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改写《十五从军征》教案
⑴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电影、电视剧吗?你可知道《花木兰》是根据什么改编的呢?改编是很有趣的创作活动,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知道怎样改写吗?老师今天这节课就教给你们改写的方法,听一听,理一理,聪明的你,就学会了。
⑵ 首先,让我们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改写的技巧,掌握改写的一般方法。
2、通过改写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加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
3、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知识引领:
⑶介绍写作知识:
1、什么叫改写呢?改写是对原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改动的一种写法。
从形式上看,有文体的改变、叙述顺序的改变、叙述人称的改变、语言形式的改变。
从内容上看,可以对原文的中心从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可以对人物、情节进行必要的增删。
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⑷2、改写要求:
1.符合原作:要认真研读原作,掌握基本内容和基本情节。
2.想象发挥:由于诗歌的精炼性和感情的跳跃性,需要发挥想象、生动描述。
3.补充细节:注意运用人物的描写方法, 将人物具体化。
4.语言生动:注意描写语言的生动形象,要比原作的描写更细腻。
⑸3、改写步骤:
第一步:读懂古诗,看一看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步:根据诗句把当时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画面上应该有什么?
第三步:根据画面具体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第四步: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再加入环境、语言、表情、动作描写,把你想到的内容通顺、连贯地写下来。
⑹范文欣赏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⑺诗句内容 :李白我乘着小船刚想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一阵脚踏歌声,原来是汪伦来给我送行。桃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我和汪伦之间的情意深啊!
⑻在你想象的画面中会有哪些人和事物呢?
⑼面临分别,他们都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述说相识的经过。
回忆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举杯互相祝福
李白向汪伦表示感谢。
⑽范文:赠汪伦
秋天的太阳冉冉升上了明朗的天空,把湖水映得通红。湖边的芦苇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李白独自站在船头,望着无边的湖水,不禁想起那一幕幕欢乐的往事:多少次与汪伦在月下饮酒作诗;多少次与汪伦在庭院赏花舞剑;多少次与汪伦在桃花潭边谈天说地……想到欢乐不再,李白心里一阵惆怅。
船夫解开缆绳,正准备起航。
突然从远处传来以脚踏地为节拍的歌声:“好朋友啊!愿你一路平安,让我的祝福,伴你万水千山……”听到这熟悉的歌声,李白心里一惊,这不是我的好朋友汪伦吗?他急忙叫住船夫,迫不及待地跳下船,迎上去。只见汪伦披着一件红色的披风,像一片鲜艳的红霞从山坡上飞奔而来。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就像是握住他们真挚的友谊。
这时,汪伦说: “李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请李兄多保重!”李白朗声笑了笑,说:“汪兄,来日方长,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汪伦含着泪水,解下披风,给李白披上。此刻,连豪气冲天的李白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汪兄,你对我的情谊真是比那桃花潭的水还要深啊!” 在船夫的再三催促下,李白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船,与汪伦拱手作别。船渐渐驶向远处,李白回头看时,只见汪伦还站在岸边向他挥手。
(作者能够把握诗的原意,做到重点突出,想像合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把文章写得血肉丰满,有情有趣)
⑾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⑿牛刀小试:将《十五从军征》改写成一篇故事,题目自拟,字数600字以上。
要求:
1、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节,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具体些;
3、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4、用第一人称写,要写出“我” 的内心感受。
⒀复习《十五从军征》,把握主题。
⒁一、关注诗中景
全诗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1、诗人眼中景物: 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2、景物特点:荒凉寂静 杳无人迹 (描绘出哀景)
⒂二、关注诗中人
1、战争结束后归途所想:家中有阿谁?
(家里还有人活着吗?谁活着?父母呢?兄妹呢……)心情是:心急如焚。
2、回家所见:远望——松柏冢累累
近看——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人物心情如何: 悲伤 寂寞 孤独 无奈 (在这动乱的年月,我日思夜想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满怀希望,满腹衷情,六十五年的风霜雨雪,六十五年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你看,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茕茕孑立,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作者没有直接抒写渲染感情,那我们在改写时就应表达出来。
3、人物行动: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用行为发泄内心的不平静)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写出了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4、思考:这个时候最易产生对往事的回忆,请你想像一下,人物可能想到的往事。 如:回忆离家时设宴送行的场景
5、情感高潮——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老泪纵横 茫然不知所措)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潸然泪下。他已不能象年轻人那样嚎啕大哭,只有那凝聚着六十五年的艰辛、六十五年的思念、六十五年的盼待、六十五年的沙场风尘、六十五年人世沧桑的老泪,扑簌簌落到征尘布满的衣襟上。
老兵的遭遇让人为之垂泪,为之震撼,为之担忧 (抒发了哀情)
⒃你能从哪些诗句上展开联想与想象
⒄拟一个标题
俗话说,凤头,猪肚,豹尾,作文取一个好的题目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起开动脑筋,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1、回家 2、回乡偶书3、一个老兵的故事
4、一个复员军人的自述5、都是战争惹的祸6、到乡翻似烂柯人
⒅你也来试试吧!
做作文训练的时候,要多打开联想的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活跃起来。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