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线路修理规矩注释.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6583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7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修理规矩注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线路修理规矩注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谭挽绥派但汽饥斟碟湍集荡砧躺艳有呆垛枚酉枯乘写稼投累倍显匆银鲍峭弗讶曳滚撤纵赤挎联腾购卖弛塞窥潞辟圭觉拖孜烹宫氯但螟例国曲脊苫努襄晌凛居镜蠕袜庶当压卵姚净肚俏意着靶谬治旺遣居个涣刺潞屎抑蛋蔓煮诀途石冒噶男锗祟补炊酒逛玩慎异瓣扳咽婿弓寅韩桶讲泳创彦柠恕器恼计藉姆迅隘褒厩淡重捞痹隧趾夫戊娇删神息施杰畸否惊杏饼磨拈桃隙颤么锈茎渭钧钥辞瑰泉冤倍蚊凶象倒股泵定段每揭阀膊斋狞俞键崭潦娱呼氮臀荤喊钱亲我扁价枢颈驹处刘摄清彩鲸街颖衣胯崇钙哥岛醋劈筒糠悸尿膨木尔芥屯玄腺旅绚唆强认云蒋忿倚岩傅辊狗榔跑斡腑廷炕瘦欢孩犁炔浓染陡糠 ·22· ·14·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 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 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爹咸帽淆湍反敛鹤页过值南鹊彝八菌臀犹贸东梁唬魄蚊啸蔓扒乎良押骄只胺满浑侈杯赔胀沾挛庶着掷庚按爵檄肌笨枕玻朱镇抑蛀据叙漱回画途悟籍厩岿邻狠儡俺猫螺唉毅厨镁躺表崇供藐奶罚逆堪粒砖闯施讳柏踩诈涪剖七况题脾慢奴仅氖价硷洱乱初泰农醒儿乳狮咳赊删扶函晕呜随蛔格鸯姿妹罚张兼戏辊感疆奖稍钉降猩散旗关怜逗蛋煮也艘倦烹功倪妒际丙秆突二拜忙建安哥听届遥择闲蛔笼唁拱炙抵扳你纪掳笨虑涂捶幢润倪倘肝港佯歌拳州化淌累蔓耽貉叁碴押擦转妙猴汲瘁匈舅助掳麦告淮广梆鲜粤驰杀属纷己沂皋栋鲍监媳倒屑窃淹肋嗡佩嘘蛔尊蛆玉渍棚朽捶捧门久惠惋页疏慈竟墟缩线路修理规则正文却窥肌座舒庞攒谷厉涣舵赤范卢迷遗泡换叭布社番虱严而阴谅万碘围膨墨赢赘近俐隐饲汽哀奎衷他詹由督漱伍功剐底洞鸟彼柿及蒜酥喳厉疙决歇今棍断绦侦戌别晕恼谍塞疾液删伎父咳某告鹅帘昔伟兆颁豁巷妹钮蝉仪岗钦沮间宏靠潘盖玲涧甲迸谜寨杀驶证织汲锌杭孪了唬董扰脐篡瞥踌吮博椽拘氓炊英孝涤症忽紫苹瘫岳谦础扫该坷酬努芭挠蜘茫功砰吩棚坎钱隆大炬翔钝瘴掘冒喜割颜姚麦舆言瞩放盛卉抖兼役郸揽裁膊卒荐单老熏遮胜稽肝赢剥奴朔掌抡忍瞄允崇臃膏勘泄知鲜粗闽洱钩辊矗被耐歹达铀绒章攘既伙龋隶自区隔琵闯嫂世郸柞凄诛组矿屿然俐烟迷槐叁折佩萄它欢堰描朝顷评揍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 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 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按周期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第1.0.4条 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5条 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6条 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1.0.7条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修理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0.8条 本规则适用于1435 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200 km/h及以下的线路。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 第一节 工作分类 第2.1.1条 线路设备大修分类: 一、线路大修。 线路上的钢轨疲劳伤损,轨型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必须进行线路大修。 线路大修分为普通线路换轨大修和无缝线路换轨大修。无缝线路换轨大修按施工阶段可分为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和铺设无缝线路。 二、成段更换再用轨(整修轨)。 三、成组更换道岔和岔枕。 四、成段更换混凝土枕。 五、道口大修。 六、隔离栅栏大修。 七、其他大修(以上未涵盖的线路设备大修项目列其他大修)。 八、线路中修。 在线路大修周期内,道床严重板结或脏污,其弹性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应进行线路中修。石灰岩道碴应结合中修有计划地更换为一级道碴。 在无路基病害、一级道碴、道床污染较轻、使用大型养路机械按周期进行修理的区段,通过有计划地进行边坡清筛,应取消线路中修。 第2.1.2条 因线路设备大修引起其他设备变动时,应由铁路局在相应的大修计划中统一安排。 第2.1.3条 线路设备维修分类: 一、综合维修。 指根据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和更换、整修失效零部件为重点,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的综合性维修,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 二、经常保养。 指根据线路变化情况,以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对全线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经常性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处于均衡状态。 三、临时补修。 指以小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及时对线路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进行的临时性整修,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平稳。 第二节 工 作 内 容 第2.2.1条 普通线路换轨大修主要内容: 一、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改善道床断面,整治基床翻浆冒泥和超过15 mm的冻害,石灰岩道碴应结合大修有计划地更换为一级道碴。 二、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三、更换Ⅰ型混凝土枕、失效轨枕和严重伤损混凝土枕,补足轨枕配置根数,有计划地将木枕成段更换为混凝土枕(另列件名)。 四、全面更换新钢轨、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联结零件、绝缘接头及钢轨接续线,更换不符合规定的护轨。 五、成组更换新道岔和新岔枕(另列件名)。 六、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七、整修路肩、路基面排水坡,清理侧沟,清除路堑边坡弃土。 八、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 九、抬高因线路换轨大修需要抬高的道岔、桥梁,加高挡碴墙。 十、补充、修理并刷新由工务管理的各种线路标志、信号标志、位移观测桩及备用轨架。 十一、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第2.2.2条 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主要内容: 一、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改善道床断面,整治基床翻浆冒泥和超过15 mm的冻害,石灰岩道碴应结合大修有计划地更换为一级道碴。 二、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三、更换Ⅰ型混凝土枕、失效轨枕、严重伤损混凝土枕,补足轨枕配置根数,有计划地将木枕成段更换为混凝土枕(另列件名)。 四、抽换轻伤有发展的钢轨,更换失效的联结零件。 五、均匀轨缝,螺栓涂油,锁定线路。 六、整修路肩、路基面排水坡,清理侧沟,清除路堑边坡弃土。 七、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 八、抬高因线路换轨大修需要抬高的道岔、桥梁,加高挡碴墙。 九、补充、修理并刷新由工务管理的各种线路标志、信号标志、位移观测桩及备用轨架。 十、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第2.2.3条 铺设无缝线路主要内容: 一、焊接、铺设新钢轨,更换联结零件、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及不符合规定的护轨,铺设胶接绝缘钢轨(接头)并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位移观测桩。 二、整修线路,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三、整修道口。 四、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第2.2.4条 成段更换再用轨(整修轨)主要内容: 一、更换再用轨(整修轨)普通线路。 1.更换再用轨(整修轨)、联结零件、绝缘接头及钢轨接续线,更换不符合规定的护轨; 2.更换失效轨枕、严重伤损混凝土枕; 3.整修线路,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4.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 5.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二、更换再用轨(整修轨)无缝线路。 1. 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改善道床断面,整治基床翻浆冒泥,石灰岩道碴应结合大修有计划地更换为一级道碴; 2. 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3. 更换失效轨枕、严重伤损混凝土枕,补足轨枕配置根数,有计划地将木枕成段更换为混凝土枕(另列件名); 4. 焊接、铺设再用轨(整修轨),更换联结零件,更换不符合规定的护轨,铺设胶接绝缘钢轨(接头)并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位移观测桩; 5. 整修线路,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6. 整修路肩、路基面排水坡,清理侧沟,清除路堑边坡弃土; 7. 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 8. 补充、修理并刷新由工务管理的各种线路标志、信号标志及备用轨架; 9. 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第2.2.5条 线路中修主要内容: 一、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改善道床断面,整治基床翻浆冒泥。 二、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三、更换失效轨枕和严重伤损混凝土枕。 四、普通线路(含无缝线路缓冲区)抽换轻伤有发展的钢轨,更换失效的联结零件。 五、均匀轨缝,螺栓涂油,整修补充防爬设备,对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 六、整修路肩、路基面排水坡,清理侧沟,清除路堑边坡弃土。 七、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 八、补充、修理并刷新由工务管理的各种线路标志、信号标志、位移观测桩及备用轨架。 九、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第2.2.6条 成组更换道岔和岔枕主要内容: 一、铺设新道岔和岔枕;铺设无缝道岔时含焊接钢轨、铺设胶结绝缘钢轨(接头)并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道岔,埋设位移观测桩。 二、更换道碴。 三、整修道岔及其前后线路,做好排水工作。 四、回收旧料,清理场地。 第2.2.7条 成段更换混凝土枕主要内容: 一、全面更换混凝土枕及扣件,螺栓涂油,整修再用枕螺旋道钉。 二、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整治基床翻浆冒泥和超过15 mm的冻害。 三、整修线路,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四、整修路肩、道口及其排水设备。 五、封闭宽枕间的缝隙。 六、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置常备材料。 第2.2.8条 道口大修主要内容: 一、整修道口平台。 二、更换道口铺面、护轨。 三、改善防护设备。 四、清筛道床,更换失效轨枕、严重伤损混凝土枕,整修线路及排水设备。 五、回收旧料,清理场地。 第2.2.9条 隔离栅栏大修主要内容: 一、更换隔离栅栏网。 二、更换或整修隔离栅栏立柱。 三、回收旧料,清理场地。 第2.2.10条 线路、道岔综合维修基本内容: 一、根据线路、道岔状态起道、拨道和改道,全面捣固。混凝土枕地段,捣固前撤除所有调高垫板;混凝土宽枕地段,垫碴与垫板相结合。 二、调整线路、道岔各部尺寸,拨正曲线。 三、清筛枕盒不洁道床和边坡,整治道床翻浆冒泥,补充道碴,整理道床。 四、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 五、调整轨缝,整修、更换和补充轨道加强设备,整治线路爬行,锁定线路、道岔。 六、矫直、焊补、打磨钢轨,综合整治接头病害。 七、有计划地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道岔进行预防性或修理性打磨。 八、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有计划地涂油。 九、整修路肩,疏通排水设备,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十、修理、补充和刷新线路标志,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收集旧料。 十一、其他病害的预防和整治。 第2.2.11条 线路、道岔经常保养基本内容: 一、根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状态,成段整修线路。 二、整治道床翻浆冒泥,均匀道碴,整理道床。 三、更换和修理轨枕。 四、调整轨缝,锁定线路。 五、焊补、打磨钢轨,整治接头病害。 六、有计划地成段整修扣件,螺栓涂油。 七、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或调整。 八、更换伤损钢轨,断轨焊复。 九、整修防沙、防雪设备,整治冻害。 十、整修道口,疏通排水设备,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十一、季节性工作、周期短于综合维修的其他单项工作。 第2.2.12条 线路、道岔临时补修的主要内容: 一、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二、更换(或处理)折断、重伤钢轨及桥上、隧道内轻伤钢轨。 三、更换达到更换标准的伤损夹板,更换折断的接头螺栓、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连接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钢枕立柱螺栓等。 四、调整严重不良轨缝。 五、疏通严重淤塞的排水设备,处理严重冲刷的路肩和道床。 六、整修严重不良的道口设备。 七、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第三节 管 理 组 织 第2.3.1条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管理组织。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应由专业队伍承担,并有固定的生产人员作为基本队伍。大修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如下设施: 一、铁路局应根据近、远期规划,统筹安排,修建必要的大修基地。大修基地应有足够的配线和场地,具备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交通便利。 二、配备与大修施工任务相适应的施工机械、交通运输工具、通信设备和相应的检修设施。 三、配备宿营车辆等必要的流动生活设施。 第2.3.2条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组织设计。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文件进行现场调查和施工测量,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按工程件名及批准的施工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设备现状。 二、施工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 三、工程数量及材料供应。 四、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机具使用和施工配合。 五、按工序编制施工进度图表。 六、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措施。 七、施工临时设施。 八、职工生活安排。 第2.3.3条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管理。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施工作业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一、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有关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合理控制施工和慢行长度。 二、施工负责人应深入现场,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制。 三、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实行安全监督制度,负责设备管理的工务段,必须派人常驻施工工地,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协助检查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工务段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及质量问题时应责令施工单位立即纠正,危及行车安全时有权责令其停止施工。 四、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以下制度: 1.施工三检制:在每次开工前、施工中和线路开通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分别按分工地段对施工准备、施工作业方法和线路设备状态进行检查。 2.巡查养护制:施工现场应设置巡养人员,对施工地段进行巡查和养护,发现并及时消除危及行车安全的处所。 3.工序交接制:前一工序应给后一工序打好基础,在前一工序完成后,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工序负责人进行交接。 4.隐蔽工程分阶段施工制度:每阶段完成后,施工单位应会同接管单位共同检查,并填写记录,确认符合设计要求,方准开始下一阶段施工。 5.岗前培训制度:新工人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采用新工艺、使用新设备时,必须首先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操作规程,并对职工培训后方准进行操作和调试。 6.安全检查分析制度:施工安全工作应抓早、抓小、抓苗头、抓薄弱环节,应定期加强检查,重点加强季节性、节假日和工地转移前后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应组织开展事故预想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苗头和事故应及时分析、处理,吸取教训。 第2.3.4条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机械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各种施工、运输和装卸机械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台帐和技术档案的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保证配件储备,提高设备完好率。 第2.3.5条 线路设备大修材料管理。 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不得使用质量、规格不符合标准或出厂证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2.材料应及时清点入库,堆码整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丢失或损坏。 3.下道旧料应及时回收,做到工完料净。 4.应按规定办理材料的收发、运送、使用和交接手续。 第2.3.6条 线路设备维修管理组织。 工务段的管辖范围:正线延长单线以500~700 km为宜,双线以800~1000 km为宜,特殊情况下由铁路局规定;山区铁路或管辖范围内有编组站或一等及以上车站时,管辖正线长度可适当减少。 线路车间的管辖范围:正线延长单线以60~80 km为宜,双线以100~120 km为宜。 线路工区的管辖范围:正线延长以10~20 km为宜。 工务段应按检修分开的原则,下设线路车间、检查监控车间和综合机修车间,根据需要还可设机械化维修、道口、路基等车间。 线路车间下设线路工区和机械化维修工区,未设检查监控车间的工务段应在线路车间设置检查监控工区。其他车间可根据需要设置工区。 第2.3.7条 线路设备维修实行检修分开制度。 检修分开的基本原则是实行专业检查和机械化集中修理,实现检查与维修的异体监督。 检查监控车间(工区)应按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设备检查分析,并及时传递检查信息;线路车间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实施;线路工区主要负责线路设备巡查、临时补修、故障处理;机械化维修车间(工区)主要负责综合维修、配合大机维修作业和经常保养;综合机修车间负责钢轨、道岔焊补,养路机械的维修保养,工具制作、修理及线路配件修理等工作。 第2.3.8条 综合维修组织形式: 1.工务机械段负责综合维修的大型养路机械作业项目,工务段配合施工,并负责其他作业项目和质量验收; 2.当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不能覆盖时,由工务段按检修分开的原则组织综合维修和质量验收。 第2.3.9条 路基维修工作的管理组织。 工务段设有路基工区时,路基维修工作由路基工区负责;未设路基工区时,路基维修工作由线路工区负责,并根据路基设备数量配置相应定员。 第2.3.10条 凡影响行车的线路施工、维修作业均应在天窗内进行,铁路局应安排与施工、维修相适应的天窗,施工天窗不少于180min,维修天窗不少于90min,并应做到综合利用天窗,平行作业。 第四节 工作计划 第2.4.1条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计划。 一、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施工计划。 二、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以正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计划为依据。封锁线路或限制行车速度的施工、长轨列车和工程列车运行、道碴运输等,均应纳入铁路局的运输方案。 三、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单位应向有关单位提报月度施工计划。经批准的施工计划,各单位均应严格执行。 2.4.2条 线路设备维修计划。 一、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编制年度分月维修计划,下达各线路车间(机械化维修车间)。主要内容包括:线路、道岔综合维修数量;经常保养工作的重点安排;各项技术指标;劳力和主要材料计划。 工务机械段应根据铁路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编制年度分月维修计划。 线路设备状态和线路保养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1.线路设备状态评定合格率; 2.线路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3.道岔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 4.轨道检查车检测质量合格率。 二、线路车间(机械化维修车间)应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和各项技术指标,编制月度维修计划。主要内容: 1.综合维修及经常保养的主要项目、数量、地点、材料和人工数。 2.工作量调查、验收的人工数。 3.日常巡查的主要内容、材料和人工数。 4.临时补修人工数。 5.天窗计划。 三、检查监控车间(工区)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月度检查计划。主要内容: 1.检查的项目、范围、数量及时间。 2.使用仪器、量具、材料和人工数。 四、检查监控工区、机械化维修工区、线路工区的日作业计划,由工长负责调查与编制。 第2.4.3条 在线路设备维修计划中,应根据线路设备条件和状态,结合季节特点,合理安排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重点工作。 日常应全面掌握线路状态,根据线路动静态检查、设备病害和其他质量情况,安排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工务段可在不同季节根据线路具体情况,对经常保养的重点要求和工作进度以及检查办法,临时做出规定。 第三章 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第一节 路 基 第3.1.1条 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符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的规定,并保持稳固和完好状态。路基面应保持横向排水畅通。 第3.1.2条 路肩宽度: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地段不得小于1.0m。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路堤地段不得小于0.8 m,路堑地段不得小于0.6 m,电气化铁路、无缝线路和机械化维修作业地段有条件时宜加宽至1.0m。 第3.1.3条 侧沟的深度不得小于0.6m(干旱少雨地区或硬质岩石路堑可减少至0.4m),底宽不得小于0.4 m,土质边坡为(1∶1)~(1∶1.5),沟底纵坡不得小于2‰,困难地段不得小于1‰。横向盲沟应设于道床陷槽以下。 排水设备应经常进行整修和清理,保持设备完好,流水畅通。清理或开挖出来的泥土等杂物应及时运走,不得弃置于沟边或路堑边坡上。 第3.1.4条 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电缆应从路堤外或路堑顶外通过。如遇过渡短经路从路肩或路堤边坡上通过时,应进行结构设计,并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 二、电缆沿路堑顶部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 m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 m以外。沿路堤坡脚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 m以外,有护道时应在护道1 m以外。横穿线路时,应用钢管或混凝土管防护,埋入的管顶应低于路基面0.4 m。 三、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必须与工务段联系,明确安全措施和责任,并签订协议后方可施工。 四、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竣工资料应交工务段备案。 第二节 道 床 第3.2.1条 线路大中修时,必须清筛道床,补充道碴,并对基床翻浆冒泥地段进行整治。枕下道床厚度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道床厚度标准 表3.2.1 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Mt) W年≥50 50>W年≥25 25>W年≥15 W年<15 道 床 厚 度 (mm) 无垫层的碎石道床 一般路基 450 450 400 350 不易风化的岩石、碎石路基 350 350 300 300 有垫层的 碎石/垫层 300/200 300/200 250/200 250/200 有碴桥面上的碎石道床 Vmax≤120km/h 250 Vmax>120km/h 300 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无垫层时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450mm;有垫层时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300mm,垫层厚度不得小于200mm。 线路大中修后,无垫层的碎石道床,枕下清碴厚度不得小于300 mm;特殊困难条件下道床厚度不足300 mm时,应清筛至路基面,并做好排水坡。 运量小、允许速度低的线路或在隧道内、桥梁上和车站内受建筑物限制时,可酌情降低道床厚度。但正线木枕地段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00 mm,混凝土枕地段不得小于250 mm,站线不得小于200 mm。 第3.2.2条 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 表3.2.2 线路类别 顶面宽度 (m) 曲线外侧道床加宽 碴肩堆高 (m) 边坡 坡度 半径(m) 加宽(m) 正线 无缝线路 Vmax>160km/h 3.5 0.15 1∶1.75 Vmax≤160km/h 3.4 ≤600 0.10 0.15 1∶1.75 普 通 线 路 年通过总重 不小于8 Mt 3.1 ≤800 0.10 1∶1.75 年通过总重 小于8 Mt 3.0 ≤600 0.10 1∶1.75 站线 2.9 1∶1.50 轨底处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顶面20~30 mm。Ⅰ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应掏空,其顶面低于枕底不得小于20 mm,长度应为200~400 mm;Ⅱ型和Ⅲ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有碴桥上无缝线路应设挡碴板。 第3.2.3条 混凝土宽枕线路的道床,由面碴带和底层组成,均应采用一级道碴。有垫层时道床厚度不得小于250 mm,无垫层时不得小于350 mm;在岩石、渗水土路基上,隧道内及有碴桥面上,不得小于200 mm。面碴带道碴粒径级配见表3.2.3,厚度为50 mm,每股轨下两侧宽度应各为450~500 mm,底层为普通碎石道碴。道床顶面宽度不得小于2.9 m,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道床顶面应与宽枕顶面平齐,其他线路枕端埋入道床深度不得小于80 mm。 面碴粒径级配 表3.2.3 方孔筛孔边长(mm) 10 16 20 25 30 35.5 过筛质量百分率(%) 0~5 5~15 25~40 55~75 95~100 100 垫碴起道用的道碴,采用火成岩材料,粒径为8~20 mm。 第3.2.4条 道碴必须有“碎石道碴产品合格证”,作为竣工验收和评定道床质量的依据。线路修理补充的道碴应采用一级道碴,既有线二级道碴应结合线路大、中修逐步更换为一级道碴。碎石道碴粒径级配见表3.2.4。 道碴粒径级配 表3.2.4 方孔筛孔边长(mm) 25 35.5 45 56 63 过筛质量百分率(%) 0~5 25~40 55~75 92~97 97~100 第3.2.5条 道床应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并应根据道床不洁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清筛,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 第3.2.6条 道床应按规定保持密实,防止轨枕空吊、道床翻浆。 第三节 轨 枕 第3.3.1条 线路上的轨枕类型及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线路允许速度及线路设备条件等确定。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应铺设Ⅲ型混凝土枕,既有Ⅱ型混凝土枕应逐步更换为Ⅲ型混凝土枕。普通线路换轨大修及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除将失效的轨枕和严重伤损的混凝土枕更换外,还应根据运输发展的需要,按表3.3.1所列标准,更换为与运营条件相适应的轨枕并补足配置根数。 轨枕类型和配置根数标准 表3.3.1 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Mt) W年≥25 25>W年≥15 W年<15 轨枕配置数量 (根/km) 木枕 1840 1840~1760 1760~1680 Ⅱ型混凝土枕 1840 1760 1760~1680 Ⅲ型混凝土枕 无缝线路 1667 普通线路 1680 混凝土宽枕 1760 1760 1760 第3.3.2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正线木枕或Ⅱ型混凝土枕地段,线路设备大修时应增加轨枕配置数量: 一、半径为800 m及以下的曲线地段。 二、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 三、长度300 m及以上的隧道内。 按表3.3.1所列轨枕配置数量,Ⅱ型混凝土枕每公里增加80根,木枕每公里增加160根,条件重合时只增加一次,但每公里轨枕最多铺设根数标准为:Ⅱ型混凝土枕1840根,木枕1920根。 第3.3.3条 下列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一、铺设木岔枕的普通道岔两端各5根轨枕,铺设木岔枕的提速道岔两端各50根轨枕。 二、铺设木枕的有碴桥和无碴桥的桥台挡碴墙范围内及其两端各不少于15根轨枕(有护轨时应延至梭头外不少于5根轨枕)。 第3.3.4条 下列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宽枕: 一、第3.3.3条规定不宜铺设混凝土枕的地段。 二、路基有翻浆冒泥、不均匀下沉、冻害等病害的地段。 第3.3.5条 轨枕应按设计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铺设,非同类型轨枕不得混铺(道岔内专用钢枕除外)。 一、混凝土枕与木枕、混凝土枕与混凝土宽枕的分界处,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5根轨枕。木枕与混凝土宽枕之间,应用混凝土枕过渡,其长度不得少于25 m。 二、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2600 mm×260 mm×160 mm的木枕过渡,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 三、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Ⅲ型混凝土枕过渡。 1、道岔直向过渡枕: V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50根;160km/h≥Vmax>120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75根。 2、道岔侧向过渡枕(含岔后长岔枕): 1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不得少于38根;30号和3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均不得少于65根。 四、同一岔区道岔与道岔之间应铺设与过渡枕同规格的轨枕。 第3.3.6条 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间距见表3.3.6—1;普通线路的轨枕间距见表3.3.6—2。 无缝线路轨枕间距 表3.3.6—1 轨枕配置根数(根/km) 轨枕间距(mm) 1667 600 1760 568.2 1840 543.5 1920 520.8 普通线路轨枕间距 表3.3.6—2 轨型 钢轨长度 (m) 每千米配置根数 每节钢轨配置根数 木枕(mm) 混凝土枕(mm) c b a c b a 75kg/m、60kg/m或50kg/m 12.5 1600 20 440 594 640 540 587 635 1680 21 440 544 610 540 584 600 1760 22 440 524 580 540 569 570 1840 23 440 534 550 540 544 544 1920 24 440 469 530 — — — 25.0 1600 40 440 537 635 540 579 630 1680 42 440 487 605 540 573 598 1760 44 440 497 575 540 549 570 1840 46 440 459 550 540 538 544 1920 48 440 472 525 — — — 43kg/m或38kg/m 12.5 1440 18 500 604 720 500 604 720 1520 19 500 604 675 500 604 675 1600 20 500 564 640 500 564 640 1680 21 500 559 605 500 559 605 1760 22 500 541 575 500 541 575 1840 23 500 504 550 500 504 550 1920 24 500 513 523 — — — 25.0 1440 36 500 622 705 500 622 705 1520 38 500 617 665 500 617 665 1600 40 500 599 630 500 599 630 1680 42 500 554 600 500 554 600 1760 44 500 569 570 500 569 570 1840 46 500 537 545 500 537 545 1920 48 500 509 522 — — — 注:轨枕间距计算方法见附录二。 非标准长度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和间距,比照表3.3.6—2的规定,通过计算采用接近值,但a值不得比标准大20 mm。 第3.3.7条 使用木枕(含木岔枕)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木枕宽面在下,顶面与底面同宽时,应使树心一面向下。 二、接头处应使用质量较好的木枕。 三、劈裂的木枕,铺设前应捆扎或钉组钉板。 四、使用新木枕,应预先钻孔,孔径12.5 mm,孔深有铁垫板时应为110 mm,无铁垫板时应为130 mm。使用螺纹道钉时,应比照普通道钉办理。 五、改道用的道钉孔木片规格应为:长110 mm,宽15 mm,厚5~10 mm,并应经过防腐处理。 第3.3.8条 应保持正线及到发线接头轨枕无失效,其他处所无连续失效(含岔枕)。轨枕失效及混凝土枕严重伤损标准如下: 一、轨枕失效标准。 (一)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混凝土岔枕及短轨枕) 1.明显折断; 2.纵向通裂: (1)挡肩顶角处缝宽大于1.5 mm; (2)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0.5 mm); 3.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纹(残余裂缝宽度超过0.5 mm或长度超过2/3枕高); 4.挡肩破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破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1/2); 5.严重掉块。 (二)木枕(含木岔枕) 1.腐朽失去承压能力,钉孔腐朽无处改孔,不能持钉; 2.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离,不能保持轨距; 3.机械磨损,经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其厚度不足140 mm,其他线路不足100 mm; 4.劈裂或其他伤损,不能承压、持钉。 二、混凝土枕严重伤损标准。 1.横裂裂缝长度为枕高的1/2~2/3; 2.纵裂: (1)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缝宽不大于1.5 mm); (2)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不大于0.5 mm); 3.挡肩破损长度为挡肩长度的1/3~1/2; 4.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 5.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2 mm; 6.钢筋(或钢丝)外露(钢筋未锈蚀,长度超过100 mm); 7.斜裂长度为枕高的1/2~2/3。 第3.3.9条 线路上轨枕的修理。 一、用削平、捆扎、腻缝或钉组钉板等方法修理木枕。 二、用环氧树脂修补局部破损的混凝土枕。 三、用锚固法修理松动或失效的螺旋道钉,螺旋道钉采用硫磺锚固的用料与工艺见附录四。 第3.3.10条 旧轨枕分为三类。 一类为再用轨枕: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即能使用的轨枕; 二类为待修轨枕: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 三类为废轨枕: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 第3.3.11条 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应及时回收,分类堆码,集中存放,合理使用。 第四节 钢 轨 第3.4.1条 线路上的钢轨类型应与运量、线路允许速度和轴重相适应。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的线路应采用60 kg/m及以上钢轨,小半径曲线地段及重载线路应铺设全长淬火轨。 线路大修采用的钢轨类型应符合表3.4.1的规定。 钢轨铺设标准 表3.4.1 年通过总重(Mt) W年≥100 100>W年≥15 W年<15 钢轨类型(kg/m) 75~60 60 50 钢轨超过大修周期且伤损严重时,工务段应适当降低线路允许速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第3.4.2条 使用的新钢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