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公司起源与历史.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4809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公司起源与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互联网公司起源与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公司起源与历史 1、 Netscape,1994年创立 1995年在纽约上市,成为纳斯达克历史上IPO第三高的公司。一夜之间,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Internet上。 公司于1994年4月4日由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共同创立,原名是马赛克通讯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1994年10月13日该公司开发的Mosaic网景0.9版浏览器上市,这套软件后来更名为Netscape Navigator,并与其他软件一起成为Netscape Communicator套件。 1995年8月9日公司首次股票上市获得巨大成功。1998年1月由于面临来自微软Internet Explorer的强劲挑战,公司开始了开放源代码的Mozilla计划。 1998年10月,公司耗资100万美元收购Newhoo并重新命名为“Open Directory Project”,在内容开放条例下发布其数据库。 1998年11月网景被美国在线收购,而美国在线之后又成为时代华纳的一部分。 2003年7月15日时代华纳解散网景公司,大部分程序员被解雇,网景的标志也从办公大楼中去除。网景现在只作为一个商标存在。美国在线目前使用网景的商标提供为一个廉价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服务。 2、 AOL,成立于1985年创立,1992年上市,1997年开始盈利 史蒂夫·凯斯: 网络霸主的由来 网络造就了一批天才和富翁,像希腊史诗般,人和经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奇迹也是遍地开花。1983年,凯斯有幸进入一家电子公司。两年后,凯斯帮助人家成立量子计算机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这是史蒂夫·凯斯事业的起点。 1992年,凯斯就任AOL的CEO。一上任,凯斯制定了“为了增长,不惜一切”的公司发展战略,公司进入滚雪球的状态。1994年前后,因特网风行起来,面对这一最大的冲击,几乎所有人都在怀疑,“AOL究竟靠什么过活?”史蒂夫·凯斯冷静、沉着,根据长期的市场经验,他通过分析深信:跟便宜但零乱的因特网相比,AOL的优势在于让人用得更舒适。他加大投资,打通了AOL与因特网的通道,增加全国性的骨干网,丰富在线服务内容。 1992年,AOL刚上市时,每股发行价仅1.84美元;而在1999年最高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47美元,成了华尔街最热门的股票之一。史蒂夫·凯斯也成为亿万富翁。 这一切,已足够在疯狂的网络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3、 MSN,成立于1994年。1994年9月21日,微软发布在线服务,与AOL竞争,这就是MSN。 MSN(Microsoft Network)原来是一个类似CompuServe及AOL的收费服务,提供拨号上网及增值信息、聊天室等服务,但同时亦允许其它现有互联网用户透过因特网来使用。后来互联网的普及化,使微软将大部份原来要收费的项目转变为免费的MSN入门网站,这是MSN的第二阶段生命。微软在收购Hotmail之后,不断将旗下的服务重新整合,特别是在它的.NET Passport认证技术成熟之后,MSN扩展了Hotmail、MSN Messenger和MSN Spaces服务,后者是一种集网志、音乐相片存贮的服务。MSN门户也于近日登陆中国,并与北京青年报等多个内容提供商联合推出内容服务。 MSN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拥有着9百万的用户,仅次于AOL。 通常人们把MSN Messenger简称为MSN,尽管这是不确切的说法。 4、 Yahoo!,成立于1994年4月,1996年上市,1998年开始盈利 Yahoo!的两位创始人大卫·费罗(David Filo) 和杨致远(Jerry Yang),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的博士生,于1994年4月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指南信息库,将其作为记录他们个人对因特网的兴趣的一种方式。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他们自己编写的列表变得很长,不便于处理。于是他们开始在Yahoo!身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 1994年,他们将Yahoo!变成了一个可定制的数据库,旨在满足成千上万的、刚刚开始通过因特网社区使用网络服务的用户的需要。他们开发了可定制的软件,帮助他们有效地查找、识别和编辑因特网上存储的资料。 Yahoo!的含义是“另一个层次化的、非正式的预言”,但是大卫·费罗和杨致远更愿意说,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名称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yahoo(野蛮人)。最初Yahoo!存放在杨致远的学生工作站“akebono”上,而搜索引擎存放在Filo的计算机“konishiki”上。(这些计算机的名称都来自于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夏威夷摔交手) 1995年初,Netscape Communications 公司(位于加州Mountain View)的联合创始人之一Marc Andreessen邀请大卫·费罗和杨致远将他们的文件转移到Netscape公司提供的更大的计算上。这一做法不仅使史丹福大学的计算机网络恢复了正常,而且令双方都有所受益。 今天,Yahoo!含有链接到因特网上的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San Jose Mercury新闻最近指出:“其实Yahoo!的贡献最近乎于Linnaeus的工作,Linnaeus是一位18世纪的植物学家,他所创建的分类系统有效地划分了整个自然界。” 5、 Amazon,成立于1994年7月,1997年上市 亚马逊公司是在1994年由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成立的,一开始叫C。性质是基本的网络书店。然而具有远见的贝佐斯看到了网络的潜力和特色,当实体的大型书店提供20万本书时,网络书店能够提供比20万本书更多的选择给读者。因此贝佐斯将C以地球上孕育最多种生物的亚马逊河重新取名,于1995年7月重新开张。该公司原于1994年在华盛顿州登记,1996年时改到德拉瓦州登记,并在1997年5月15日时股票上市。代码是AMZN,一股为18美元(目前在股票分割之后,一股大约是1.5美元)。 亚马逊公司的最初计划原本是在4到5年之后开始有营利,2000年的网络泡沫造成了亚马逊公司平稳成长的风格成为独树一帜的佳话,在1990年代有相当多网络公司快速成长,当时亚马逊公司的股东不停抱怨贝佐斯的经营策略太过保守和缓慢,而网络泡沫时候,那些快速成长的网络公司纷纷结束营业,只有亚马逊还有获利,2002年的第四季,亚马逊的纯利约有500万美金。2004年则成长到3亿多美金。 1999年贝佐斯因经营策略得法、成为了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 今日亚马逊公司正朝著多元化的产品销售发展,贩卖的产品从音乐零售CD,录像带和DVD,软件,家电,厨房项目,工具,草坪和庭院项目,玩具,服装,体育用品,鲜美食品,首饰,手表,健康和个人关心项目,美容品,乐器等等应有尽有。在2004年1月,亚马逊更推出总统候选人特别活动,鼓励顾客捐赠从5到200美元给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做为竞选活动经费 杰夫·贝佐斯: 幻想少年成为亚马逊之父 听到这个名字你也许有点陌生,但提到Amazon,神奇的亚马逊网上书店,你就会明白他是谁,他被称为“电子商务教父”。 要了解杰夫·贝佐斯其人,很是不容易,不仅难访本人,甚至在他的朋友和同事圈里也很难。据一位亚马逊公司的前雇员称,出于“金钱、忠诚或两者兼而有之”的考虑,贝佐斯周围那群凝聚力极强的人在严守他的秘密时非常默契。 这里有个小片段,在孩提时代,贝佐斯曾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他有一只宠物浣熊,现在他又有了一只狗,他开的是丰田车,他曾是个图书管理员。 1995年7月,贝佐斯在西雅图一个简陋的车库里设立亚马逊网络公司,几年间,亚马逊已经发展成为资产近300亿美元、拥有2100名员工的大公司。要知道,当年的零售大师Sam Walton苦心经营了12年才使销售额升至1.5亿美元,而贝佐斯只用了3年时间。 是泡沫还是谜?谁也不敢妄言,反正贝佐斯已经拥有了57.4亿美元的财富。 6、 eBay 成立于1995年,1998年9月上市 eBay于1995年9月4日由Pierre Omidyar以Auctionweb的名称创立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 Omidyar第一件贩卖的物品是一只坏掉的雷射指示器,以14.83元成交。他惊讶地询问得标者:“您难道不知道这玩意坏了吗?” Omidyar接到了以下的回覆信:“我是个专门收集坏掉的雷射指示器玩家。” (更常被传颂的故事则是一则1997年一位公关经理向媒体所杜撰的故事:eBay的创立是为了帮助Omidyar的未婚妻交换一些PEZ Candy的玩具。该故事后来在2002年在亚当斯科汉的书中揭露并经eBay官方确认。) 杰夫史科尔(Jeff Skoll)在1996年被聘雇为该公司首任总裁及全职员工。 1997年9月该公司正式更名为ebay。 7、 Google 1998年创立 2004年上市 Google 搜寻器在1996年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开始展开研究计划。他们是史丹福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开发论说,提出搜寻器与网站是基于数学上分析的关系,比基础技术制造更好的效果。这个计划被命名为“BackRub”,因为该系统检查外来网站连结来估计该网站的重要性。他们相信,其他与该网页相关性较高,而连结最多到该网页,必定是最相关之一。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决定去测试他们的论点,并安排基金给这搜寻器。这名为 Google! 的网站存放于网域。他们在1998年9月7日,于加州门洛帕克的朋友车房,正式创立相同名称的公司——Google Inc.。谢尔盖·布林因为不懂编写HTML码用来设计网页,所以最初Google的页面只是最基本的接口。 Google CakeGoogle于2000年引入广告,卖出一些关键词,让该广告更能与使用者相关,另外因文字广告是顺序编排,减少了加载的时间并让页面保持整齐。2001年9月,史丹福大学和发明者Lawrence Page取得了Google排名算法PageRank™之专利。于2004年较早的高峰期,Google掌管整个因特网所有搜寻器如Yahoo、AOL和CNN等的80%以上的搜索查询。而Yahoo! 放弃了Google的搜寻技术的支持,Google亦没有再提供分享其网页搜寻。 Google搜寻有著幽默的特色,例如Google标志在较重要时刻被卡通化修改(称为Google Doodles),选择去虚构和幽默的语言显示Google,如克林贡语(星舰奇航记中克林贡人的语言)和Leet,以及于四月的愚人节上造出一些关于公司的笑话(例如将在月球上建立Google基地等)。 由于Google的Orkut、Gmail和Froogle等服务会基于使用者之前所做的动作去给取搜寻结果,有人认为Google将会以提供个人化搜寻为目标。其实,在Google Labs里已经有一个试验性的个人化搜寻。 另:IT大事 1993-1998 1993年的IT大事——早期PDA 今天,PDA构成了一个热销市场,但在1993年,除了来自Psion公司等的部分早期电子组织装置,这种设备还不存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发明PDA一词的公司从未尝到远见的果实。这就是Apple计算机公司,它在1993年推出了后来遭到惨败的一种手持设备:Newton Message Pad。据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Baryy Bayus称,Apple于1988年组建了Newton研究小组,开发新一代“个人计算设备”。截至1991年夏,该小组推出了第一种Newton产品:一种价值500美元的笔输入手持式设备。它具有个人组织功能、通信功能和一种能够了解用户偏好的智能软件。 据Bayus称,伴随着Newton的开发及推出,Apple公司斥资1000万~1200万美元,展开广告运动。公司总裁JohnSculley把它吹捧为一种高度便捷的智能设备,可以在全球任何地点之间进行信息的截获、组织和联络。在波士顿的Macworld,重大时刻来临了。就在展览前两小时,使用的软件才完成并下载到出售的设备上。CreativeStrategies总裁TimBajarin说:“它酷极了,又有种种许诺,技术人员趋之若鹜。但是,Apple的许诺夸大其辞,无法兑现。人们的热情很快消失。”也许最令人失望的是手写识别太糟糕。Bajarin说:“当时他们的一大假设是:这个芯片级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大,能对付手写识别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Bayus说,Newton的一名零售商汇报,当你用“相当清晰的印刷体字母”书写“Apple Newton”时,它反馈的却是“ItPieWarm”。 尽管Apple公司最终约卖出了12万台,且第一年就卖出了8万台,但是,与公司预计的数百万台相去甚远。最后,Apple公司于台,但是,与公司预计的数百万台相去甚远。最后,Apple公司于1998年2月27日发表了一则声明,表示不再进行与Newton有关的一切开发。不过,从今天的观点看来,Newton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Bajarin说:“它带来了PDA和手持这两个计算机术语,而且,它的确有助于区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如果你分析Sculley当时的那些豪言壮语,会发现他从根本上说是对的:PDA将带来计算机革命。”1993年至1996年,许多公司纷纷抛出了手持计算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最终获得彻底成功的是Palm Computing公司。它在Newton亮相后3年推出了PilotPDA,也就是今天的Palm。Bajarin说:“Palm的创建者Jeff Hawkins说,‘让我们做一两件绝活。’几乎可以说,它是一种实用而成效卓著的产品。” 今天,Palm机销量已达到550万台。IDC预测,到2001年,手持机的销量将达到1300万台。花上299美元,用户就可以购得一个优秀的调度程序、地址簿、备忘录和联络组织设施,还可以进行有限的手写识别。 1994年的IT大事——Internet大爆炸 1994年,在Web诞生4年之际,突然冒出了四家决定Web在本年代今后的命运的公司:A公司、Real Networks公司、Yahoo公司及Netscape通信公司。这四家公司决定了Web在90年代剩下的日子的命运,共同最终确定导致Web淘金热的公司类型。Netscape的创始人之一JimClark在他的著作《Netscape时代:挑战Microsoft的新兴公司的崛起》中写道,发生所有这一切时,Microsoft公司甚至还没开始对自己的Internet战略进行评估。1994年1月,Clark置身加州他亲手于1982年创办的Silicon Graphics Inc.(SGI)公司,梳理着过去12年的种种往事。被公司扫地出门,他既感到痛苦,又急切地想再次证明自己。他开始物色可能的合作伙伴。 SGI的一名同事BillFoss建议他与刚刚从伊利诺斯大学来到硅谷的Marc Andreessen谈谈。Clark从未听说过Andreessen,也未听说过他在那所大学的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所开发的深受欢迎的Web浏览器Mosaic。Clark利用Foss为他下载的一套Mosaic首次上网,发现了Andreessen的主页,向他发了电子邮件。几天后,他们在加州见了面。两人都是“下台企业家”,Clark被SGI解职,Andreessen被NCSA为了将Mosaic投入商用而兴建的公司解职。截至3月中旬,Clark和Andreessen已从商业和技术上制定了一项计划,决定组建一个将Nintendo游戏上网的公司。这项计划命中定不会启动。两周后,两人发现自己有着创造某种新东西的动力,却不知这种新东西为何物。他们选择了命运不济的Mosaic通信公司这一名称(为了避免与NCSA发生冲突,该公司于11月更名),Clark于4月14日加盟该公与NCSA发生冲突,该公司于11月更名),Clark于4月14日加盟该公司。他们起用了Andreessen在NCSA共事过的大部分程序员,在加州Mountain View建立起了工厂。 Clark在书中写道:“在编写代码最后期限到来前的三四天,几乎所有的房间中睡袋、枕头或破旧的沙发都显示出生活与工作已合二为一,不分彼此。”到10月份,就在开发仅6个月后,Netscape在网上公布了Navigator的一种测试版,到1995年春,Web用户已下载600多万份。与此同时,其他的奇思构想正异军突起,共同构成支持Web增长的基础。Stanford研究生Jerry Yang和David Filo正在开发后来成为Yahoo的数据库;套利基金经理Jeff Bezos正在筹划建立网上书店A,为电子商务奠定了标准;对融合感兴趣的前Microsoft产品经理Rob Glaser正忙于建立活动媒体巨人Real Networks(当时名叫Progressive NetworksInc.)。 在浏览器、搜索引擎、电子零售商和媒体公司的推动下,Web从学术的后台走到前台,家喻户晓。其中,Netscape的崛起也许最具戏剧性,命运也最有讽刺意味。去年11月,它与过去的竞争对手America Online合并,并与Clark过去在工作站方面的劲敌Sun微系统公司结盟。Clark和Andreessen仍与Netscape保持联系,但都已分别加盟新的Web公司。Clark写道:“尽管很疯狂——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工作。我们为美国工业界建立了一种新的标准。它明确了‘Netscape时代’,也就是‘Internet时代’这种说法。” 1995年的IT大事——Java和Windows95 时代发展到1995年,得益于PC和WorldWideWeb的普及,美国公众很容易接受技术性广告。正是在这种环境下,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95操作系统粉墨登场。同年,Sun微系统公司的名称时髦,能使Web页活动起来的Java编程语言也正式亮相。不可否认,Microsoft引起的轰动更加强烈。在真正推出前两年,故事便已开始上演。当时,Microsoft免费发送了4万套这种操作系统。此后,经过长时间的等待,Windows95在8月推出。人们在午夜时分在零售商店前排队购买这种多用途的32位桌面操作,这倒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毕竟,这是对一种可怕的软件(也就是名声不好、易于死机的Windows3.1)的升级。当时,全球几乎2/3的PC运行Windows,这些PC用户急于获得一种更加稳定的平台。 Windows95的推出最终大获全胜。Gartenberg说:“Win95是Microsoft努力开发一种图形用户界面并正确运作的结果。”他还表示,它利用崭新的32位计算技术在DOS和Windows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尽管宣传不多,Java在Web方面的影响却更加深入。不过,有意思的是,Java根本不是直接为Internet而创建的。1991年,Sun给予一个13人小组大量资金和自主权,为下一代技术浪潮开发一种产品。该小组选择开发一种用于从VCR到烤箱等电子消费品互相联系、由一个设备控制的通用途径。 由于设备各种各样,该小组需要一种独立于平台的编程语言,遂选择了C++。然而,小组成员JamesGosling很快发现,C++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诸如非常高水平的可靠性等其他要求。因此,他编写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名叫Oak,但后来因商标侵权问题而更名为Java。这个小组马不停蹄地继续工作,18个月后带来了一种具有动画触屏的手持遥控设备,名叫*7。展示取得了成功。该小组获准在Sun内部成立自己的公司,取名First Person公司,专门针对当时正欣欣向荣的顶置盒操作系统市场。不过,这个市场始终没有开花结果,First Person于1994年解散。前景似乎暗淡无光。几名原来的小组成员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把目标瞄准Internet?毕竟,“我们曾经希望做的事情恰好符合Internet上的应用编写、推出和使用的方式。” 小组马上开发了一种浏览器,起初命名为Web Runner,后来,为了展示Java的功能,即可以从网站上下载Java程序并在这种浏览器上执行,它易名为HotJava。它使原来静止不动的Web页可以展示活动的物体,通过浏览器在客户机上执行内容。Gartner集团研究主管Yefim Natis说:“Java支程序引起了轰动,原因在于,它们恰好在HTML正广泛使用且开始对人们造成限制之际问世。它使Web页活动起来。” Java和Hot Java于5月在Sun World'95上正式发布。编程员们欣喜若狂,成千上万次的下载阻塞了Sun的服务器。而且,Netscape通信公司和Microsoft公司等巨头也相继迅速接受了它。过去四年来,Java的初衷已经发生了改变。Natis说:“要使客户机上的Web页活动对客户机要求太高,现在的趋势是在服务器上进行。”作为应对之策,Sun用servlet补充了支程序——这是一种类似支程序但却在服务器上执行的Java程序。不过,Java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计算平台,利用它,大量的编程员编写了不同平台之间易于获得和易于维护的业务关键应用。 1996年的IT大事——Internet内容之争 如果1996年通过的一项法律不被最高法庭推翻,那么,Internet可能与今天的模样大相径庭,而从事Web活动者也可能将经受很大的个人风险。1996年1月1日,克林顿总统签署《取消电信管制和电信改革法令》(Telecommunications Deregulationand Reform Act),由此引起了当年规模最大的争论之一。电信法令中包含内布纳斯加州前民主党参议员James Exon和印第安纳州前共和党参议员DanielCoats发起的电信准则法。借保护少年儿童免受网上色情之害的名义,根据电信准则法,在网上传输“不恰当的”内容将被处以25万美元的罚金和最高达两年的监禁。根据该法令,各种形式的Internet信息都应接受法律监督,这最终将阻碍Web的发展。 那试想,如果A公司不能销售Helen Gurley Brown的Sex and Single Girl,如果HBO.com不能宣传轰动一时的Sex and The City,情况会怎样?如果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公司不能在网上发表有关如何避孕的建议将会怎样?如果公司Web站点为了避免被起诉不得不由一名律师来经营,结果会怎样?美国公民自由联合国(ACLU)负责网络自由的一名高级全职律师Ann Beeson说:“这项法令应用如此广泛,以致于已经威胁到Internet本身的存在。由于风险实在太大,许多商家永远也不会上网。” 她回忆说,甚至克林顿总统正在签署该项提案之际,Beeson和ACLU在费城地区法院的其他律师都还在代表19家原告对该项法令的合宪性提出质疑。大约500家Web站点几乎立即出现黑屏,以示抗议这项法令。通信准则法令的致命弱点在于它的用语适用广泛及对“不恰当”的定义模糊,其标准由各个部门自行决定。反对者还主张,它使网络沦为一个在某种程度上不受第一修正案保护的二流新闻媒体。而在支持者看来,此项法令的力量在于它关注少年儿童。1996年2月19日,《Computerworld》的编辑Exon写道:“孩子可以走上信息高速公路,自由自在地在包含某些最居心不良和堕落腐败的色情内容的网上‘红灯区’穿行。”他认为,该法令“会有助于确保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在网络空间安全旅行。”圣何塞一家在线新闻服务商ClariNet通信公司是19名原告之一,该公司创始人BradTempleton说:“国会议员很难不支持一项自称保护儿童的法律。在所有的争论中常犯的一种错误是,如果你不支持禁止某事,那就一定赞成。因此,(发起人)把这项法律描绘成旨在保护儿童,因而得以通过。” 这项法律还是旨在开放电话、电缆和电视公司之间的更加自由的竞争的电信改革提案的一部分,这也大有裨益。甚至国会都似乎明白这项法律缺乏牢固的宪法基础。根据该法令的一条特别规定,它被提交最高法庭。费城地区法庭最初发布了一项限制令,禁止该法生效。后来,该法庭参与了ACLU针对一个名叫Citizens Internet Empowerment Coalotion的机构所发起的一起类似挑战的诉讼。这家机构代表着大量计算机业厂商和其他组织。6月,一个三人法官小组发起了一份长达200页的意见书,废除了该法令。地区法庭法官StewartDalzell写道,任何“以内容为基础的对Internet的管制,不管动机多么善良,都会使地球村疯狂发烧,热度足可以烤乳猪。”他还写道:“Internet也许会被视为一场永不停滞的全球讨论。政府无法……打断这场讨论。”司法部诸诉最高法庭。12月,法庭安排对此进行口头辩论。1997年6月,最高法庭一致裁决这项法令违宪,宣布Internet必须根据第一修正案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在(ACLU)的办公室中,香槟四溢。尤其是有关第一修正案问题,最高法庭的一致裁决非同寻常。” Beeson提到,回想起来,似乎人们早就知道这项法令会被推翻,但当时,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两种情况都可能。”纽约Association for Internet Professionals的业务经理AndrewKraft表示,如果这项法令不被推翻,在网络上做生意将极端昂贵。他说:“涉及内容将会极端危险,而在网络上,内容是第一位的。” 1997年的IT大事——电子商务发展年 1997年,人们开始郑重看待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就在一年前,一家公司才能做到在Web上公布情况介绍而不被人(过于)耻笑。但是,到了1997年底,没有制定电子商务战略——或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业正如何发生变化、自己应如何应对——的公司则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落伍,或者至少说,担心会不会缺乏竞争力。不是所有这种担心都会化为行动。多伦多一家咨询公司Cybermanagement总裁Walid Mougayar说:“1997年,人们仍对Internet心存不少怀疑,尤其是那些大型公司。这些公司确实感到了来自它的威胁,却不知道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存在这种不确定状况并不足为奇。 除了对安全的担忧,对带宽的顾虑及技术的落后,今天,Broadvision公司和Interworld等为电子商务提供端到端平台的还处于初期阶段。Mougayar说,结果,“仍有许多国产软件,人们仍无法确定软件平台的发展方向。搭建一个世界级的网站并非易事。”这种担心、怀疑和莫测漫延到了消费者市场。总体上,1997年,网上零售商超过了10万家。但是,尽管公众被Yahoo和A等在年中成功地公开上市的公司所吸引,但是,对安全的顾虑及对Web总体缺乏经验,导致真正的购买水平很低。例如,根据纽约e-Marketer的1998电子商务调查报告,1997年,美国在网上购买日用品的家庭只有一万家,而预计这一数量到2002年将达到700万。同样,据纽约的Jupiter通信公司称,1997年在线唱片销售额总共为4940美元,而预计2002年将达到11亿美元。有了Amazon作为导航灯,零售商不得不关注Web趋势。传统书商Barnes&Noble深受这家新贵的威胁,以致于因它声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书店而将它诉诸法庭。截至去声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书店而将它诉诸法庭。截至去年年底,Amazon每天的访问者达5万,它所宣布的销售额为1.478亿美元。Barnes&Noble今年也创建了自己的网站。不过,华尔街对Internet的首次公开公布(IPO)心存疑虑。尽管IPO一直在进行,但几乎全都亏损。更别提Net公司和前年创建的在线商店IBM的WorldAvenue等已经关门大吉。 实际上,关于如何成功运作Web战略,1997年是问题多于答案的一年。似乎,这一年谁也没在网上赚钱,当然Cisco系统公司和Dell计算机公司除外。波士顿的AberdeenGroup公司副总裁David Alschuler说:“他们将权力下放给了渠道伙伴。”截至1997年底,Cisco在Web网站上网络设备的销售额为30亿美元,而Dell网站上每天的PC销售额达100万美元。1997年,Cisco64亿美元的总收入的39%源于其Web网站,而今天,这一比例已上升到83%。Dell的Web销售额已增长到3500多亿。这两个成功的故事都开始得出这一结论,即:热门Web市场是商家对商家,而非商家对消费者。据马萨诸塞州剑桥的Forrester Research Inc.称,1998年,商家对商家电子商务额达43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1万亿。与此同时,消费者市场将从1998年的78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1080亿美元。 Cisco和Dell表明了商家是如何在Web上取得成功的,但是,随着Fast Parts和Part Net等更多的中立交易所的出现,电子市场也已开始蓬勃发展。今天,这种交易所共有300~400家,其中有P和Chemdex等。康涅狄格州斯坦福的Gartner Group Inc.的研究主管Barbara Reilly说,这类机构仍处于初期阶段,“也许有500~700家实际上是在通过某种市场方案在进行购买。”不过,将来的发展前景很可观。从许多方面看来,今天的电子商务仍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仍有许多艰难的东西要人们去学习。但是,与两年前的情况相比,大公司如今已经更多涉足Web。Mougayar说:“1999年的交易都非常重要。”他列举了一些网络公司和像CBS之类的大公司最近的合并及通用汽些网络公司和像CBS之类的大公司最近的合并及通用汽车公司与Commerce-One公司最近的交易。“如今,每家公司花钱都不少。” 1998年的IT大事——IT商业化 1998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信息技术专业人士上了头版新闻。世界逐渐走向商业化与公众逐渐认识到“Y2K问题”之际,IT专业人士在公众眼中赢得了新的威望。主要新闻机构都在宣传熟练程序员的紧缺,微软公司反托拉斯诉讼案中的证词成为晚间新闻的头条,同时,Generation Xers从Internet新兴公司的首次上市一夜暴富被大肆暴炒,给这种常遭嘲笑的职业投下了一道诱人的光环。当然,这并非发生在一夜之间。简言之,首先是办公PC,然后是家用PC,再后是Web。据称,截至1998年底,年满16岁的人中,已有5580万人上网。人人都开始对1999年新年前夜世界末日会来临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大众媒体甚至开始对IT专业人员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这些大众媒体IT专业人员径直告别了典型的J.Crew一类形象:聪明、时髦而又富有。 纽约的全球知名广告商Ogilvy&Mather Worldwide的总裁Steve Hayden表示:“这完全与PC革新密切相关。”他说:“过去,计算机始终代表着神秘和力量、威胁和前景。但现在,当技术个人化时,支持它的整个基础设施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最值得一提的是,IT专业人士开始出现电视广告中。IBM在其获奖的电子商务电视广告运动中,让正在实际环境中工作的IT专业人士走上前台和中心。纽约在线市场调查公司Jupiter通信公司的一名高级分析师表示,硅谷早就将自己的天才IT管理人才视为名流,但在1998年,“美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事实:IT人酷极了,正大把赚钱,成为媒介明星。人们为抢到最优秀的天才讨价还价,激烈争夺。从传统观念看,他们就是明星。”T的市场和联络部主管TomTracy说,这表明了IT专业人士观念的转变。Hayden将IT在1998年出现在大众媒体中与本世纪20年代赛车手、加油站值班员、汽车公司管理人员和通俗文学中机器充当角色等现象的出现相提并论。 在Henry Ford的ModelT问世之前,汽车只是特权阶层才能拥有的稀罕物。Hayden说,随着ModelT的推出,汽车成为一种个人可以得到的财产,汽车工业从业者就在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样,在1998年,IT专业人士最终在主流公众观念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