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镇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背景
近十年来,我国的研究表明,意外伤害在儿童死亡原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儿童意外死亡流行病学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为67.13/10万,占儿童总死亡的31.3%。 所以,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无论是对于幼儿个体还是对于全人类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小皇帝”、“小公主”的日益增多,很多家长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为了使孩子不出意外,事事包办代替,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可长此以往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同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更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乡镇幼儿园,受种种现实、客观因素的影响,环境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经常有孩子受到意外伤害。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有效避免的。而幼儿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个最稚嫩、最易受伤害时期,同时幼儿期又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和可塑时期。为此,我从乡镇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乡镇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影响乡镇幼儿园幼儿的安全因素,总结和探讨相适应的乡镇幼儿园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结合乡镇幼儿园实际情况,将安全自护教育融合于幼儿的一日常活动中去,认真开展各种有关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和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3.有效地促进我园安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4.提高乡镇幼儿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了解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方法、内容。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形成比较完善的《乡镇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的研究》实施方案,
2.形成幼儿积极生存、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体系。
(1)安全自护能力:
a.自我保护能力
b.一日教育活动中安全自护能力
c.户外安全自护能力
(2)灾害自护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目标改编、创作儿歌、故事、歌曲、情境表演、安全小画册,并制作配套教具。
3.大班幼儿安全自护实施的途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幼儿园、家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在探索并形成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有效途径时,教师主要对幼儿进行直接的安全自护教育,并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实现家园教育资源共享,双向沟通,渠道畅通,从而为幼儿安全自护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家长和社会则通过幼儿表现向教师反馈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a.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特色模拟活动。
b.开展丰富多彩的孩子自己参与的安全管理活动。
c.创设实验物质环境,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教师安全职责工作规范,为实验提供保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本园大(1)班幼儿和幼儿家长各40名。
2.研究时间:2016年3月
3.研究方法:
A.观察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的行为。
B.渗透式和开放式结合的实验方法:将安全自护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知和实验机会。
C.模仿法:为幼儿提供行为规范,让幼儿通过观察进行模仿学习。
D.强化法运用强化法对幼儿行为进行调整,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为采用适当的强化方式,促进幼儿产生积极生存自护行为的内在动因.
五、过程设计
(一)前期调查:
1.调查时间:2016年4月-2016年5月
2.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现状,另一部分是幼儿家长的安全意识,应急能力。
3.解析调查结果。
(二)后期总结:
1.分析造成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的原因。
2.提出合理安全教育预防措施。
3.根据不同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安全教育主题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同时加强课题管理,边实验边小结,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性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