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条件下,绝大部分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简单地认为开卷考试无非是抄抄书而已。因此,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易导致在复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得不偿失的做法。现将在近几年指导中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总结的几点心得体会提出来,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消除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这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思想问题是个大问题。只有把思想上的误区解除了,才能对提高考试成绩起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告诫学生,开卷考试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除此之外,开卷考试更注重的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联系现实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这就需要扩大学生自己的阅读面,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给学生补充“新鲜血液”。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问。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铺垫,根本谈不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2.要教育学生做到开卷考试用书要科学:
第一,不要题题都翻书。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就是考试时翻翻书,但是真到考试时,题题都翻书,时间就不够用了,更何况,实行政、史合卷,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厚厚的一摞书翻来翻去,会极大地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的心情。况且,有的开卷考试试题中有活动与实践探究题,这样类型的题答案在教材中更不可能明确地找到。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告诫学生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在平时的学习中,切不可题题都翻书。对实在找不到答案的题目,再翻书查找。
第二,往书上记笔记要系统、有条理。在开卷考试下,很多学生把平时复习的例题、辅导书上重要的题目,自己记不清的题目、老师强调的题题目都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本的空白处,有的甚至把课本内容都遮住了。因此,考试需要的东西不知从何处找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未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告诫学生要学会整理笔记,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往书上记,应当有选择摘抄一些重要的、系统化的知识点。同时,抄东西时要分门别类,把知识划分成不同的专题;如:现代经济的发展变化、近代现代抗争与探索史、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世界文化等。遇到不同问题去找,省时、省力并提高了复习效率。
第三、仔细审题,不要盲目抄书。有的同学看到试题后想到以前做过类似的题目,便找到该辅导资料,或先忙于看书中那些内容与试题的内容接近,就开始抄。由于审题不清,缺乏对题目的整体理解,就难以形成一套完整思路,往往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东拼西凑那么,不得要领,最后导致“文不对题”。答案不准确、不完整、不全面。因此,考试时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找准结合点。
第四,平时除对教材的学习外,还要重视热点问题的学习。
热点问题是中考必考的内容,这就要求对热点问题的复习不能到临近考试时搞突击,要把热点问题的复习寓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复习效率。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社会生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综合能力何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
3.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消化”,即弄清知识点,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明确基本观点的内涵。我们如果对所学知识靠“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这个层次上,就谈不上真正消化,也不能使所学知识进入大脑“信息库”并进行有效的存储。如对有关“国际关系”的知识,我们在复习时可以这样“消化”:弄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霸的重点区域、主要原因、情况及其后果,认识资本的扩张本性。了解国际关系中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变化,重视法德关系、英法俄关系、英德关系、英美苏关系、中美关系等把握国际关系发展的核心因素。了解世界近现代史上出现的重要国际组织,它们在国际关系发展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国家关于海上霸权、商业霸权、殖民霸权等争斗的史实个,归纳海权中心的演变线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和三个步骤,掌握该体系形成的原因与途径及其影响。弄清国际关系格局的含义从宏观角度认识历史全貌和全面、辨证地评价历史问题。
二是“简化”,即实现知识的网络化和结构化。如果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无条理地堆积在一起,就容易产生混乱,造成知识的混淆,也不易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信息还原、再现。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将知识简化,这就需要善于归纳和整理。例如,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以图示或表格等方式进行归纳和概括,也可整理成不同的专题。比如初二中国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一单元,内容较多,在复习时进行分析和概括,形成六个大问题: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然后再逐一讲解,这样就形成了网络。记忆起来比较方便,从总体上把握住了这单元的知识。
三是“深化”。深化的关键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做法是关注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重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学会运用教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学完《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掌握了有关一战的基本知识后,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何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你认为战争除了造成人员伤亡以外,还为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我们学生应该怎么做?当有人提出“*****”,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长,你怎样驳斥这种言论。这就将课本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历史课不是单纯地说教,只有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教书育人,“课内所学,课外升华”,较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4.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有许多初三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学习内容和越来越大的升学竞争压力,许多该记忆的知识点总是记不住。为此,很是焦急。因此,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对提高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面对多而杂的学习内容,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能贪多图快。应对记忆的内容作出概括和分析,分散记忆。早晨的时间最适宜背诵,晚上时间适宜思考。当然,这要因人而异。
其次,对不理解的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向老师、同学请教,把不懂的弄清,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多重复几遍,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
最后,要注意多搜集一些记忆的窍门和方法,帮助记忆。例如:图表式、线索式等,来提高自己的记忆效果。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温故而知新”,要养成经常复习的好习惯,做到“学而时习之”,切忌不能“一暴十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