一副波澜不惊之态。通过对泥人张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出泥人张清高自爱、不卑不亢的性格,为下文矛盾的发生作铺垫。 8.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由于海张五的张狂,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样子,极其粗俗无礼的语言,泥人张用这样一个动作,表现了对海张五的蔑视。 这体现了他的人格奇---不畏权贵(不畏强权)自信自尊、不甘受辱、一身傲骨。 记得冯骥才在《刷子李》中有一段文字: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冯骥才《刷子李》 人,只有手上有着真绝活,自己有着真本事,才能独立地站立于这天地间。 今天这个世界也可谓一个“俗世”,希望大家在这样一个“俗世”里,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在以后的各行各业里做一个“奇”人,做一个“活的亮堂”、堂堂正正的人,进而做一个大写的人。 幻灯11-13: 食客(群众): 海张五进门 ----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 泥人张捏好泥人往桌子上一戳,吃饭的人往桌上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联系: 《孔乙己》当中的群众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的群众 《变色龙》中的群众 《范进中举》中的群众 他们是群体形象,为故事增加了戏剧气氛,他们和海张五就是俗世之中的“俗人”,泥人张就是俗世之中的“奇人”,形形色色的人也构成了这个俗世,也构成了这个俗世中的众生百相,所以说,作者仿佛为我们描绘了一副俗世风情画。 四、留白艺术 续写奇文 幻灯14-15: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文学作品、绘画和话剧上都有留白。 这个故事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那就让我们九班的小作家们也学学冯骥才先生,续写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哦!(以下两个开头任选其一) 1.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机灵的张四早都给海张五通风报信了,海张五还是要亲自探个究竟…… 2.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可是流入民间的泥人哪那么容易就买走了呢…… 结束语:今天的课与其说已经结束,不如说是个开始,老师觉得冯骥才先生太了不起了,课文品味过后回味无穷,课文是不是还有多个角度值得探究,民俗文化?民间艺人?小人物身上的大情怀?那就让我们将这项活动延伸到课后,全班分组完成,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多。 板书: 感受奇人魅力 体味人生百相 ——品读《俗世奇人》之《泥人张》 气势蛮横 海张五 有权有势 粗俗张狂 手艺超群 泥人张 后发制人 看客心理 不卑不亢 食客 胆小怕事 (群众)讨好巴结 俗人 奇人 俗世风情画 小故事 大人生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