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赵普》教学设计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中 包伟斌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古代传记,主要通过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两件事来表现赵普以下事为已任的中心。学习本文主要学习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和对比手法。 要求课前做好预习工作,熟读文章,查找工具书。
本设计意在一课时内以“读”为线,让学生通过七个阶段的“读”培养在自主阅读中合作、探究、感悟、想象、创造、迁移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读
我们的古人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何谓经典?一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二是对后人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其中我们学过《论语》就是最杰出的经典之一, 她曾哺育并陶冶了一代代后人。宋代就有一位宰相独爱《论语》,熟读《论语》,从中获取无穷营养,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并认识这位北宋开国名相吧。(幻灯片展示赵普资料)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二、译读
1、教师范读 同学们注意字音、停顿、语气语调。
lì hé qiè chǔ hōng wò chuò dú zhì zhuì zú
吏事 阖户 启箧 处决 既薨 龌 龊 奏牍 掷地 补缀 卒
读文言文,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外,每个句子内部的适当的停顿也很重要。这种句内的停顿,我们称它为节奏。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太祖/常劝以读书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碎裂奏牍/掷地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同时对照注释,理解语句意思。要求:小组内全文翻译,其他成员帮助纠错;不理解的字词、语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在书上标记出来,举手质疑。教师引导解疑。(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
检查
(1) 解释加点词(书中没有注释的):
① 寡学术
② 及为相
③ 手不释卷
④ 既薨
⑤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⑥ 以天下事为己任
提示:
① 少
② 等到
③ 放下
④ 已经
⑤ 推荐
⑥ 责任 (幻灯投影展示)
古今异
①处决如流
②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③普颜色不变
今义:执行死刑 比喻人品质恶劣 色彩
(2) 用流畅的语言翻译几个句子,并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课本中没有注释)
①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译:过些日子,赵普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省略主语,现代汉语中不可省)
② 跪而拾之以归
译:赵普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了家。
③ 普明日复奏其人
译: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那个人。(“奏”后承上文省去“荐”。现代汉语中不可省) (幻灯投影展示)
③三、疑读
学生再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 赵普能手不释卷,是死读书吗?
② 为何还要写到其它宰相?
③ 哪里采用了细节描写?
概括两个故事片断及中心。
因为有些问题有一定难度,可以将学生分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合作讨论来解决疑难,每个小组各推选一名小组长和发言人。(老师可以见机点拨、指导)
1、关于赵普读书
虽然已到晚年,他却做到“手不释卷”,每回到家里,坚持“竟日”“阖”门“启”箱“取”书来读。并且达到了“次日临政”时,“处决如流”,可见他学以致用,将《论语》中的精髓融入到政务中。这也与“半部《论语》治天下”相吻合。
2、理解对比手法
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赵普少时“寡读书”与晚年“手不释卷”,可见他做到不借年高而废学。
二是赵普和其他在相位者对比,突出赵普的刚毅果断。
3、探讨细节描写
课文叙事简洁,没有冗笔。两处运用了细节描写:一是读书时用“阖”、“启”、“取”、“读”几个动作之词,表现他排除一切干扰以专心读书。二是举荐人才时用“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的细节,反映他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也与上文的“刚毅果断”相吻合。而且这些细节描写也体现了语言简洁的特点。
4、概括赵普的性格特点
优点较多:晚年爱读书、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
缺点也存在:忌克。
六、背读
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方法(理出文脉),熟读以达到背诵。
明确:
第一件事主要抓住“少”、“晚”、“既薨”;
第二件事主要抓住先概括写性格,后写一件事。
一则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二则引导学生延伸课外,进行迁移、比较。
(这个阶段可依据不同学生处理,基础好的学生可安排在课内)
阅读《孙权劝学》和《祁奚荐贤》两短文,思考下列问题:(幻灯投影)
孙 权 劝 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祁 奚 荐 贤
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1、赵普和祁奚两人各是如何举荐人才的?
2、比较《赵普》和《孙权劝学》,两文在描写人物读书方面有什么不同?
提示:1、赵普坚持不懈荐人才;祁奚荐才不拘于亲仇(唯才是举)。
2、《赵》文从正面描写赵普晚年爱读书;
《孙》文从侧面(鲁肃的吃惊)来烘托吕蒙读书之勤。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