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题:南泥湾.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444443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南泥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题:南泥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 南 泥 湾 目的:1、把握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 2、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此歌 重点:处理好歌曲的演唱技巧 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此歌 教法:情景体验、示范、例举 一、教学过程 发声练习 (1) 5 3 ∣ 1 ‖ i i a a 要求:以半音,半音先上后下进行练习,调整声音状态,保持气息通畅。 (2) 5 4 ∣ 3 2 ∣ 1 — ‖ i i i a a a 要求:练习时音量由弱逐强切不可增强音量或声音过猛,假声位置不稳,真假声结合脱节。 二、歌曲分析 歌曲《南泥湾》创作于1943年由马可作曲,这首歌曲以它优美而抒情的曲调,描绘了陕北江南的美景,并赞颂了人民军队,歌曲采用民族五声B微委婉而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后两句节奏跳跃,曲调欢快。最后,在句尾采用五度上行甩腔,使歌曲在淳朴,欢快的情绪中,完满终结。 三、作者介绍 马可(191—1976)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常州人,早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时就具有百一定的音乐才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先后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团;第三队,国民政府国委政治抗敌演剧队第十队,负责歌咏指挥和音乐创作,1939年赴延安,成为延安鲁讯艺术音乐系第一届毕业生,在学习与工作期间他得到了冼星海·马骥等人指导。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歌资料,解放战争时期随“鲁艺”赴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工作,解放后,致力于戏曲音乐研究,创作工作,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等职,文革期间,因受“四人帮”残酷迫害。1976年一病逝于北京。 马可一生写有500多首(部)作品,其中最为流传的有马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是民主青年》、《吕梁山大合唱》歌剧《白毛女》(与瞿准,张鲁,向隅等合作)《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小二黑结婚》、《陕北组曲》等,在音乐理论研究上,对洗星海作了专题研究。 四、学唱新歌 555 6 i ∣3·2 1 6 ∣2 2 2 3 5 ∣ 1·6 5 ∣ 花篮的 花儿 香, 听我来唱 唱。 注意“花”的咬字吐字不要唱得太紧,要区分后鼻韵母和前鼻韵母音。 第二句 5 55 6 i …… 来到了 南泥 …… 此句中“泥”字要有气息支持,以勉唱“虚”。 第三句每两小节各自重复,极富有舞蹈的律动,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波折,节奏进行了压缩,表现出活泼、愉快的情绪。这一句是两个模进句组成的,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低五度模进,注意低五极模进歌曲的演唱和处理。 第四句 6 65 3 5 ∣ i 5 ‖ 遍 地 是牛 羊 “遍”字咬字头不宜太重,要求气息平稳、通畅。 课堂小节 同学们应掌握以上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来进行演唱,这样才能唱出歌曲的精隋。 课后记: 1、加强气息训练。 2、多唱多练不同风格的民歌。 课题: 绣 红 旗 目的:通过此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把握歌曲情感 难点:规范咬字、吐字 教法:示范、列举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 565 454 ∣ 343 232 ‖ — ‖ i a 要求:气息均匀,喉头稳定,小腹先收,保持气息通畅 2、 5 0 5 0 ∣ 5 0 5 0 ∣ 54 32 ∣ ‖ a e i o u 要求:气息轻巧、短促、灵活像集合喊操时有跳跃地发声。 二、歌曲分析 歌曲《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这是江姐及她的的难友们在狱中获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立时,含着热泪、置生死于度外,用全部心血来绣红旗庆胜利而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由六个乐句构成,一字多间的词曲,结合命名旋律委婉曲折,数板式的朗诵节奏,又让歌曲蕴含激情较好地表达了先烈们悲历史意义的心情。这首歌曲是第七场的著名唱段,这种在典型环境中产生的特定事件,使江奶和战友们的感情复杂而矛值。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对未来胜利的信心。因处牢狱,只能含而不露。但却又难以抑制的兴奋心情很是感人,结构为单乐段形式,旋律朴实优美、委婉、柔和、充满乐观、饱含深情、吸收了“江南三难等”与四川民歌的音调。 演唱时,前半段要注意兴奋中蕴藏储蓄,使感情内向。后半段高潮部份感情逐级上扬。一浪高过一浪,要使含蓄变为激情。学深沉化作热情。以表达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难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三、歌曲演唱分析 第一句 2 2 3 7 6 · 5· 3 ∣ 6 2 7 6 5 6 — 线 儿 长 针 儿 密 千 分 情 万 分 爱 “线”、“千”超音柔和,不定过重深情婉转,“爱”归音不能过早。 第二句 3·3 25 ∣ 32 127 ∣ 6123 2676 5 — ‖…… 含着 热泪 锈红 旗 绣呀 绣红 旗 化作 金绣 红旗 绣 绣呀 绣红 旗 “泪”、“金”两字,音比较高,演唱时随时防止声音“挤”发“直”。 第三句:i i 6 1 5645 3 ∣ 2312 654 3 ∣…… 热 泪 随 着 针 线 走 平 日 刀 从 不 眨 眼 要求:抬软腭,打开盖保持气息畅通“热泪”时连续统一。 第四句: 55 35 35 26 ∣ 73 2376 5 — ∣…… 与其 说是 是 悲, 不如 说 是 喜 今日 里 心 跳 分 外 急 1、第一句可在音量上加强一些有力表达思想感情; 2、注意保持软腭与小舌之间的距离。 第五句: 33 2·532 1 · 6 ∣ 44 3235 2 — ∣…… 多少 年 啊 多少 代 一针 针 啊 一线 线 此句是高潮部分,注意力度和气息的加强,大小舌在唱高音时隔开些。 第六句: 5 3 5 2·4 32 3 2 6 352 i·3∣2 3 726 5— ∣ 今天 终 于 盼 到 你 盼 到 你 绣出 一 片 新 天 地 新 天 地 要求:1、软腭抬起,大小舌分开高音处小舌竖起,大小腹紧缩。 2、注意重点换气和重要提醒的地方用小黑板展示出来。 四、插放磁带,让学生加深感受 五、课堂小结 1、演唱时,应注意歌曲技巧性难的地方,认真把握好结束处的气息; 2、注意圆连音演唱,把革命者悲喜的心情表达出来。 课后记1:1、注意中声区气息的保持。 2、有个别同学没有掌握好歌曲的那种悲喜的心情。 课题: 秋 收 目的:1、掌握陕北信天游的民歌风格 2、有表情地演唱好些歌 重点:掌握歌曲的技巧 难点:把握歌曲的风格 教法:启发、例举、示范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 2 3 4 ∣ 5 4 3 2 ∣ 1 — ‖ mi ma 要求:轻抬软腭、发声,起音及声音运行要做到气息均匀的支持,要一口气唱完。 5 5 ∣ 5 5 ∣ 5 4 ∣ 3 2 ∣ 1 —‖ a e i o u 要求:发声轻巧、灵活、短促 二、歌曲分析 《秋收》是电影《向毛女》中的插曲,由多乐段构成,每两乐句表述一层意思,两乐句旋律是上句高潮,似乎在同一句低回,这是典型的陕北信天游的尾歌风格,为了强调高潮七八句整本是五、六句的重复 三、歌曲演唱处理 第一句 5 4 5 6 ∣i 7 6 5 ∣ i 5 4 5 6 ∣4 3 2 1 ‖ 清 清的 流 水 蓝 蓝 的 天 要求:1、唱时软起“清”字头唱得清楚; 2、“流”、“蓝”有气息互托。 第二句 51 23 ∣5 i 6 3 ∣2 3 5 1 7 ∣6 - ∣… 山下 那个 一 片 米 粮 川 “山”字咬字稍轻“一”字有气息支托 第三句 3 1 6 ∣6 65 ∣ 6 6 32 ∣1 -∣ 高 梁 谷 子 望 不 到 边 “6 · 5”这句中的连音要求唱得连贯,有气息支托,与非连音有区别。 第四句 5 6 5 ∣2 1 7 6 ∣1 6 3 ∣5 - ∣ 黄家的 土 地 数 不 完 这一句中“黄家的”三个字咬子重点,“数不完”要求有气息支托不要唱“虚” 第五句 5 5 656 ∣i 7 6∣i 5 6 4 3 2 ∣5 - ∣… 东家 在高 楼 佃 户们 来收 秋 起唱时“东”、“佃”咬字稍重些,气息有支托,保持声音流畅。 第六句 6 5 6 ∣43 2∣ 3 ·2 1 7 6 ∣2 - ∣ 流 血 流 汗 当 马 牛 “流”、“马”气息支托,保持声音位置统一。 四、课堂小结 有的同学没有带感情来演唱,听起来比较平淡,演唱者应有一种阶段仇,民族恨的感情来演唱此歌。这样才能达到此歌的效果,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应根据不同的思想感情用不同的伤口来调整自己的演唱风格。 课后记:1、同学们演唱时有激情、深动,富有表现力。但个别同学缺泛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能力。 课题: 雁 南 飞 目的:1、通过《雁南飞》的演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演唱好《雁南飞》这首歌 重点:把握好歌曲的思想感情 难点:歌曲演唱艺术处理和技巧传授 教法:示范、启发、例举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哼鸣练习 1 # 1 2 #2 3 ∣ 3 # 3 2 # 2 1 ‖ m m 练习要求:声音在眉间\鼻、齿、唇有轻微颤动的哼鸣练习,体会出声音在各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 2、中声区共鸣练习 1=C 4/4 5 4 3 2 ∣ 1 …… ‖ a(啊) 练习要求:在巩固中声区花哨共鸣的基础上,用 “a”练习,容易体会出自然圆调的中声共鸣。 3、高声区共鸣练习 1=C 3/4 1 2 3 - -∣ i 5 3 1 1 — ‖ e(叹) e 练习要求:在巩固中声区共鸣的基础上,用“e ”母音容易打开头声,体会出高声区的共鸣。 4、低声区共鸣练习 1=C 4/4 1 — 1 — ∣5 — 5 — ‖ mi (你) ma (那) ni no (诺) 练习要求:用下行跳进音程唱“O”母音,容易使胸腔扩展,声音深厚,体会出低声区的共鸣。 二、教材分析 《雁南飞》是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叙述一个养份的东北抗联战士,与寡居的大嫂相互产生了爱情,但为了抗战早日胜利份愈后,就毅然去寻找部队的故事。歌词绵绵,含蓄令人心碎。旋律抒情、委婉、自然流畅,单二部曲式A段,开始的“雁南飞”强调“飞”字,描绘了在这北雁南飞的节里;有情人正恋恋不舍,眷眷难分,“65 3”的反复出现,似雁儿蓝天来离去即盼归来的心境,大雁盼春归,想早回北方,女主人公盼春归,实为盼郎回啊!这时,“今日去,原为春来归”的急切愿望。“盼归”后面,加了个短小的间奏,生动而细腻地刻划了人已离去,在思念。等待中心已早不幸的境况。 演唱要亲切些,要唱人民战士对革命的追求和善良大嫂对革命的支持的同向心的深情,最后的几个高音,力度要稍弱,要柔情地唱出等待春归人回的心情。 三、歌曲演唱分析 第一句: 5 6 5 ∣ 3 — ∣ 35 65 ∣ 3 — ∣ 3… 雁 南 飞, 雁 南 飞 要求:抬软腭,保持气息,发“雁”时保持在软腭与硬腭之间唱“飞”时保持在声音的统一位置上, 65 3—∣35 65∣5— ∣3…这些连音处应唱得圆滑统一。 第二句 65 ∣ 3·5 ∣ 1·6 35 ∣ 2— ∣2… 雁叫 声声 心 欲 碎 此句旋律下行演唱时要求气息保持稳定,唱“声”时脍咽往上提起点,气息保持平衡唱“心欲碎”。 要求:此句旋律下行演唱时要求气息保持稳定,唱“声声”时脍喉上提起点,气息应保持稳定,平衡统一。 第三句 6 i ∣ 7·6 ∣5 — ∣ 5 · 3 ∣5·3∣… 己盼 春来 归 己 盼 此句处在高潮部份情绪应激昂,唱“春”时气息稳强些,“归”字时延长音保持好气做到,连贯、圆滑 第四句 6 5 ∣ 2 - ∣2 i ∣ i - ∣i - ∣i -‖ 且等 春 来 归 此句是结束句“春”是全曲的最音,演唱时保持气息稳定,最后延长人“来”、“归”控制好气息由强渐弱慢慢收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演唱《雁南飞》时要亲切把女主人公盼郎归的心境柔美地表达出来,力多应有控制技巧,歌曲的表现犹其最要演唱时声音“悠扬婉转”,不要出现“嗨涩”的声音。 课后记录:1、加强气息控制、保持训练。 2、加强延长者气息的训练。 3、同学们演唱歌曲时表演能力有待提高 课题: 红梅花儿开 目的:1、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红梅花儿开》 2、把握俄罗斯歌曲的演唱风格 重点:演唱时深情圆润 难点:演唱时气息支托 教法:例举、示范 教学过程 1、 1 3 5 6 ∣ 5 6 5 3 1 - ‖ u 要求:唱“u”音时唇微闭成“撮”喉咙打开放松,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口腔形成共鸣箱,呼气出声引起头腔的共振,这样就这到了真假综合混声的效果。 2、 1 2 3 4 ∣ 5 - ‖ i “i”音是听有音中最容易上头声的音所,以对打开头腔共鸣起非常大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歌曲是前者联电影《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不仅优美抒情,又具有俄罗斯的民歌风格,全曲采用四乐句乐欲加补充句的结构形成。歌曲四乐句乐段曲调的音区较低,通白式的音调,表现少女吟唱时的微妙情绪。乐句之人衬句以两小节为一动机连续模进,高潮之后逐步平静再加衬充句结束全曲,歌曲朴实,情感真挚,细腻表达了少女初恋时的内心活动。 三、演唱歌曲分析 第一句 6 6 # 5 3 ∣ 6 2 ∣… 田野 小河 边 他对 这桩 事情 这少 女的 思恋 抬软腭,打开口盖,保持气息,“田”、“他”、“这”三个字稳定喉头来唱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 第二句 6 2 ∣ 1 1 7 6 7 ∣ 1·0∣… 少 年 真 使 我心 爱 思 恋 天 天 在心 焦 故 娘 怎 么 对他 讲 保持气息,演唱、真使我心爱时气息有支持,此处弦律下行气息应有支托点,保持好全体声区的统一。 第三句 3 3 4 3 ∣ 2 1 7 ∣ 65 12 ∣ 3 -∣… 可是 我 不 能 对他 表 白 河边 红莓 花 儿 已经 凋 谢了 没有 勇气 诉 说 尽在 彷 徨 保持横膈膜的张力,调整气息位置此处演处在中声区位置,要求声音圆润、通畅、强弱均匀。 第四句 33 #22 ∣1 76 ∣33 33 ∣ 60 0 ∣… 满 怀的 心腹话儿 没法 讲出 来 少 女的 思 念 一点没 减少 让 我们的 心上人 自己去猜想 “33”、“#2G2”前是一个八度的跳跃,后是一个音变化的出现,所以要求演唱时,保持好气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演唱声音的经验,特别注意保持换声区的统一以及音准。 第五句 6 6 #55 ∣4 3 3 ∣3 3 3 3 ∣… 满 怀的 心腹话儿,设法讲出 少 女的 思 恋 一点没减 让 我们的 心 上 人 自己去猜 “6 6 ” “#5G5”两音的跨度大保持好气息,配合气息运用,打开喉咙放松下巴和喉部肌肉,稳定喉头的目的来唱好“4 3 3 ”。 第六句 i 7 6 13 2 ∣ 7 6 5 ∣2 1∣… 啊 啊 演唱此处“i”是整首曲目的最高音发“啊”音时,口腔开度大,嘴里自然状态,舌平放。A是开音中最响亮的音乐,上腭提得较高一些,声音集中在于硬腭和软腭之间,这是“啊”着高集中,圆润即明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红梅花儿开》原是一首由女低音领唱,女声伴唱的歌曲,它歌唱了集体农庄的生活和纯洁的爱情。五十年代已在我国广泛流传,人们多数以女中音独唱形式出现。曲调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所以演唱时应感激细腻真挚。 课后记录:同学们课后演唱了这首歌曲以合唱谱,体会一下歌曲和声较深。它是一首不错的合唱曲,但独唱时有些同学还不够通畅。 课题: 绒 花 目的:1、通过《绒花》的演唱,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声状态,为歌唱作准备。 2、演唱中技巧的传授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绒花》 难点:演唱中艺术处理及风格把握 教法:情景体验、示范、启发、例举。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1、 5432 1234 ∣ 5432 1 ‖ m 要求:1、闭上嘴吸满气 2、上下牙似咬非咬舌尖轻,放在下齿背,舌而要平 3、气息送声音进入上鼻腔发出的声音,气息从鼻孔出来。 4、注意好哼鸣中的共鸣位置,气息要均匀,保持好。 5、注意舌根放松,下巴放松及喉肌放松 2、音阶练习 1=C 1234 54 32 ∣1234 5432 ∣ 1 - ‖ mi ma li la a iu ya lo la a 要求:1、保持好气息良好的稳固状态,气息的控制办度要适度。 2、声音要做到圆滑连贯,声音的位置保持不变。 3、音程练习 1=C 1 3 5 6 ∣ 5 3 4 2 ∣1 - ‖ lu ya a mi ma a 要求:1、领要平稳自如控制力度要适中 2、声区共鸣要做到统一声音,要连贯自如。 4、跳音练习 1=C 13 5i 53 ∣ 13 5i 53 ∣1 0 0‖ ha ha ha ha ha ha ha mi mi mi ma ma ma ma 要求:1、利用腹肌连续,有弹性地收缩,把声音送入头腔共鸣区。 2、防止腹肌僵硬,声音要求轻巧、圆润、丰满而富有弹性。 3、学唱歌曲 歌曲分析《绒花》为影片《小花》的插曲,歌曲为单二部曲式歌词请新简明,热情歌颂了主人公羿始平凡但伟大的英雄行为,《小花》的音乐曾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的音乐奖。 教法:整个乐曲易学易唱,要求学生演唱时要注重声音的控制,尤其是开口音的学,不要唱“炸”了,要用较字技巧唱得储蓄,深沉些。 歌曲演唱分析: 第一句:7 1 2 3 | 2 1 1 · | 7 · 1 2 · 1 |…… 那 是 青 春 吐 芳 那 是 青 春 放 光 注意“波音”“21”连贯,音准节奏准确。 第二句:1 4 5 6 | 5 - | 5 454 | 5 - |5 456 |1 - |…… 啊! 绒 花 啊! 绒 花 三连音演唱时控制好气息,保持稳定,两肋向外扩张,“花”字气息保持久,注意控制如横隔膜。 教法:整首乐曲易学易唱,要求学生演唱时要注重声音的控制,尤其是开口音的字不要唱“炸”了,要用技巧唱得含蓄、深沉些。 三、课堂小结 下课 布置作业 作好下节课教学准 课后记:同学们在演唱时应注意激情,富有表现力。 课题: 太 湖 美 目的:1、掌握抒情歌曲的演唱风格 2、有表情演唱好《太湖美》这首歌 重点:把握歌曲艺术处理和技巧处理 难点:把握录曲的感情色彩 教法:示范、例举、情景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4/4 5 4 3 2 ∣ 1- - - ‖ u 这是条练习,旨在建立“吸着唱”的感觉,用这种感觉去控制气息,找到了“吸着唱”的感觉之后,就可以变换其他母音(a o i e)在最容易发声的音区里练习。 练习要领 A:在小腹处平静地吸气(鼓腹吸气) B:双唇拢成吹气状的口形唱“u”母音 C:唱u母音时音色略暗 D:发声时,感觉声音随着气流源不断地顺着咽腔通道“吸”进胸腹之间随着音高上升,“吸着唱”的感觉在主观想象之中明显加强,后腰后背有轻微的吸气胀感。 练习二 1=D4/4 1 2 3 4 5 4 3 2 ∣ 1 - - - - ‖ i 练习要领 A:松小腹,快速,轻柔地鼓腹吸气 B:双唇合拢,下巴与前颈部完全放松,保持“懒洋洋”的状态 C:用轻柔的m(哼鸣)发声,咽腔与鼻腔振动的感觉,鼻腔与口盖前部音色明亮 D:唱哼鸣时,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对气息加以控制,在意念里有一种气息被模膈膜往下,“吸住不动的高处”的感觉。 二、歌曲演唱分析 i i 6 56i7 ∣66 056 ∣i i 6 50i7 ∣66 056∣ 水上 有白 帆哪 啊 红旗 映绿 波哪 啊 这里的装饰音比较多,要唱出韵味“红”字要坚着唱。 i 0 3 0 2 i 6 ∣ 5 6 3 3 5 ∣ 稻 香 果 香 绕 湖 飞 捧 给 祖 国 报 春 晖 这一句中心跳音要富于弹跳力,“稻香”和“棒给”要唱得干脆,短促。 i i 6i ∣2 12 ∣335 2 1 ∣6·i 57∣ 哎 嗨 哟 太湖 美 呀 6 i 3523 ∣ 1 - ∣… 太 湖 美 1、衬词的咬字不要太死 2、最后的“太湖美”要咬出由衷的赞美把歌曲推向高潮。 三、歌曲学唱分析 第一句 66 i 3523 ∣535 1 ∣ i6 3523 ∣3 i 1∣… 太湖 美 呀 太 湖 美 演唱时注意:第一个“太”字首先在演唱前就要做好打开的准备,而且归韵能太早“美”了是“ei”韵母,要抬软腭唱,保持状态,第二个“湖”字是一个字多音,而且音区比较高,所以首先要有气息支持,另外还要打开喉咙。 四、课堂小结 演唱时,要注意气息连贯,声音柔美具有江南韵味。这里一首歌唱家乡,歌唱祖国的抒情歌曲,词作家以多情而简炼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优美淡雅的太湖风影画,旋律优美抒情,具有鲜明的江南民歌风,单乐段。 开始两句里歌曲的前半段,结束在尾音上它婉转,恬静,似一诗太湖碧水展现在人们眼前,明澈而秀丽,第三、四、五句用连绵不断的节奏,叙述性的旋律,表现了太湖人家的生活美好和内心喜悦之情,然后新词“哎咳哟”的插入,节奏的展开和上行大跳的出现,把歌曲扒高高潮。 课题: 红 豆 词 目的:有感情地演唱好《红豆词》 重点:把握歌曲的情绪 难点:注意把握歌曲的技巧处理 教法:讲练法 教学过程 作者介绍:刘雪庵,1905年出生在四川铜梁,生年在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过钢琴、小提琴,并学唱昆曲和作曲,1930年在上海国立音专跟肖友梅、黄自学习作曲,《飘零的雪花》、《采莲谣》等,钢琴作品《中国组曲》抗战前创作过《早行乐》、《何日君再来》等,但“七·七”事变及也写过《长城谣》、《流亡三部曲》等抗日歌曲。 二、发声练习 5 4 1 3 2 ∣ 1 - ‖ mi ma ma 要求:连贯、流畅、音区统一 教材分析红豆词是一首抒写古代闺房相思的情歌,歌词悲愁、伤感、歌曲柔婉、细腻,结构为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 A段 开始两个乐句,是全曲的音乐主题,而前两拍是其核心,动机上下游动的旋律曲线,表现忐忑不安的心境,后连续向下作五声性摸进,表现了血泪相思的哀愁和怅惘,第二句是前句下四度的变化模仿,核心动机的向下模进便有了变化发展,使情绪略为激动起来,也进一步倾述了愁思绵绵食难安,以至花容消瘦的悲惨境地。 B段,开始四小节是激情的短句,似受压的火山将要喷发,这是由悲而愤的呐喊,是想对命运之神的宣线,但接下去是几声长叹似的,特别是主题的再现,使主人会有回到那里愁绵绵无归期的境地,以后音乐在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的无可奈何的神情中渐渐消失。 三、歌曲技术处理 第一句 6 3 56 35 ∣ 31 23 2 - ∣ 滴不 尽, 相思血泪,抛 红 豆 “滴不尽相思血泪”这两个小节歌词比较密集,要求演唱者吐字清晰,“抛红豆”三个字要求唱得夸张些,以一种艺术的手法来演唱。 第二句 5·3 5 0 i 3 6 ∣ 5 6 1 2 3 - ∣…… 忘不 了 新 愁 与 旧 愁 “了、新”、“5 i”是一个五度音程,是一个点跳,演唱时的注意控制好气息音准,保持好气息。 第三句 6·3 6 i 5 672 | 6 3 56 5 - | 唱不 下 玉粒 金波 喳 满 喉 “喳满喉”三个字应唱得夸张连贯。 “玉”字 也是在高音“i”上唱出。注意保持口形不变,喉头稳定,有气息支持。 第四句 i 6·i 55 0 | 2 1·3 66 0| 展 不开 眉头, 挨 不明 更漏 “展“ ”挨”两字音量上要稍微加强,紧缩小腹。 第五句 6·7 5 3 | 1 2 7 6 6·6 7 |…… 呀 呀 “呀”子演唱时,肷腭抬高,小舌抬起,紧缩大小腹,两腭放松全身通畅。 第六句 7 — 5 — | 6 — · — ‖ 悠 悠 “悠”字连续,保持气息通畅,第二个“悠”字有回拍,特别要用气息拖住,保持声音稳定,平衡。 课后小结:这节课唱得比较认真,但也有个别同学在演唱时气息僵硬,同学们在演唱时一个定要注意演唱时保持气息灵活度。 课后记录:1、加强气息训练。 2、注意歌曲情感方面的处理。 课题: 我亲爱的 目的:1、掌握咏叹调的演唱风格 2、处理好歌曲的感情色彩 重点:歌曲演唱的技术处理 难点:歌曲演唱的技巧 教法:座发、例举、示范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 2/4 12 34 | 54 32 | 10 30 | 50 30 |1 -1| lu yu 要求声音明亮集中,短促并富有弹性。 2、 2/4 5 - | 54 32 | 1 - ‖ u u u 3、 50 50 | 50 50 | 54 32 |1 -‖ la la la 要求:舌根放松,唇舌动作敏捷,发音短促轻巧而有弹性,腹部发出“哈哈”的笑声弹跳之感。 二、教材分析 《我亲爱的》是一首小咏叹调它是bE 大调,它是2/4拍,用单二部曲式写成,它篇幅不长,曲调朴实,而富于情感,节奏徐缓,整个歌曲带有那不勒斯民歌的特色。 歌曲前面有四小节引子,它是用歌曲主题写成的,随后,歌曲轻声进入它的前三个乐句采用下行横进的手法,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情感,中部的节奏上没有对比的变化,谱子上也没有标明轻调,但实际上它转到bB大调了,虽然曲调上因为转调有新鲜感,但是情绪上显得更加痛苦不安。 然后是A段的再现,开始它非常柔弱,好似一个人在深思,四小节之后,重复 6·576 |3 -|这个乐句,并在 b言之前加有装饰音;它在音量上逐渐加强,推出高潮,并且把5音加以延长,然后自然地滑回主音“1”,这些写作和表现手法,都是那不勒斯民歌的特点,这个重复乐句好似在发问,经过短时间的休止,沉默最好教者还是回到痛苦的沉思之中。 三、歌曲分析 第一句 i 7·6 | 5 - 6 5·4 |3 - | 我 亲爱 的 请 你相 信 抬软腭,打开喉咙,气息不沉吸气和呼气两大肌肉群对抗好发“我”字不宜过重,后面接着唱的句子都要柔美、恬静。 第二句 4 32 | 5 - | 7·1 | 3 2( i 7· 6 5 -)|… 如 没有 你 我 心 中 忧 郁 保持气息唱“7·1”时,控制好横隔膜以免含糊不清,气虚,注意吐字时也应规范“我心中”一字一句吐清晰。 第三句 5 67 | 6 - 6 7 i |7…… 你 的爱 人 正在叹 息 此句应唱得饱满,舒展气息保持得适当“7 i”两音保持好音准不要往下滑动。 第四句 2 i7 | 6# 4 5 i 7 6·5 | 5 - |…… 比句“6 4”两音控制好气息保持音准“5 i”四度,跳动转以注意音准,气息,此处应加强“7 6·5”时,一直保持在此强度上。 第五句 i 7·6| 5 – 6 5·4 | 3 - …… 我 亲爱 的 请 你 相 信 此句演唱时很弱,但弱声不要弱气,气息还是保持在此强度上。 要求:这是一首意大利古典歌曲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三形式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基本节奏,× ×·× | × -|连贯字并发展,使全曲风格十分统一,第一乐的音调起伏较大,力度变化较多使歌曲情绪化较具有戏剧性与第一乐段音调起伏形成对比,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呼应,回到安静平稳的情绪,总之全曲的音乐具有柔美而充满情深的性格。 四、课堂小结 1、演唱时个别同学气“虚”控制不好。 2、加强中声区练习,演唱时高音上得了,低音低不下,声音呈“两截子” 3、感情处理不够 课后记:1、加强对歌曲风格的处理。 2、加强歌曲强的变化的处理。 注意:弱、强交替时,能根据歌的情感进行变换。 课题: 情深谊长 目的:1、掌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2、通过《情深谊长》的演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重点: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情深谊长》 教法:讲授法、示范、例举 一、发声练习 1=C-G2/4 13 53 |13 53 |1 -‖ yu (吁) ya a mi ma a 要求:呼吸深沉,平稳,声音轻柔、连贯、圆润、通畅,注意声音位置统一。 1=C –F 2/4 5 4 1 3 2 |1 -‖ lu (绿) 要求:甜美,呼吸有支托 2/4 5 - |54 32 |1 -‖ u u u 要求:体会头声的感觉,声音“竖”直 3/4 1=C –F 13 5 6 |5 - - | i 66 66 66 | lu lu lu Lu Lu i 55 5 5 5 0| 6 4 3 0 2 0 | 1 - - ‖ lu lu lu 4/4 1=C i·i 5·5 |3·3 1·1 |5·4 3·2 |1 0 ‖ di di di di 以上三条练习要求吸气柔和沉沉呼气平稳有力。 二、歌曲分析 这首杼情歌曲作于1962年,原为舞剧《江流》,第二幕插曲,后作为女声独唱曲用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红军不定期彝族地区的场面。歌词简洁生动,富有诗意节拍交替使用6/8与9/8拍子,旋律采用彝族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清新、优美、动听,表达了西南少数民族对红军的深厚情谊。歌曲结构为有变化再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