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 02036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54 实验(训)学时:26 讲课学时:20 测验:6 复习:2
学 分:2
适用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管理学原理等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使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商务流通、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及广告等概念的内涵发生了理念上的变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课程,《电子商务基础》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涉及到了经济学、管理学、贸易学、金融学、法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多门学科,是一门学科综合、文理渗透、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电子商务理论、商业模式等角度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解和掌握;熟悉电子商务对本专业领域的影响;强化学生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突出面向传统企业商务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深化专业知识,提高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通过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技术应用型现代商务人才。本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设计中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为目标的课程,是本专业的重要入门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每个案例和实训项目都明确培养的能力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自觉地将学过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互补为用,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和知识;
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是开始,“学”在其中,“做”是目的。我们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建立起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框架,掌握各类基础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技能,能够将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工作实践。
二、 分类目标
本课程全面介绍电子商务的概念、结构、技术、应用、开发与管理。着重描述和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分类、框架、流程与模式;电子商务的组织与管理,经济、法律与市场运行环境,网络营销;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物流配送、数据库技术与网站开发技术;B2C、B2B、C2C以及其他类型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等。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各个方面的内容,对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多课时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与核心的技能。通过为更新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掌握相应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标准
第一章 认识电子商务
1.目标:
本章是学习电子商务的开端,要求学生背诵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通过学习,能够说出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背诵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分类、识别电子商务框架与流程。
2.内容标准:
(1)背诵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2)归纳电子商务的特点。
(3)说出电子商务的组织形式以及电子商务的框架与流程。
第二章 电子商务模式
1.目标:
能够了解各类电子商务模式。
2.内容标准:
(1)B2B电子商务模式。
(2)B2C电子商务模式。
(3)C2C以及其他类型电子商务模式。
第三章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1.目标:
能够说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联系,说出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各种网络协议,辨识IP地址和域名等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解释EDI的基本原理。
2.内容标准:
(1)说出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和协议。
(2)辨识IP地址和域名,了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3)解释EDI基本原理和EDI报文。
第四章 电子商务安全
1.目标:
了解电子商务对安全的基本要求;
了解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熟悉并掌握电子商务常用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技术;
理解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SET和SSL协议。
2.内容标准:
(1)电子商务安全要素。
(2)加密技术。
(3)数字签名。
(4)防火墙。
第五章 支付技术与金融电子商务
1.目标:
本章将着重学习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的特点、功能与现状,分析手机银行的特点和功能,尝试自助银行服务。
2.内容标准:
(1)说出网上企业银行的特点、功能与现状。
(2)说出网上个人银行的特点、功能与现状。
(3)解释不同模型手机银行的特点、功能与现状。
(4)尝试使用网上自助银行。
第六章 网络市场与网络商务信息
1.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有效的规划,保证系统有计划、有重点的按步骤进行。
2.内容标准:
(1)接触电子商务系统及其规划的提出。
(2)解释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3)尝试构建电子商务模型。
第七章 网络营销策略
1.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的概念与方法,通过实验理解网络营销的理念,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这个重要环节,学会如何开展网络营销。
2.内容标准:
(1)背诵网络营销的含义及方法。
(2)区分网络营销产品、品牌与价格策略。
(3)背诵网络广告的定义与分类。
(4)尝试进行网络促销。
第八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1.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接触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技术、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等。
2.内容标准:
(1)能够说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2)接触现代物流技术。
(3)接触库存控制技术。
(4)背诵配送的概念与分类。
第九章 电子商务应用
1.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有效的规划,保证系统有计划、有重点的按步骤进行。
2.内容标准:
(1)接触电子商务系统及其规划的提出。
(2)解释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3)尝试构建电子商务模型。
第十章 电子商务政策与法律法规
1.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接触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瓶颈,学习如何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
2.内容标准:
(1)背诵税收与货币政策。
(2)能够解释电子商务交易与安全法规。
(3)能够解释如何构建电子商务诚信环境。
第十一章移动电子商务
1.目标:
要求学生尝试使用HTML,XML语言,使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开发工具,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工具,尝试ASP、JSP等网页设计技术,接触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等。
2.内容标准:
(1)接触HTML、XML语言。
(2)学会开发工具的使用。
(3)接触PS技术。
(4)能够说出网页设计技术,了解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基本概念。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教学单元
授课(讲授+实验)
测验
复习
合计
第一章
2
第二章
4
第三章
4
第四章
2
第五章
4
第六章
2
第七章
6
第八章
6
第九章
6
第十章
6
第十一章
4
6
2
合计
46
6
2
54
二、教学建议
本课程从基础理论入手,突出基础实操能力的训练,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课程主要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穿插角色模拟分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该模式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般过程为:实践问题导入---理论知识点介绍---明确操作任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经验。各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课堂设计——将岗位分工职业行为设计为相应的课堂学习行为,形成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两翼的课堂教学预案。
示范引导——主讲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在此过程中结合录像、课件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操作的全过程。
模仿试做——学生在观看老师演示后开始动手实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个别错误与一般错误。复杂的角色分工操作需要进行小组成员协同。
纠错重做——及时纠正个别错误,集体讲评一般错误,之后让学生重做一些步骤。
总结经验——最后老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复述,特别提醒容易出错的步骤和环节,总结整堂课技能要点、方法要点和社会因素要点。
(二)、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也灵活穿插使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比如,对电子商务应用案例和网络营销案例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分组讨论,相互启发,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多角色协同实操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讨学习氛围。
(三)、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布置学生任务,多角色协同实操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讨学习氛围
(四)、模拟软件
使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学生软件操作,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五)、多媒体教学法
在讲到相关章节时,播放多媒体课件,如物流部分、电子商务发展部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中成绩(10%)+期末成绩(30%)
平时成绩包括:
1、考勤(20%):请假、迟到、早退一次扣10分,旷课一次扣30分,本学期无故旷课达三次者期末考平时成绩按0分处理。
2、课堂问答和讨论(20%):根据同学上课回答问题及课堂表现情况打分。
3、作业(40%):每周布置一次作业,本学期共批改6次,根据提交作业情况及批改的成绩进行打分。
4、测验(20%):本学期两次小测成绩的平均分。
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选用与编写建议
为了更好服务于专业课学习,教研室根据本院经管类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我院学生的学习特点,选用了宋沛军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商务基础》教材,这本教材内容叙述上由浅入深、案例丰富而又贴近实际,比较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该教材借鉴了国内化电子商务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优秀成果,注重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以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十分注重学生训练的精心设计,体例上由“情境导入”、“点击核心”、“知识链接”、“课堂实训”、“课后实训”等模块构成,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经济与管理类多个专业学生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需要,非常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用书。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系机房安装有相应的电子商务模拟系统,使学生能够分角色运行,主要有商场、生产企业、物流中心、消费者、网络银行、 EDI中心和 CA认证中心。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系统和实验考试系统完成电子商务的实验课程。
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电子商务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会比陌生,而且要与自己的专业领域建立联系,掌握电子商务实施应用的能力更是存在相当的难度。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时,紧紧把握“实践教学”这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引入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将学习及应用的内容与专业知识以及以后可能涉及的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实现学用的统一,实现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电子商务业务技能、电子商务应用方法能力等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既可以保证学生电子商务思维模式的培养,也可以保证学生运用电子商务知识改进专业知识结构。
(1)建立完整的体系结构。整合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与核心内容,首先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整个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然后通过各种实践操作练习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与核心的技能。(2)本课程为了辅助课课堂理论教学和培养学生应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引入“实验、实践”两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活动。(3)提供练习和案例。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的是巩固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应用打下基础。提供适当的案例,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4)引入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制定一些典型的电子商务项目(如网络营销策划,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通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完成。
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灵活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注意抓好备课、讲课和考核三关。注意因材施教,教学上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检查和信息反馈,抓好讲课、课外作业、课外答疑、项目指导等教学环节,把好教学质量关。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
第五部分 附录
课程标准制订人:罗增秋
审核:
制订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