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沉积岩和岩浆岩在矿物成分上的异同点.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430425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岩和岩浆岩在矿物成分上的异同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沉积岩和岩浆岩在矿物成分上的异同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沉积岩和岩浆岩在矿物成分上的异同点 l 在岩浆岩中大量存在的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在沉积岩中很少见。 l 在岩浆岩中大量存在的矿物如长石、石英等,在沉积岩中也大量存在,是组成沉积岩的重要矿物。 l 有些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某些氢氧化物、氧化物、盐类矿物、粘土矿物等,是在地表(富含二氧化碳、水、氧气等)条件下形成的,称为自生矿物,这些矿物在岩浆岩中是很少见或缺乏的 二、 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化学成分上的异同点 ü 在沉积岩中的氧化铁含量要大于氧化亚铁的含量,在岩浆岩中则相反,氧化亚铁要比氧化铁含量高。 ü 在沉积岩中,碱金属含量非常少,特别是钾和钠的含量,而岩浆岩中碱金属的含量就要多些。 ü 沉积岩是富含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岩浆岩则不是, ü 沉积岩中有机质含量较多,岩浆岩中基本上没有 三、 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者均属于风化作用的一种,对岩石都起到了破坏作用。 ——不同点:物理风化作用只是使岩石发生了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化学风化作用使岩石发生了矿物的分解,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 四、 对比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异同点 l 水平层理 1、 主要产于细碎屑岩(如泥质岩、粉砂岩)和泥质灰岩中 2、 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悬浮物质沉积而成的。Fr<1 3、 出现在低能的环境中,如湖泊深水区,泄湖及深海环境。 4、 细层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细层可连续或间断,细层月0.1nmm l 平行层理 1、 主要产于砂岩中。 2、 在比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Fr>1 3、 出现在急流及高能的环境中,如河道、海滩、湖岸 4、 外貌与水平层理极相似,沿层理面剥开可见剥离线理构造,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五、 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和风成波痕的特点 1. 流水波痕 l 由定向流动的水流产生 l 见于河流和存在底流的海湖附近岸地带。 l 波谷、波峰均较圆滑。 l RI>5,多数8-15 RSI>2,呈不对称状 2.浪成波痕 l 由产生波浪的动荡水流形成 l 常见涨湖的浅水地带 l 波峰尖锐、波谷圆滑 l RI=4-13,多数6-7 l RSI约为1,形状对称,也有不对称 3.风成波痕 l 由定向风形成 l 常见于沙漠及海、湖滨岸的砂丘沉积中 l 波峰、波谷都较圆滑 l RI=10-70 六、 简述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后生结核的基本特征 1. 同生结核 1) 与沉积物同时沉积而成的 2) 不切穿层理,层理围绕结核弯曲 3) 现代海洋中的铁锰结核属于该种结核 2. 成岩结核 1) 成岩阶段形成的结核 2) 可切除宽余层理也可围绕结核弯曲 3) 大多数结核都是成岩结核,如龟背石 3. 后生结核 1) 后生阶段沿节理晶洞,裂隙等充填的矿物脉 2) 切穿层理 七、 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的特点 1. 板状交错层理 l 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且彼此平行 l 层系统界面有冲刷面,纹层内常呈下粗上细的粒度变化,有的纹层向下收敛 l 在河流沉积中最为典型 2. 楔状交错层理。 l 层系之间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系厚度变化明显楔状。 l 层系间常彼此切断,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演 l 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和三角洲地区 3. 槽状交错层理 1) 层系底界为槽行冲刷面 2) 多见于河流环境 3) 纹层在顶部被切割,横剖面上层系界是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是槽状,在纵剖面上层系界面呈弧状 八、 简述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的基本特征 1. 包卷层理 l 沉积层内发生的这周现象 l 宽阔的“向斜”和紧密的“背斜”层内连续,只是层内发生褶皱而没有断裂和角砾岩化现象 l 主要沉积物液化形成 l 主要在浊流沉积中 2. 滑塌构造 l 由于重力作用,使未固结的沉积物发生变形而产生的构造。 l 层内、层间有褶皱现象,还有断裂角砾岩化现象 l 在斜坡上的塑性沉积物由于重力作用向下滑移形成 l 三角洲前缘 九、 简述基底胶结和孔隙胶结的基本特点 1. 基底胶结 1) 颗粒之间不相互接触 2) 颗粒悬浮于胶结物(杂基)之中 3) 代表着密度较大的水流快速规程的特征 4) 填隙物含量较多,成分主要为粘土物质。 2. 孔隙胶结 1) 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 2) 填隙物主要分布于颗粒之间孔隙中 3) 反映了稳定水流沉积作用和波浪淘洗作用的特征 4) 填隙物可以是粘土物质,可以是化学胶结物 十、 对比杂基和胶结物 1. 杂基 1) 指与砂、砾等一起由机械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主要是粘土矿物质,还有细粉砂和碳酸盐、灰混、颗粒小于0.03mm 2) 杂基是属于原始的机械沉积产物 2. 胶结物 1) 指对碎屑物质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质,含量较小 2) 胶结物是化学成因物质 十一、 对比胶结作用和固结作用 1. 胶结作用 1) 是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质粘结呈坚硬岩石的过程 2) 是通过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使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最主要的一种作用 2. 固结作用 1) 泛指松散沉积物质转变为固结岩石的过程 2) 通过胶结作用、压实作用甚至重结晶作用生物粘结作用等共同完成的,是化学和物理作用 十二、 沉积岩分布 沉积岩在地壳表层分布甚广,陆地面积大约四分之三为沉积岩覆盖,而海底面积几乎全部为沉积物覆盖,沉积岩最大厚度可达13公里。在洋底较薄,页岩分布广 十三、 沉积岩基本特征 1. 矿物: 1) 沉积岩中大量存在的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在沉积岩中很少见 2) 岩浆岩大量存在的石英、长石在沉积岩中也大量存在,为组成沉积岩的主要矿物 3) 由于沉积岩形成于地表,它有自己的矿物,如氢氧化物、氧化物、粘土矿物、盐类矿物 2. 化学成分 1) 沉积岩中的氧化铁含量大于氧化亚铁 2) 沉积岩中的钾含量大于钠的含量 3) 富含氧气、水、二氧化碳条件下生成 4) 富含有机质 5) 碎屑结构、生物结构、粒屑结构是沉积岩特有结构 6) 具有发育的层内构造和层面构造 十四、 沉积岩的主要任务 1. 全面地研究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岩体产状和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阐明其成因及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2. 探讨沉积岩环境分析,根据沉积岩的原生特点,以及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用以恢复沉积岩形成的古气候条件、古地理环境以及大地构造环境 十五、 沉积岩的研究方法:野外收集、观察采集、室内整理、镜下鉴定、综合分析 十六、 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母岩的风化作用产物,深源物质、生物源物质、宇宙物质 十七、 简述风化带发育的阶段性 共分为四个阶段 1) 碎屑阶段:主要发生物理风化,元素和化合物几乎不迁移;产生的是碎屑 2) 饱和硅铝阶段:氯和硫酸盐几乎全部迁移;铝硅酸盐开始分解;钙、镁离子等大部分迁移。介质呈碱性,产生云母、蒙脱石,地碱性条件下,碳酸钙开始堆积 3) 酸性硅铝阶段 4) 铝铁土阶段 十八、 结核的特征及意义 1) 结核通常是球状椭球状或团块状 2) 结核成分与一定的岩性和形成条件有关 3) 结核的内部构造很不相同 4) 结核在围岩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呈串球状成群产出 意义: 1) 结核可作为对比标志,用于划分对比地层 2) 结核可作为地球化学相的标志,用以判断地球化学环境。结核可作为找矿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