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下三层梁模板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弘业大厦
施工单位
江苏华建中山分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梁模板工程
交底部位
交底时间
交底内容
主要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8.6m,结构层高4.5m,凝土梁截面尺寸400mm×1000mm,梁侧楼板厚度200mm,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门架平行梁轴线,不设交错支撑,错位尺寸600mm;
门架间距600mm,门架跨距800mm,梁两侧立柱间距2000mm,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1000mm,梁底门架第一根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400mm;
面板为18mm覆面木胶合板;
梁底支撑小梁为50×80mm方木,间距200mm,一端悬挑长度52mm;
主梁为Ф48×3.5钢管,一端悬挑长度52mm。
安装示意图
施工工艺流程
梁模板安装施工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进行复核→搭设梁模板支架→安装梁底主梁、小梁→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品楞、斜撑楞、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牢固→办预检
质量要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 -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质量保证措施
1、把好施工质量关
(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2、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2~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4、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5、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6、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7、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8、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9、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10、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
11、阴、阳角模必须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固处理。
12、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应将侧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等。
安全保证措施
1、模板安装高度在2m及以上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的有关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
3、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散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4、安装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并严禁将模板与上料井架及有车辆运行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支成一体。
5、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3.0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6、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不得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
7、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不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不少于四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8、模板及其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有部件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9、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派专人看管。
10、施工现场的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
11、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
12、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
13、门架间的两侧要设置交叉支撑,交叉支撑应与立杆上的锁销锁牢,上下门架的组装连接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
14、当门架支撑宽度为4跨及以上或5个间距及以上时,应在周边底层、顶层、中间每5列、5排在每门架立杆根部设φ48mm×3.5mm通长水平加固杆,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15、顶部操作层应采用挂扣件式脚手板铺满。
16、当门架支撑高度超过8m时,剪刀撑不应大于4个间距,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注意事项
模板工程安装前准备工作
1、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4、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5、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6、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涨模,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大小梁、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2、模板接槎部位处理及防止漏浆的措施
1)梁、板施工缝防止漏浆处理:梁、板模板转角、接缝处应尽量拼接密实,并粘贴塑料胶带或填塞水泥腻子用以防止漏浆。
2)后浇带模板:在底板设有“后浇带”的地方,均采用双层网眼为5×5(或3×3)mm钢板网(靠里再加一层铁砂网),并用扎丝绑于同向水平钢筋,再支设竖向附加短钢筋支挡钢板网。后浇带处剪力墙堵头板采用长条模板支挡,并用短木方支撑牢固。地下室剪力墙部分竖向施工缝还需预埋竖向钢板止水带。
模板拆除: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见表1)。
表1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注:本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
4、高处拆除模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5、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6、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块拆除,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7、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8、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宜在施加预应力前拆除,底模应在施加预应力后拆除。当设计有规定时,应按规定执行。
9、已拆除模板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上加设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10、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11、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工作。
12、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13、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
14、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漆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文明施工
应急措施
节点示意图
交底人
被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