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以内加减法的总复习设计者:王锦阳 出处地:集体研讨人员及时间: 共享人: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减法总复习 第120页,第124页第1、2题。教材分析: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对计算的欲望,避免计算的枯燥乏味,但要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好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通过有针对性、多层次、多方位、多种形式的练习,把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必备的计算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
2、际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4、培养学生整理与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教学过程设计研讨重构记录一、创设情境,梳理知识1、创设情境师:周末了,聪聪和妈妈到商场去购物,在文具柜台和电器柜台分别看到了这样的两组信息:文具柜台 台灯:258元 书包:137元电器柜台 电话机:388元 电视机:943元2、提出问题师:根据文具柜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1)一盏台灯和一个书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2)一盏台灯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3)一个书包比一盏台灯便宜多少元? 师:根据电器柜台的数学信息,你又能
3、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1)一部电话机和一台电视机一共要多少元? (2)一部电话机比一台电视机便宜多少元?(3)一台电视机比一部电话机贵多少元?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4、师:那你能不能估算一下,这几个算式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元?(学生进行估计。)师:那到底是多少钱呢?你会怎么计算?(指名回答。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师:这几题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这两组算加法,这两组算减法。)5、小结:你觉得笔算的时候哪些地方是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课件出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一作十;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二、多层练习,巩固知识1
4、出示题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带的要验算。175+62= 923-845= 259+148=806-178= 385+469= 310-207=(1)出示错题师:现在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得怎么样?175+62=795 923-845= 178 259+148=397 175 923 259 + 62 - 845 + 148 795 178 397(全错)师:错在哪里?学生评价并分析错误原因:数位没有对齐;没有退位;没有进位。师:你们能帮他们改正吗?请在你的练习纸上帮他们改正过来。(2)师:这样你就能肯定他们一定是做对了吗?(不能。)那我们还要怎样?(进行验算
5、加法的验算方法有哪些?减法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指名回答。)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和-加数=加数减法: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师:做加、减法时,分别有2种验算方法,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3)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题目完成在练习纸上,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师:验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等式上应该写竖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写验算的结果。2、出示题2: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哪条路近?近多少米?(书P120第2题) 看到题目学生会回答: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2条)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哪位同学眼更尖已经看出哪条路近了?(经过北村的路近。)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6、可以通过估算得到。)师: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来的,那到底近多少呢?算一算吧。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强调单位名称不要漏写。 534+152=686 (米) 455+368=823(米) 823-686=137(米)三、练习提高,拓展应用师:万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掌握的不错,现在我们再来练习一下。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6 2 89 + 3 4 - 67 + 4 9 0 7 2 4 1 312、第124页第2题。学生填在书上,再校对。3、开放题。三江超市: 电话机 VCD 电冰箱 衣服 218元 365元 985元 598元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能解答吗?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