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榜教育中心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A卷
一、选择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4.《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经济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6.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列强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7.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是( )
A.洪秀全 B.孙中山 C.张之洞 D.左宗棠
8.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的是( )
A.曾国藩 B.林则徐 C.张之洞 D.左宗棠
9.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0.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黄海大战中,率领将士同仇敌忾,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是( )
A.邓世昌 B.丁汝昌 C.黄继光 D.邱少云
1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14.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15.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16.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是( )
A.南京 B.上海 C.武昌 D.广州
17.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是:( )
A.孙中山 B.康有为 C.陈独秀 D.胡适
1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20.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观察以下物品,回答问题:(3分)
①半坡人面网纹盆 ②司母戊鼎 ③《史记》书影 ④《资治通鉴》书影
⑴请你按某一标准将以上四幅图片分成两类,把图片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第一类:
第二类:
⑵上述分类中,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哪一类价值更大?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23.阅读史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极为兴盛。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物品。古代中国的瓷器外销以昌南镇生产的最为有名,有人把瓷器直接称为“昌南”,就是CHINA。这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材料三: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四: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不仅在我国有重大的影响,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和东亚及东南亚一些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儒学文明圈”,它和伊斯兰文明圈、西方基督教文明圈一起构成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三大文明圈。
下列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史实相符合,请在括号内打“√”,不符合打“×”。
[ ](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 ](2)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24、阅读下列材料:(5分)
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2分)
(2)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1分)
(3) 此项发明的意义是什么?(2分)
25、阅读这段史料(7分)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请回答问题:
(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它的名称是什么?指南针经哪里传入欧洲?(3分)
(2)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后,促成了中外航海史上的哪两大壮举?(任举一例)(4分)
26、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请你将下列成语前的字母填写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典故后的横线上。(4分)
A、问鼎中原B、毛遂自荐C、卧薪尝胆D、胡服骑射
(1)秦国围困赵国都城,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共商联合抗秦大计。食客毛遂主动请缨,毛遂不负众望,说服楚国派兵解了赵国之围------------------
(2)据《史记》记载,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座卧既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3)据说楚庄王在争霸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都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谴使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4)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身穿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速,十分灵活,便向胡人学习。很快,赵国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骑兵,成为战国后期的强国之一。---------------
27、歌曲欣赏:《说唱脸谱》(7分)
外国人把那京剧叫做Pek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哇哈哈……)
请回答:
(1) 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其中四位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请问他们分别是谁? (2分)
(2)后人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和一些民间传说,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请问这部小说的名字和作者分别是什么? (2分)
(3)在歌词中用“白脸”来形容曹操,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时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3分)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