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心电监护仪使用提问
一、电极片连接电极与导联线(三导联或五导联),准确粘贴:
右上 (RA) :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RA:right arm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RL:right leg
左上 (LA) :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LA:left arm
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LL: left leg
中间 (V) :心前区V1~6任何位置
二、 下列情况可以影响血氧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指脉氧不显示应首先查看夹子是否夹紧或脱落)
三、 影响患者血压值的因素有:袖带的松紧度、袖带的宽窄、体位、活动、选择测量的部位(下肢测量的血压比上肢要高30mmhg)
四、 禁止测量血压:PICC置管侧、输液侧、动静脉瘘、抽动脉血气侧肢体、使用抗凝类药物侧肢体抽血后;
五、 提问:
①科室的仪器(心电监护仪)怎样管理?如何检查?多久检查一次?
②导联线脱落你怎样检查和处理?
③心律不齐见于什么情况?
窦性心律不齐、早搏、房颤、2度房室传导阻滞
④心肌梗塞典型心电图表现?病理性Q波、ST-T段弓背向上抬高
六、 心电图相关知识掌握
1、 正常心电图(N0-N3级护士)
2、 早搏(N2-N3级护士)
3、 房颤(N2-N3级护士)
4、 室速(N0-N3级护士)
5、 室扑(N0-N3级护士)
6、 室颤(N0-N3级护士)
心电监护仪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 心电监护仪上机和撤机不在紧急状态下必须是双人核对医嘱后,拿着变更单到床旁执行操作;
2、 操作时不核对;
3、 监护室患者不用若不能和患者沟通,但是患者的皮肤和手部评估不能省;未评估环境、电源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4、 接触患者前后不洗手;
5、 未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电极片黏贴前未进行皮肤处理)
6、 心电监护的设置不熟悉;
7、 提问回答不出;
8、 心电监护仪上好后,应测量一次血压,并观察心电波形观察有无异常,然后记录;
9、 心电监护仪上机及撤机需在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除颤仪使用提问
一、 AED是什么的简称?
二、除颤的原理:
心室纤颤(某些异位心律失常)→心室排血量锐减→心室没有收缩能力→心脏无法排血→心脏处于循环中断→外加的短暂的强大电流→通过心脏→心脏电活动暂时停止→最高自律性起搏(窦房结)重新发出冲动→心脏恢复节律性收缩
三、 电除颤的部位?
胸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心尖: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交叉处
四、 电除颤的并发症:
1:心肌损伤
2:心律失常
3:皮肤灼伤
4:疼痛
5:局部红斑
6:血栓脱落
五、 同步电复律适应征:快速的心律失常如快速房颤、室上速、室速
(除颤仪:选择同步按键,能量选择从50J-100J-150J递增)
选择同步电复律时必须要将除颤仪上的三个电极先贴上
(同步电复律时除颤仪必须找到R波才会放电,所以必须安放电极)
电极:红色:右上肢;黄色:左上肢;绿色:左下肢
非同步电除颤适应征:室扑、室颤
(除颤仪:选择能量200J)
六、 第一次除颤不成功后,进行下一次除颤应:胸外心脏按压30次、2次给气后进行下一次电除颤。
七、 AED使用:不用于体重低于25kg以下的小孩。
八、 提问:
① 现场应急演练;(科室患者出现室颤,应知晓到哪取AED)
② AED使用电池仅能使用20次,每次放电后应及时记录放电次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