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 光现象 复习
1、 光的色彩 颜色
光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光的色散:彩虹、三棱镜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常见题型:判断光源、色光混合
2、 人眼看不见的光
可见光 & 不可见光
红外线:热效应【夜视仪】、遥控器
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灭菌【医院紫外灯】、对人体有害
常见题型:判断是哪种光的应用
3、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速度最快,3*108m/s
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
★小孔成像:孔较大、孔较小【成倒立实像,大小不确定】
常见题型:和光的反射、折射组合出题判断、小孔成像实验【太阳光斑、影子】
4、 平面镜
成等大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虚像VS实像:虚像可以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
常见题型:平面镜的应用,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实验
5、 光的反射
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镜面暗】VS漫反射【白纸亮、电影幕布】:都遵循反射定律
☆凹面镜【会聚光】、凸面镜【发散光】区别于凹透镜、凸透镜
常见题型:和平面镜组合出作图题、判断镜面发射还是漫反射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复习
1、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特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随之增大(或减小)。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为零。
2、 透镜
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a) 凸透镜
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一点,这个店叫做焦点(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
远视眼视力矫正
b) 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视力矫正
望远镜【凹透镜作为目镜,凸透镜作为物镜】
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c) ★凸透镜成像规律: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物,像的位置关系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
物像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像异侧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电影
-
物像异侧
u=f
-
-
-
-
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
f>u
v>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
虚像在物体之后
物像同侧
常见题型:透镜的具体应用判断、★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