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政治必记考点.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2396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必记考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政治必记考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必记考点――易错基础知识点归类(区别记忆) 制度类: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2、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由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 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情类: 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A、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B、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C、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够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的人口国情有:(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我国的环境国情有:我国的环境恶化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 5、我国的资源国情有: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优势)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机关类: 1、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和监督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4、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5、 我国最高的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6、我国最高的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根本类: 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的理论。 4、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6、宪法规定的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基础类: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 2、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3、两岸关系和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4、人类生存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5、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民主、平等、和谐。 6、宽容合作的基础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7、 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 8、自信的基础是:发现自己的长处。实力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3、人类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4、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5、法律最本质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6、撑起自信最重要的支柱是:实力。 7、人类生命独特性的最突出表现是:人最具有智慧。 8、 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生命。 9、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的是:国有经济。 10、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核心、中心类: 1、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重点:诚实守信)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本质、实质类: 1、 三个代表的本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2、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 3、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 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从本质上讲,人口、环境、资源、教育、科技问题,都是发展问题 5、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6、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保护人民 7、科教兴国的实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8、换位思考的实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他人所想、理解至上。 9、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基本特点类: 1、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其他特点是:农村人口多 ,男女性别比失衡.,新增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 2、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人的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原则类: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2、社会主义要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公有制为主体. 3、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四尊重原则(方针)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根本任务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的根本途径(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解决三农问题、民生问题、上学难等难题最根本的是:)   关键类: 1、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 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是。。。)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4、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最关键是:尊重理解。(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基本要求类: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义务。 4、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基本国策(方略)类: (1)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2)对外开放基本国策(3)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4)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5)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方略   战略类 (1)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 (2)科教兴国战略 (3)人才强国战略 (4)西部大开发战略 (5)“三步走”战略 (6)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走什么“路”建设什么“型”类: (1)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针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针对科技、教育、人才、创新问题,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其他区别记忆的基础知识: 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个体、 私营 、外资经济)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支持和引导 “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已实现)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第三步:21世纪中叶(2050年),基本呢实现现代化,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两个100年目标: 到建党100年(2021)年:国民经济更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100年(204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六种相应的说法: A、是三步走目标中的第三步目标 B、100年目标的第二个100年目标(2049年实现) C、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D、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E、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F、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的显示 回顾历史,我们取得一个个辉煌成就,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7、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奉献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8、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