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槐树开花的季节(教案)
王一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品味文字的优美,欣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3、感受槐乡的美景,感受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美德,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家在心中 孟伟哉
天涯海角不忘根,老家在心中,
不管是飘洋还是过海,老家在心中……
老家是一个村,老家是一座城,
老家有一棵大槐树,老家安息着列祖列宗……
那许多的乡亲,那古老的声音,
就是老家,都在老家,
老家很远,老家很近,老家在心中……
那几百年的记忆,千万里的路程,
无论在天涯还是海角,
忘不了根,忘不了根,老家在心中。
教学程序
1、下面几幅画和两首诗,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请你细心观察,认真思索,说出槐树的几个象征意义来。
2.李频 【述怀】望月疑无得桂缘,春天又待到秋天。 杏花开与槐花落,愁去愁来过几年。姚合 【闻新蝉寄李馀】往年六月蝉应到,每到闻时骨欲惊。今日槐花还似发,却愁听尽更无声。
3.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作者对槐树、槐花以及陈年旧事感情的词语!
4.是哪些往事让作者深深地“沉醉”(“感动”)的?
(请你用“我认为是……让作者沉醉的,是……让作者沉醉的”句式来表达!)
5. 第一段中“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 “沁人心脾”的只是槐花的馨香吗?(沁:渗入。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舒适。形容感人至深。
还有对妈妈、公公、婆婆的那份感恩之情,还有对故土的留恋,对陈年旧事的怀念之情。)
6.为什么作者要特别强调槐花的“淡然”和“不张扬”的品性?
(写槐花的“淡然”与“不张扬”是为了写纯朴而善良的父老乡亲和纯真、顽皮的孩子以及真挚的亲情,突出了“我”对往日乡村风情的喜爱之情,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思恋和对亲人醇醇的爱。)
7.第三段末尾处的“一丝失落 ”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8.作者借“槐树”这个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你从对亲人、对故乡、对陈年旧事等角度来思考。
9.请你思考:这首小诗放在文末,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画龙点睛,烘托主题;
②增强诗意,提升情感;
③令人沉思,回味无穷。
10.如果把文末的小诗去掉,请你给这篇文章写一个富有情感的耐人寻味的结尾,80字左右。
(供参考的词语: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悄无声息、屏息静气、喧嚣、寻觅、纯净、和谐、滑落、湿润、弥漫、温馨、支撑、沉醉、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