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六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专题解读】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先导、社会变革的前奏。中今中外思想家引领时代的思考,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犹如照亮人类文明进程的灯塔,为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持续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对有关思想解放内容的考查,各地中考在近年来多次出现。
【考点梳理】
一、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
1.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1)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有《道德经》,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2)孔子: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上,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教育主张;弟子根据其言行编写《论语》。
(3)百家争鸣:战国时期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荀子提出“人定胜天”。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老子合称“老庄”
法家: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向前进步的,后代总是胜于前代;主张改革和实行变法。(战国时期最能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
兵家:春秋时期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2.秦汉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大一统
(1)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异同比较:秦始皇的坑儒和汉武帝的尊儒,在性质上都是文化专制,禁锢人们的思想,从根本目的上说都是为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
3.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思想解放
(1)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培养科技人才,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3)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将斗争矛头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礼教,是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民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4.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1)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毛泽东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次思想大解放,破除了对两个“凡是”的迷信,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3)改革开放: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二、世界近代思想解放
1.文艺复兴:14~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被称为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者鼓吹个性解放和自由,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和认识世界,使人们长期被压抑的才智得到解放,是中世纪思想领域一次重大突破。
称 誉
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和成就
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
但丁
《神曲》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大师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英国文艺复兴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新天文学说的奠基人
哥白尼
太阳中心学说
2.启蒙思想:17~18世纪起源于法国的启蒙运动被称为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经,倡导理性主义,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替工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伏尔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把教皇称作“两足禽兽”,教士是“文明恶棍”。
【归纳整合与开放性问题】
结合中外思想解放的有关史实说明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先导。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力量有时是不可估量的,它会带来社会的大变革和生产力的大解放。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康有为、梁启超为首资产阶级维新派兴民权、倡西学,领导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纲,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将斗争矛头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礼教,是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民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也正是思想解放的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并将它写在指引党前进的旗帜上成为指导思想。延安整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真理标准大讨论,高举实事求是的旗帜,破除了对两个“凡是”的迷信;邓小平南方谈话,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基础。
14~19世纪欧洲相继出现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等进步思潮,在世界历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神学的核心思想,使人们长期北压抑的才智得到解放,是中世纪思想领域一次重大突破;启蒙思想提出“自由”“平等”等反封建口号,为法国、美国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社会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思想解放也就没有止境。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针对性训练】
一、单项选择
1.近年在汉堡发现了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书的前言写着:“这位思想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被赞誉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2.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以“德”教化人民 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3.2008年初,温家宝总理指挥抗击冰灾工作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古代先哲中,第一次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唐太宗
4.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电影《孔子》热播后,在社会上掀起了解孔子、学习孔子思想的热潮,下列哪一句话可以作为电影中孔子的台词: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6.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源自: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7.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孔子学院有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8.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9.“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句话出自:
A B C D
10.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 “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哪一运动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13.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4.下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史实,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是:
A.掀起“大跃进”运动 B.建立人民公社
C.开展“文化大革命” D.实行改革开放
15.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发现的?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宪章运动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明治维新 D.启蒙运动
17.文艺复兴时期,被恩格斯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托尔斯泰
18.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迁葬先贤祠,灵车上写着:“他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路。”这位哲人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达尔文 D. 伏尔泰
19.“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或变革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下列事件中,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法国大革命 ⑤日本明治维新⑥中国辛亥革命 ⑦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⑦
三、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4分)
【答案】(1)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和“礼”。(2分)
(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分)
(3)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
(4)法制和德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
21、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科技创新】
材料一: 材料二: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
学派
代表人物
儒家
孟子、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
……
19世纪
50年
一战前
30年
二战后
7年
20世纪70年代
3~5年
【政策创新】 【制度创新】
材料三:(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 材料四:1997年的一副对联
一国两制谋一统
两岸三地求发展
过国会制定七百多个法案。如整顿金
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全国
工业复兴法》……
——《世界上下五千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1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怎样的显著特点?(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分)
(4)从材料四看出“一国两制”构想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其实践的成果是什么?(2分)
22、某校九年级13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辉煌与领先】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地鲜明,以致在文明史上立刻引起一些最有意思的问题。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
——韦尔斯《世界史纲》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其中。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1)列举古代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的表现,并指出罗伯斯庇尔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2分)
【答案】表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如日本大化改新;以“四大发明”为核心的先进科学技术。(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意图:反对特权,维护人权(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反对等级制度)(符合题意即可得1分)
中国蛋糕
【屈辱与反思】
材料二 1858年4月、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花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2分)
【答案】看法:中国愚昧落后,可任意宰割。(1分)
崩溃: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通知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材料三 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2分)
【答案】主张:民众团结;恢复民族精神;恢复固有道德、知识、能力;学欧美之所长。(2分)
【革命与独立】
材料四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4)依据材料四,说明“第一步(阶段)”的革命性质,并指出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2分)
【答案】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1分)标志:新中国成立。(1分)
【发展与复兴】
材料五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5)“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指什么?分析“中国模式”的成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4分)
【答案】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影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认识: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借鉴他国成功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树立大国形象,走和平崛起之路。(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