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背景音乐及课文朗读.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2565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景音乐及课文朗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背景音乐及课文朗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执教者:吴云梅(平潭二中)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 感情。 2、学生能准确理解并积累课文中文言词语及句子的含义,赏析并学习文中多角度写景状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文章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多角度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明学习目标。 1、以多媒体播放一组山水风光图片导入。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今天我们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2、作者简介及题解。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谢中书, 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徵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3、展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赏音韵之美。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聆听并就其朗读不当的地方加以指正。 2、录音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字音:陶弘景(hóng) 夕日欲颓(tuí) 沉鳞(lín)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停顿节奏: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分小组朗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展学习成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口头翻译全文,画出自己认为重要或疑难的语句。 2、小组内合作探讨,自主译文并展示交流。 3、教师点评小结:强调重要词句的理解与积累。 4、学生齐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1、教师提示: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你能看出该如何分的吗?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部分(从“高峰人云”到“沉鳞竞跃”):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和早晚景。第三部分 (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总分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2、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角度提示:山水交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示例: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是那么的峻峭,水是那么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学生讨论、赏析、并交流展示。 3、思考: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1)讨论归纳:文章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归纳: 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4、教师归纳小结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 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5、学生欣赏山水情境,根据提示背诵全文。 五、完成作业,善观察积累。 1、必做题: ①、巩固背诵并默写短文。 ②、美与我们近在咫尺,我们要有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选一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写一段200字的小文,把它的美跃现纸上。(写在小练笔本上) 2、选做题: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诗词、对联、歌词等。 (附)板书设计 仰视 俯视 平视 共 赏 美 景 的 得 意 之 感, 沉 醉 山 林 的 愉 悦 之 情 总: 总引——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四 高峰入云 答 季 清流见底 谢 写 之 两岸石壁 动静 相衬 青林翠竹 中 分: 景 书 书 景 晓雾---猿鸣 视觉 听觉 晨昏之景 夕日----沉鳞 总:抒怀——欲界之仙都 3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