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奇妙的指纹》导学案
第一阶段的导学预习
1、 请学生在课前读一读书中的内容,对课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2、 思考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第二阶段的导学预习
1、课下继续搜集指纹的类型。
2、小组讨论交流拓印指纹的基本方法。
3、准备拓印工具:透明胶带、双面胶、剪刀、白纸、表格、涂铅笔的纸、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
第三阶段的导学预习
1、课下搜集“斗”的数量和一个人的命运是否有关系。、
2、关于“斗”的民间传说、谚语、故事等。
3、填写调查问卷。
第四阶段的导学预习
1、搜集一些关于用指纹作画的内容,为创做指纹画做准备。
2、准备指纹绘画工具。
1.《奇妙的指纹》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主题
(点击问号)(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指纹的独特性。适当地应用多媒体网络解决一些问题,使学生的感性思维上升为理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3、通过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指纹的三个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1、载有“问题”的幻灯片。
【活动设计】
(一)、初步了解指纹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很奇特很漂亮的画,同学们想看吗?那么在观察画之后老师有这样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教师口述问题:1、画上画的是什么?2、这幅画和你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画的是小狮子,平时都是用水彩笔画画,而这幅画是用手指的指纹画出来的。
2、师:谁还能像他说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我们平时都是铅笔、粉笔、或者水彩笔画的画,而老师的这幅画是用手指的指纹画出来的画,像这样用手指指纹做的画就叫做指纹画
4、师:那看来我们的手除了写字,拿东西,而且手指上的指纹还可以画出这么美丽漂亮的画呢!那这节课我们就以《奇妙的指纹》来进行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好不好?
板书:奇妙的指纹
(三)、进一步了解指纹
1、同学们,刚才我们看过了老师的这幅画,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呢?
2、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红色印泥采集一个自己的指纹吧~要求采集食指指纹~
3、说说自己的指纹的样子
4、师依次讲解
(1)、你们在观察指纹的时候,发现了几种指纹?(3种)
(2)、人们在观察指纹的时候曾经发现这3种指纹的形状是比较多见的。
a、它的图案像弓,所以把它叫做弓形指纹;
b、它的图案像斗笠,所以叫斗形指纹;
c、它的图案像簸箕,所以叫箕形指纹。
5、师:那么刚才我们小组的每个同学都采集了自己的食指指纹,现在请对比每个同学的指纹,我们从中有没有找到一模一样的指纹?
6、刚才我们只是采集了自己的食指指纹,我们为了是否能找到一模一样的指纹我们接着在来采集其他手指的指纹好不好?采集后请同学们对比所有这些手指的指纹有没有找到一模一样的指纹!
学生开始活动
7、那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你们说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吗?
8、师:同学们对比后发现什么了?找到一模一样的指纹了吗?
(四)、指纹在生活中的作用
1、要想知道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还要经过大量的实验。科学家们就做了这个实验。请看大屏幕。
2、谁能说说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世界上没有两对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纹,指纹具有唯一性。指纹不会发生变化。
3、那么请同学们想想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想利用指纹的这个特征来做些什么呢?
4、 好,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老师还想告诉大家北京2008奥运会选定的奥运公寓安装的就是指纹锁,中国第三代身份证也将带有指纹等生物特征。
(五)、教师总结
师:好、通过今天的实践,咱们都发现了什么?
(1)、指纹具有唯一性
(2)、指纹不会发生变化
(3)、我知道了我的指纹是****指纹
课后反思:本课,从学生对指纹的观察认识活动开始,在学生对指纹有了初步直观的了解以后,通过学习了解指纹的基本类型和特点,知道一些采集指纹的方法,然后通过采集食指的指纹,学习应用采集指纹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指纹的特点并对指纹进行分类、辨别,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指纹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阶段:尝试与感受
(实践在线)----了解自己的指纹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特性,学习一些观察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发展性目标:
1、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指纹,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
【教学重点】
1、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教学难点】
1、指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
透明胶带、双面胶、剪刀、白纸、表格、涂铅笔的纸、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课件。
【活动设计】
一、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 幻灯出示合同书:
这是一份残缺的合同书,签名的部分破损掉,看不出名字了,只有一个红红的指纹。
(1)、同学们,你们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用什么办法找到文件的主人?
2、学生各抒己见,动脑筋想办法,找到文件的主人。
3、小结
师:指纹真的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继续研究指纹。
二、拓印指纹、探究活动:
1、学生设计采集指纹的方法。
(1)、想研究指纹,我们首先要干什么?(把指纹取下来)
(2)、怎样将指纹取下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你们准备怎样取指纹?需要什么材料?
(3)、学生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生1:用印泥拓印,把手指在印泥中一按,再拓印在纸上。
生2:用铅笔拓印,把手指在铅笔上反复摩擦,再拓印在纸上。
生3:老师,这样拓印的指纹不清楚,要先用铅笔反复在纸上涂抹,
然后把手指放在铅笔印上摩擦,再用透明胶带纸覆盖在有铅笔印的手指上,最后把胶带纸揭下来贴在干净的白纸上。
生4:用粉笔粉,把手指在粉笔粉中一按,再拓印在有色的纸上。
生5:用彩色笔,用彩色笔在手指上涂抹,再拓印在纸上。
生6:用橡皮泥,把手指在橡皮泥中一按,橡皮泥上就留下指纹。
(4)、教师小结,并演示拓印指纹的方法。
2、学生商讨研究的方法。
小组商量,准备怎样研究?是否需要与同学合作?想好后,用黑色水彩笔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3、学生分组拓印、研究指纹。
(1)、请各组同学根据本组设计的方法互相配合,选择材料,试着将自己的指纹取下来。
(2)、学生分组研究,记录员记录好观察记录表。
(3)、教师巡回指导。
4、对于指纹,你们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5、关于指纹,你们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并板书。
4、有那么多问题,哪些问题我们今天可以研究?(师生共同确定研究问题,可以研究的问题后打“☆”)。
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组打算研究什么问题?讨论好以后再告诉老师。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组数。
三、成果展示、放飞思维:(出示艺术字:成果展示)
学生分组汇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说说自己组的研究发现,研究同一问题同学补充。(结合汇报,电脑出示有关指纹分类、图案、形成等资料。)
(1)、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一样的吗?
生1: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一样的吗?”
生2:我们组需要的材料是:透明胶带、剪刀、白纸、涂铅笔的纸、放大镜、印泥、橡皮泥、铅笔。
生3:先分别用印泥、铅笔、橡皮泥拓印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
生4:我们组发现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生5:我们组还发现同一个人十个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2)、指纹由什么组成?
生1: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指纹由什么组成?”
生2:我们组需要的材料是:涂铅笔的纸、放大镜、印泥、水彩笔、橡皮泥、铅笔。
生3:先分别用水彩笔、印泥、铅笔、橡皮泥拓印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
生4:我们组发现每个人的指纹都是有很多细纹组成的。
(3)、指纹是怎么样的?
生1: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指纹是怎么样的?”
生2:我们组需要的材料是:粉笔粉、彩色纸、放大镜、印泥、水彩笔、橡皮泥。
生3:先分别用水彩笔、印泥、粉笔粉、橡皮泥拓印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
生4:我们组发现人指纹的细纹有的是横的、有的是竖的、有的是斜的。
生5:我们组还发现人的指纹有的像蜗牛、有的像风刮过来、有的像一座座山峰。
生6:我们组还发现人的指纹有的像飓风、有的像波浪。
生7:我们组还发现人的指纹有的像毛笔、有的像扫帚、有的像龙卷风。
生8:我们组还发现人的指纹有的像簸箕、有的像漏斗。
生9;我们组还发现人的指纹有的像斗笠、有的像一张弓。
(4)、指纹可以分成几类?
生1: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指纹可以分成几类?”
生2:我们组需要的材料是:铅笔、白纸、面粉、彩色纸、放大镜、印泥、水彩笔。
生3:先分别用铅笔、印泥、面粉、水彩笔拓印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
生4:我们组发现人指纹可以分成三种:一种像蜗牛、像斗笠、像漏斗、像龙卷风一样的我们把他叫做斗形;一种像风刮过来、像飓风、像毛笔、像簸箕、像扫帚一样的我们把他叫做箕形;一种像一座座山峰、像波浪、像一张弓一样的我们把他叫做弓形。
(5)、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研究后的收获都很大,但时间有限,没有轮到展示的同学,下课以后向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新发现,好吗?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通过今天对指纹的研究,你了解了什么?
2、对于指纹,你还想研究什么?
看黑板上的问题,有的已经研究过了,但还有那么多吸引人的问题没有研究,你们还想不想研究?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自己课外去研究新的问题。
3、收集指纹
五、小结
课后反思:学生们已经观察过自己的指纹,对指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种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研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知道手上有指纹,指纹是不一样的,并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但我们的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有指纹,指纹有什么用”等想研究的问题。我将活动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会提出问题,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自行设计研究方案,自行探索和研究。 纵观整堂课,我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去看,去“玩”,去“探究”,让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典型的“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自行探究”的科学研究过程。
第三阶段:尝试与感受
(实践在线)----指纹和命运有关系吗
(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指纹和命运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斗”的数量和一个人的命运是否有关系。
【教具准备】:
载有问题的课件
【活动设计】
一、进一步了解指纹
1、上一节的课上,我们采集了自己和他人的指纹,进一步验证了指纹的唯一性。并对指纹提出了一些自己感兴趣了问题。
2、通过了一个星期的搜集,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对指纹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二、关于指纹“斗”的民谣
1、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福。
2、另外指纹在民间的相关说法。
三、探究指纹与命运有关吗?
1、听同学们以正反辩论的形式来说。
2、小结:毫无疑问,若从科学角度而言,指纹与命运毫无关系,深而言之,命运之说亦不科学!其实,一个人并不存在什么命运,抓住机遇,发奋努力,就能够创造“奇迹”!
四、科学上对指纹的研究
1、皮肤纹理
(1)、指纹学家侧重始终储存在指尖上的信息。
(2)、指尖上标有人的性格。能力和疾病的所有信息。指纹同神经组织一起早在母亲怀孕3至5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因此,人的指纹同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人的皮肤同大脑有着尚待民觉的惊人的共性。
2、皮纹包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
(1)、比如,“螺”多的人一般想象力比较丰富,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好,比较适合当摔跤运动员、拳击运动员、体操运动员和自由滑雪运动员等;
(2)、在力量型项目中,如举重运动员,则指纹强度越低,其体型越为有利,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几乎都没有复杂的指纹;
(3)、在体操和田径项目上,双箕斗多的运动员往往有望取得好成绩。
五、总结
课后反思:同学们在激烈的辩论中得出,从科学的角度而言,指纹与命运无关系,深而言之,命运之说亦不科学!其实,一个人并不存在什么命运,抓住机遇,发奋努力,就能够创造“奇迹”!
第四阶段:评价阶段
(成长足迹)----指纹画
(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了解指纹的基础上,学习一些指纹作画的方法。
2、学会正确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
学习一些指纹作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的给予他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活动设计】
一、引入活动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很奇特很漂亮的画,同学们想看吗?那么在观察画之后老师有这样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教师口述问题:1、画上画的是什么?2、这幅画和你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画的是小狮子,平时都是用水彩笔画画,而这幅画是用手指的指纹画出来的。
2、师:谁还能像他说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可以仿照之前同学说的在说一遍
3、师:你说的太对了,我们平时都是铅笔、粉笔、或者水彩笔画的画,而老师的这幅画是用手指的指纹画出来的画,像这样用手指指纹做的画就叫做指纹画
二、、指纹作画
1、师:现在同学们想不想来做个游戏?(生:想)课前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放了一张纸,请你们也尝试着用自己的手指来做一幅指纹画好不好?在制作时老师有几个要求:
(1)注意卫生,按完每一个指纹要用湿巾擦手
(2)注意画面的整洁
2、教师讲解绘画的方法。
(1)、在画纸上按下一个或多个指纹。
(2)、用画笔在指纹上添加相应的线条。
3、同学们开始活动。
4、评价作品。
(1)、请同学们为他人的作品打分。
三、总结
课后反思:同学们非常喜欢创意画,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创作如鱼得水。
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