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深圳市福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9452570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4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福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深圳市福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 年初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10 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 1-35 题,共 70 分,第 Ⅱ卷为 36-38 题,共 30 分。全卷共计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计 7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计 70 分) 1.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之际,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旧址的团二大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该纪念馆共展出 80 多份珍贵文物,是青少年学好党史、学好党的青年运动史的好去处。参观该纪念馆, 有助于我们(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③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③④:参观团二大纪念馆纪念馆,有助于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在社会课堂中成长,进一步地知 史爱党、知史爱国,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应该是有助于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②错误; 故本题选 C。 2. 劳动课将在 2022 年秋季学期正式成为全国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包含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内容,劳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 ) ①重视课外实践,忽略课堂学习 ②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③尊重劳动成果,提高劳动素养 ④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批判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劳动的重要性。 ②③:劳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尊重劳动成果,提高劳动素养。 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错误,课堂学习也非常重要,不能忽略课堂学习。排除; ④:错误,劳动课程的设置与培养批判精神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 C。 3.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明对此很不屑,心想:“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用,浪费学习时间!” 可见小明 A.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B. 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C. 没有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D. 未认识到实践也是学习 【答案】D 【解析】 【详解】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展自我、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好机会,题干中的小明未认识到实践也是学习,D 符合题意;ABC 与小明的表现不符。故选 D。 4. 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 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A. 血缘关系 B. 法律关系 C. 地缘关系 D. 业缘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把握。 ABCD:依据题文描述,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 友、学长,这些都是基于业缘关系而确立的社会关系,业缘关系是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 人际关系,故 D 说法正确,AB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5. 2022 年春节期间,小韩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小韩了解到,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七连战士在敌人撤退的咽喉要道水门桥展开殊死搏斗。小韩了解社会的方式是( ) A. 通过自我观察 B. 通过新闻媒介 C. 通过课堂学习 D. 通过社会调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 ACD:自我观察、课堂学习和社会调查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ACD; B:依据教材知识,小韩通过观看电影了解长津湖战役,是通过新闻媒介的方式了解社会的,故 B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B。 6. 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丧失 了交际能力。这说明了( )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 ①②:意大利洞穴专家的故事,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表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需要 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是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故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7. 亲社会行为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双方交往关系协调的行为。我们 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其原因是( )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④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关怀和帮助他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②③:我们个人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亲社会行 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所以我们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故②③正确; ①④:选项是亲社会行为的做法,不是原因,故排除①④; 故本题选 C。 8. 小明的爸爸说:“有了网络,随时随地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小明的 妈妈说:“网络中会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而且容易泄露个人隐私”。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 对话的是( ) A.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B. 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C.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 网络丰富民主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C:小明爸爸的话说明了网络具有积极影响,小明妈妈的话说明了网络具有消极影响,说明网络是一把双刃 剑,C 符合题意; AD:AD 说法正确,但与题干内容不符,应排除; B:网络滋生虚假信息的说法片面,B 应排除; 故本题选 C。 9. 网络是一扇开放的大门,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上观天文、下瞰人文,畅游知识的海洋。网络也是一把双 刃剑,我们应该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有效保护自己。下列行为中具有网络安全意识的是( ) A. 参与网络“刷单” B. 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浏览网页 C. 发送自己的照片给网友,并单独约见网友 D. 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随意在网上发布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知识点。 D: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随意在网上发布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是具有网络安全意识的行为,D 正确; A: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A 错误; B:我们要浏览与学习有关的网页,B 错误; C:网上交友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随意约见网友,C 错误; 故本题选 D。 10. 以下是 2021 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形式调查结果,请判断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 阅读伴随成长,手机阅读成为最多选择 B. 学习点亮明灯,国民学习习惯已经养成 C. 方法催生成功,方法恰当才能提高效率 D. 网络丰富生活,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丰富生活的知识点。 D:题干中 2021 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形式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选择不断丰富,这说明网络丰富生活,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D 正确; A:纸质图书成为最多选择,A 错误; B:“国民学习习惯已经养成”观点太绝对,B 错误; C:观点正确,但题干中未体现,C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11. 互联网架起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下图说明( ) A. 网络帮助我们结交新友 B. 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C. 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 D. 借助互联网可以休闲娱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 B:网络促进社会进步。图中“有了网络,我的意见可以迅速转到政府部门”,这说明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故 B 正确; ACD:选项都是网络的作用,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CD; 故本题选 B。 12. 冠县获得 2021 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荣誉称号。在首届“好品冠县·开心过大年”电商年货直通车活动上,网络主播将空心挂面、冠县酥肉、秋月梨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摆满了直播桌,推销家乡的农副产品。这种农副产品营销方式( ) ①加快了乡村实现同步富裕步伐 ②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③体现了网络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有利于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 ②③:网络主播将空心挂面、冠县酥肉、秋月梨等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摆满了直播桌,推销家乡的农副产 品,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体现了网络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②③正确; ①:加快了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步伐,①错误; ④:城乡收入差距只能缩小不能消除,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13. 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疑似“谣言”的网络信息,下列做法属于“智者”表现的是( ) ①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②及时关注官方的澄清信息 ③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④马上转发微信朋友圈,强烈谴责事件中的“违法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②③: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面对网络谣言,我们要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及时关 注官方的澄清信息,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故①②③正确; ④:不能私发朋友圈,强烈谴责事件中的“违法者”,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A。 14. 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个字提醒我们在医院里要遵守的秩序是( ) A. 生产秩序 B. 社会管理秩序 C. 公共场所秩序 D. 交通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公共秩序。 ABCD: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医院是提供医疗 卫生服务的公共场所,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我们要遵守公共场所秩序,C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D 与题意不相符,排除; 故本题选 C。 15.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遵守“一米线”规则,更加有助于营造安全、舒心、有序的公共环境。 我们要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因为(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公共场所秩序就是社会秩序 ④破坏社会秩序要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根据所学知识,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①②说法正确; ③: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③说法错误; ④:触犯刑法的行为才要受到刑罚的处罚,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6. 几位游客因在四川汶川映秀震中遗址不停嬉笑,被导游怒怼“请文明祭奠,如果再笑请出去!”该导游 的做法( ) ①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 ②维护了规则和公共秩序 ③是对生命的敬畏 ④没有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几位游客因在四川汶川映秀震中遗址不停嬉笑,被导游怒怼“请文明祭奠, 如果再笑请出去!”该导游的做法从尊重的角度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 ;从秩序角度维护了规则和公共秩序 ; 从生命的角度是对生命的敬畏 ,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该导游的做法是正确的,当怒则怒,并不是没有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7. 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是 和 。( ) A. 道德、纪律 B. 道德、法律 C. 纪律、法律 D. 规章、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规则的正确认识。 ABCD:生活中调解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主要社会规则是道德和法律,B 说法正确,A、C、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8. 近年来,“开门立法”已经成为全国人大的一种常态。普通公众如何参与立法工作,民意如何走进全国 人大?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建议,其中一条被采纳。这说明( ) ①全体中学生必须积极履行参与立法的义务 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③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 ④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则的相关知识。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订,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②正确; ④: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建议,这说明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 献策,④正确; ①:参与立法不是中学生的义务 ,①错误; ③: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③错误; 故本题选 C。 19.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从我做起,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A.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B. 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C. 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D. 以貌取人,区别对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ABC: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ABC 说法正确; D:以貌取人,区别对待是没有做到平等对待他人,D 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 D。 20. 自 2003 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一举措推行以来,引起了一些读者的不满。杭州市图书馆馆长的回答是:“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选择离开。”对于馆长的话,你的看法是( ) A. 赞同,因为馆长的话是尊重乞丐和拾荒者的表现,尊重使社会生活更融洽 B. 不赞同,因为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会影响其他人的阅读 C. 赞同,因为馆长想让所有人都读书 D. 不赞同,因为乞丐和拾荒者会把图书馆的书弄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尊重他人的知识点,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 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都应该受到尊重。杭州市图书馆不拒乞丐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对乞丐这 些特殊读者的尊重,做到了平等待人,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应得 到充分的尊重。在人格上,乞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所以我们赞同馆长的 话,因为馆长的话是尊重乞丐和拾荒者的表现,尊重使社会生活更融洽,所以选项 A 观点正确。选项 BD 的观点是错误的;选项 C 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A 选项。 【点睛】审清题意把握尊重他人的表现、要求、重要性,结合题干仔细分析做出总结即可。 21.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 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一标语的内容说明了( )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的认识。 ①②④: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的标语表明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 融洽;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22. 2021 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王仁江为履行战场上的“生死盟约”,毅然承担起照顾 12 位牺牲战友父母的责任。36 年来,他每月寄款,从无间断,替牺牲的战友尽孝。这告诉我们( ) ①诚信全靠自觉自愿 ②做事要讲信用守诺言 ③所有承诺必须兑现 ④做人要有爱心重情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和把握。 ②④: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材料中,王仁江每月寄款,从无间断,替牺牲的战友尽孝。这告诉我们 做事要讲信用守诺言,做人要有爱心重情义,②④符合题意; ①:全靠,说法绝对,①错误; ③:所有承诺,说法绝对,③错误; 故本题选 C。 23. 2022 年春节期间,一市民网购 5 斤海带,打开包装发现用于腌制海带的盐就占了 4 斤。该事件在网上广泛传播,吐槽较多。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称,一个看似微小却无视商誉的行为,已触及法律规则与经济伦理底线。这说明( ) A.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B. 我国经济活动参与者诚信缺失日益严重 C.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D.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 A:依据教材知识,题文中腌制海带事件表明,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故 A 说法正确; BC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BCD; 故本题选 A。 24.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我国已连续多次开展全 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开展这些评选活动,主要是因为(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不讲诚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讲诚信只能靠先进典型的引领④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诚信的相关知识。 ①④:国家高度重视诚信的发展,题干中开展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评选活动,说明诚信是一 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故①④正确; ②:“必然”一词太绝对,不讲诚信不一定受到法律的制裁,故排除②; ③:只能,说法绝对,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 D。 25. 防控疫情期间,在江西省宜丰县城东农贸市场,一些蔬菜摊点自发推出“无人售卖”模式:摊主给蔬菜 标好价格后离开,顾客留下买菜钱或扫码付款。“无人售卖” 模式的推出需要个人 ( ) A. 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B. 弘扬诚信文化,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C. 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氛围 D. 完善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诚实守信的相关内容。 A:“无人售卖”模式没有卖者的交易参与,对于买者的诚信品德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此类模式的推出需要 个人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A 说法正确; B;与题意不符,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不是个人,是政府; C:与题意不符,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氛围的主体不是个人,需要国家、有关部 门、全社会的努力; D:与题意不符,完善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主体不是个人,是国家有关部门; 故本题选 A。 26. 细节显现人品,用语衬托修养。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 恰当的是( ) A. 过端午节,与朋友聚餐时,小吴爸爸因有事先走,他向大家说“失陪” B. 毕业多年,小涛去看望老师,离开时他对出门送行的老师说“请留步” C. 乘地铁时,小颖赶时间想赶紧出站,她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 D. 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说“请包涵”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有礼的认识,其中 ABC 的文明用语都恰当;D 观点错误,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应该说“请指教”,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 D。 27.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告诉我们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④文明有礼主要表现为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故①②③正确; ④:文明有礼主要表现为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这是文明有礼的做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A。 28. 漫画启示我们社会交往中,要学会( ) A. 平等待人 B. 宽容他人 C. 坚持己见 D. 换位思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把握。 D:根据漫画,两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导致争吵,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故 D 说法正确; AB: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AB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C:坚持己见是不对的,故 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29. 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规定,有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的 12 至 14 周岁未成年人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说明( ) A. 违法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B. 法律责任的承担会因人而异 C. 刑法是专门打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D. 即使我们年龄小也要学法、守法、用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承担法律责任的理解。 A:违法行为如果触犯到刑法,则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故 A 说法错误;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 说法错误; C: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不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故 C 说法错误; D: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规定旨在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年龄小也要学法、守法、用法,故 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30. 下列表格中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匹配的选项是( ) 选项 案例 违法类别 A 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 110,被公安机关拘留 8 日。 民事违法 B 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9 年。 刑事违法 C 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 8500 余元。 行政违法 D 王某销售无标示的含有“冰墩墩”图案的台灯,被罚款 5000 元。 刑事违法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做守法的公民的相关知识。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9 年,是违反刑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故 B 选项说法正确; A: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 110,被公安机关拘留 8 日,是违反行政法律,受到行政处罚的表现,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 A 选项说法错误; C:孙某误伤他人被判定民事赔偿 8500 余元,是侵犯他人民事权利,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的表现,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 C 选项说法错误; D:王某被罚款 5000 元体现他受到了行政处罚,违反行政法律,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 D 选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31. 下图提供了 15 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行为是( ) A. 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 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C. 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D. 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B:题干中触犯民法典,承担返还财产的法律责任,推断是民事违法行为,分析选项,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符合题意,故 B 正确;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是行政违法行为,故排除 A; 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行为,故排除 C;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这是刑事违法行为,故排除 D; 故本题选 B。 32. 网络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因偷逃税款 6.43 亿元,少缴税款 0.6 亿元,相关部门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被告人仇子明因诋毁、贬损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的戍边英雄,被法院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 8 个月。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B.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D:相关部门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她受到的是行政处罚,是行政违法行为;仇子明因诋 毁、贬损戍边英雄,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8 个月,他受到的是刑罚处罚,其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故 D 正确; A:材料未涉及民事违法行为。故排除 A; B:材料未涉及民事违法行为,故排除 B; C:选项顺序颠倒了。故排除 C; 故本题选 D。 33. 2022 年冬奥会闭幕后,一些求“墩”心切的人把目光投向非正规购买渠道,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临清学生小许,6000 多元网购的“冬奥正品冰墩墩”竟然变成了“方便面”!这一案例警示青少年( ) ①学法用法,对青少年全方位网络保护 ②谨防上当,网络平台陷阱太多不可用 ③遵法守法,购买商品一定走正规渠道 ④依法维权,遭遇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依法维权。 ③④:题文材料中,临清学生小许,6000 多元网购的“冬奥正品冰墩墩”竟然变成了“方便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警示青少年遵法守法,购买商品一定走正规渠道;学会依法维权,遭遇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 ③④符合题意; ①:不符合题意,对青少年全方位网络保护不是青少年的角度; ②:网络平台陷阱太多不可用,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 D。 34. 下列三幅漫画所反映的诉讼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 A.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B.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C.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民事诉讼 D.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诉讼的类型。 ABCD:依据教材知识,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诉讼制度;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据此可知, 漫画一二属于民事诉讼,漫画三属于刑事诉讼;故 D 说法正确,AB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35. 13 岁的初中生小张在父母离异后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病重失去了劳动能力,小张爸爸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母女俩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解决困境,小张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①找爸爸协商,让他继续支付生活费 ②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③去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获取法律帮助 ④去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 ①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小张维权的方式有找爸爸协商,让他继续支付生活费;去能够提 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获取法律帮助,故①③正确; ②:辍学打工是错误的,受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而且 13 岁不符合劳动的年龄,故排除②; ④:应该是去法院提起诉讼,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A。  第Ⅱ卷(本卷共计 3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3 小题,共计 30 分) 36. 材料:某班的黑板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动作;火车说,自由 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遨游;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 小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以上的自由受到各种限制,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请结合材料,运 用所学知识,辨析小江的观点。 【答案】(1)小江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没有正确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 ①自由与规则是不可分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 等社会规则的约。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个人 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3)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 【解析】 【详解】本题为辨析题,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判断观点的正误,小江没有正确理解自由与 规则的关系,是错误的。依据教材知识,理由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 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怎样遵守社会规则等角度分析。 37. 【特殊保护预防沉迷】 2021 年 8 月 30 日新华社电,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 六、周日、法定节假日每日 20 时至 21 时向未成年人提供 1 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1) 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意义是什么? (至少 2 条) (2) 请你就如何做“网络的主人”给同学们提合理化建议。(至少 3 条) 【答案】(1)①有利于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②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 ③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等。 (2)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传播网络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 特殊保护、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特殊保护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净化网络环境;有利 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38.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材料一 2020 年 2 月 6 日,云南红河县马某国(男,1996 年 4 月生),驾驶面包车载人行至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卡点,因不服卡点工作人员管理,遂用随身携带的折叠刀朝一名工作人员捅刺,之后又把劝阻的另外一名工作人员进行连续捅刺,造成两位疫情卡点人员当场死亡。2020 年 3 月 1 日,云南省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某国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 材料中马某国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读某校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所做的调查统计表(如下表所示)。 从不良行为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 犯罪时的主要想法 法律意识弱 文化程度低 社区环境不良 不良文化影响 一时冲动 不知道犯罪 为了钱财 为了朋友 76% 30% 29% 22% 65% 46% 42% 39% (2) 结合图表反映的信息,谈谈为了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案】(1)①马某国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②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最 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2)①树立法律信仰,要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②我们要从小事做起,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③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犯罪及其基本特征、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 能力考查:分析和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马某国,需要的调用犯罪的有关知识,从是什么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云南省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某国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联系刑事违法 行为,即犯罪行为。 关键词②:刑事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联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调用依法办事和树立法治意识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从不良行为走向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联系树立法治意识。 关键词②:犯罪时的主要想法→联系学会依法办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综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