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思品学案(三)考点4、一般违法与犯罪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备:郑 二备:欧 审核:邓
【学习目标】1、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七年级下册P76—80,83—85,92—94)
【自主学习】
考点4一般违法与犯罪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违法行为的含义:凡是 或者 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
含义:
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含义:
特征:(1) (最本质特征)(2)
(法律标志)(3) (必然后果)
未成年人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p77)
1、
2、
3、
按违反法律分: 行为、 行为、 行为 行为
按情节严重(性质)分
犯罪又叫 行为或者 行为
为什么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易混淆的知识】x k b 1.c o m
一般违法与犯罪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理解)
违法行为类别
违反的法律不同
对社会的危害不同
受到的惩罚不同
区别
一般违法
犯罪
联系
【易错点】判断对错
1、凡事违法行为都对社会有严重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
2、违法一定犯罪( )
3、犯罪一定违法。( )
4、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法处罚。( )
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活动探究】
中学生小松,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立志当一名律师,自从沉迷于网络游戏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为了弄到玩游戏的钱,他经常在家里和学校偷窃财物、向低年级同学敲诈勒索,有一次竟持刀抢劫……小松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当律师的梦想也成为泡影。
群学讨论:小松前后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 课 标第 一 网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学生陈某屡教不改,由小偷小摸发展到持刀抢劫,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案例说明 ( )
A、一般违法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B只有犯罪才有社会危害性
C、一般违法必然导致犯罪 D、犯罪不一定是违法
2.中学生刘某、宋某经常逃学而流连于网吧等场所。2002年6月16日,二人因与北京“蓝极速”网吧服务员发生口角而纵火报复,造成网吧重大火灾,致使25人死亡,而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事例说明( ) (2003佛山中考)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②.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严重危害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上题(第2题)事例给我们未成年人的启示是( )(2003佛山中考)
①.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律己
③.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w W w.x K b 1. c om ④.不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12年2月19日,原中国足坛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杨一民因受贿125万多元,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0年零6个月,杨一民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5、2011年10月21日新华网载文指出,随着手机在学生中不断普及,手机色情网站也借机侵入学生们的视野内。据了解,学生通常通过手机wap网站来下载或者观看这些带有淫秽色情的图片文字等,而这些在电脑网站中是查不到的,抵制网络低俗之风,青少年应该( )
①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拒绝上网
③加强道德修养,做到健康文明上网④依法律己,坚决不做法律禁止的行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当前,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之一。据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交通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骑自行车搭人”的比例为55.9%;“经常闯红灯”的比例为33.9%。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青少年自身来说,应该( )(2007佛山)
①加强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大执法力度 ②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③对交通违规者进行刑事处罚,强化法律的严肃性 ④加强自身的遵行建设,增强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X k b1.Com
7、我国《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七年来,司法救助制度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赢官司。这( )
A、方便了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 B、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保障了法院审判工作有法可依 D、表明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011年佛山)
8、据统计,近5年来,广东省共叛处未成年人犯罪逾4万人,占同期判决刑事犯罪总数的11%,在这些未成年犯中,“无业、初中辍学”的人占了76。2%,所犯罪85%集中在抡动盗窃和故意伤害罪。这告诉我们( ) (2012年佛山)
A、未年人犯罪同样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B、不接受教育必然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C、预防未成人犯罪需要社会、学校儿家庭的有效保护 D、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原则界限
【能力提升】(二)简答题
9. 曾某在某地做水果生意,曾因欺骗顾客收到工商部门的处罚。一次税务人员在对其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曾某使用过期的税票,于是令其缴纳税款。曾某态度恶劣,辱骂并持汽水瓶殴打税务人员并致轻伤,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四个月。wwW.x kB 1.c Om
请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曾某的前后行为各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基础检测】
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2、什么是犯罪?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最本质特征: ②法律标志:
③必然后果:
4、一般违法与犯罪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理解)
违法行为类别
违反的法律不同
对社会的危害不同
受到的惩罚不同
区别
一般违法
犯罪
联系
【课后反馈】
1、 本课学习我有积极思考探究成为发言者了吗?A、有 B、没有 小组评价:
2、 本课学习我在堂上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吗?A能 B、不能 小组评价:
3、 本课学习的知识我掌握好了吗?还存在哪些疑惑?
4、 我对所学知识有何感悟?
新|课|标|第|一|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