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 顶碗少年
白塔实验小学 崔灵娟
【文本解读】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围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专题编写。《顶碗少年》是其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顶碗少年在杂技表演中,连续经历两次失败后,最终获得成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让大家从中得到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设计理念】
鉴于对“阅读个性化”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本课教学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课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段,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一个人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1. 杂技表演的录像
2. 教学投影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新课,并初读课文。
1、板书:顶碗少年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3、交流。
4、小结,并板书:精彩?失败?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再次默读课文,用“_______”画出感到精彩的句子,用“ ”画出感到失败的句子。
2、交流精彩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①精彩之一 ——第一次顶碗时:“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②精彩之二 ——第二次顶碗时:“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③精彩之三 ——第三次顶碗时:”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3、交流失败的句子,并朗读。
①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
②“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③“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4、发上这样的意外,顶碗少年的心经受了很多的压力。第一次顶碗失败时,顶碗少年——学生读第一次失败后顶碗少年心情的句子。第二次顶碗失败时,顶碗少年——学生读第二次失败后顶碗少年心情的句子。
5、学生交流讨论顶碗少年此时的心情。
6、此时一位白发老者过来(投影出示写白发老者的句子),让生说说假如自己就是白发老者,会对顶碗少年说些什么?
7、小结,并让生齐读第三次表演成功的句子。让生交流顶碗少年成功的原因。
板书:坚持!拼搏!
8、引入到最后一小节,生齐读,并让生写出从这个省略号中悟到了什么?
9、总结。
四、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板书设计】
4* 顶碗少年
精彩? 成功?
坚持! 拼搏! 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