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龙成还须巧点睛
——考场作文巧点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考场作文点题的重要性,学会作文点题的基本方法,让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叙事作文点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作文点题的意识与能力,自觉点题,优美点题。
教学资料:名家名篇;学生佳作。
教学方法:例文分析、合作探究、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话点题。
叱咤风云的巨龙,离不开它敏锐的双眼。妙笔生花的作文,离不开精妙的点题。正所谓:好的点题是成功的一半。
什么是点题?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关于它的阐述。
二、重温名篇悟点题。
1、人们都说朱自清的《背影》是以朴实的语言与情感打动了一代代读者的心,成为叙事散文的典范。我要说,他的点题技法也功不可没。让我们探究一下朱自清的《背影》是如何点题的,效果如何。
1)、迅速找出文中的点题句,注意其位置与作用。
2)、师生交流,展示探究结果。
2、略举八上教材中其他类似《背影》点题法的名篇。
3、师生讨论,归纳例文分析所得点题最主要的技巧——技术层面。
【要不断出现文题词语。文中点题的位置宜多不宜少,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
要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何谓关键处或醒目处?标题自然是,首尾不能忘。中间几段最好能在段首或段尾分别点题。必要时,要把点题的单独成段)。】
4、巩固几种重要的点题方法——语言层面。
(以上是大家在写作文时必须做到的两个方面。当然,我们还可以点得更漂亮些,把题点到老师的眼里,心里。)
5、小结(表格展示)。
三、赏读佳作赞点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年中考,都会佳作频出。请问,佳作是怎样炼成的呢?读范例,找答案。)
1、2016年中考作文真题再现。
2、出示高分作文《粥之真味》的开头与结尾,学生朗读,找出点题句,引导认识该文如何较好地点了题。
3、出示另一佳作《静处山林》的开头段结尾段及中间部分的主要的点题部分,引导认识该文如何较好地点了题。
四、小试牛刀练点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作文提示,练习点题。
1、 出示作文提示与要求: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须的东西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真诚,闻香,喝不求解渴的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须的。虽是无用的装点,但是越精炼越好。”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无用”之事装点了你的生活呢?请以“ 装点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要求:
1)、写出开头与结尾,必须点题。
2)、主体部分只写点题的句子,且标明其位置。
2、请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审题的。
3、学生练笔。
4、小组讨论,修改、润色。
5、作文展示与评价。
五、寄语学生铭点题。
十年寒窗,为山已九仞,不能功亏于作文。望大家牢记点题这件大事,自学点题,恰当点题,优美点题!
祝同学们中考大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