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28947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须知: 1.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全卷满分为100分,共三大题,31小题。 3. 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 你一定适应了校园生活,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吧!考试只是检验你学习的掌握情况,请你以自信、坦然的心理迎接挑战,相信你一定能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 ) A 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的十大美景 B 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 瓦特好奇与水的沸腾,发明蒸汽机 D 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0.6m= 0.6m x 100cm=60cm B.0.6m= 0.6 x 100cm=60cm C.0.6m= 0.6 x 100 =60cm D.0.6m= 0.6m x 100 =60cm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礁 B.大熊猫 C.钟乳石  D.汽车 4、下列细胞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细胞壁,⑤液泡,在人体口腔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中都有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绍兴的市花是兰花,关于构成一株兰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兰花个体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兰花个头 C.细胞、器官、组织、兰花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兰花个体 6、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7.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鲫鱼、水母、海豚、鲸属于鱼类 B 青蛙、娃娃鱼属于两栖类 C 鹦鹉、孔雀、蝙蝠属于鸟类 D 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8、科学学习,要求同学们学会使用仪器,下图中刻度尺使用正确是( ) 9、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10、实验课中老师要求同学们测量出30毫升水,小明同学站着俯视量筒测出的30毫升水,则实际测量出的水( ) A、少于30毫升 B、多于30毫升 C、刚好30毫升 D、无法确定 11、某同学测出七年级上册科学书中160页的厚度为0.80厘米,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毫米 D、0.1厘米 12、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 1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容器的内壁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不要离开人体读数 14、生物分类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小球藻和柳树同属植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玉米和月季同属种子植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A.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C. 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体温℃ D.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甲动物 15. 下图表示在不同气温下甲动物体温的 38 34 30 变化情况,则图中的甲动物最不可能 的是( ) A、鲸 B、蝙蝠 C、麻雀 D、鱼 0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16、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功能的系统是( ) 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 D、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 17、下面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操作步骤,其正确顺序( ) ①盖上盖玻片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 D、④③②⑤① 18、 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都不是种子植物 C.无花果结出果实时,虽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吃香蕉时,虽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19、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为( ) A.a→c→d→b    B.a→b→c→d    C.c→d→a→b      D.a→d→b→c 20、国宝熊猫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 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牙齿分化 D 体温不恒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 2 3 1 4 5 6 6 21、19世纪40年代,科学家 ▲ 和 ▲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提出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 ▲ 构成的。 22. 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 上写结构名称) (1)这是 ▲ (植物或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2)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物质交换的是[ ▲ ] ▲ ; (3)与传宗接代有关的是[ ▲ ] ▲ ; (4)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 ▲ ; (5)[ 6 ]是 ▲ ,其中的液体称为 ▲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在[ ▲ ] ▲ 。 23.下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① ② ② (1)①过程为 ▲ ,其结果是使细胞 ▲ 。 ②过程表示细胞 ▲ ,其结果是形成 ▲ 。 (2)A、B、C三种细胞中 ▲ 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24. 叶的表皮具有保护作用,是由 ▲ 组织构成的;叶脉能输送水分、无机盐及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因此,叶脉主要由 ▲ 组织构成;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动物可以根据其体内有无 ▲ ,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5.请完成下列检索表: 植物 蕨类植物 无种子植物 A 苔藓植物 B 裸子植物 C 海 带 葫芦藓 苏铁 荔枝 蕨 A、_____ ▲ _ B、__ ▲ _ C、__ ▲ _ 26. 如右图是测小石块的体积的示意图,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 ▲ _,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 ▲ _厘米3,如果某同学测小石块的体积时,把左、右两图先后顺序颠倒了,则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将比真实值__ ▲ 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 下面三种动物:蟑螂、蚜虫、螳螂都属于昆虫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_____ ▲ _、_____ ▲ _、_____ ▲ _(写出三点)。 28、某同学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四次数据是3.12厘米、3.13厘米、3. 14厘米、 3.15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__ ▲ _ , 则数据处理后,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__ ▲ _ 。 29、我们观察微小的物体经常要用到显微镜,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观察物像,最好选用 ▲ A、低倍物镜、较小光圈、平面反光镜; B、高倍物镜、较小光圈、凹面反光镜; C、低倍物镜、较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D、高倍物镜、较大光圈、平面反光镜。 (2)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b”字的玻片标本时,视野内看到的物象是 ▲ A、q    B、d  C、p   D、b (3)用四组不同倍率的显微镜观察,在相同视野位置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10×,物镜5×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5×,物镜5× D、目镜15×,物镜10× (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如果观察到细胞在左上方,要将细胞移到中间,那么标本应移向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5)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都不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 A、目镜上  B、反光镜上  C、物镜上  D、装片上 (6)明明操作显微镜,其视野下的标本从右图的A转变为B,其步骤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将要观察的部位移动到视野中央。试问其正确步骤是 ▲ A、⑤④③① B、⑤①③④ C、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②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30、(6分)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 ▲ _ 。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__ ▲ _ 。 (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 的温度是__ ▲ _ 。 31、( 6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请根据上述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 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 ▲ 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 ▲ 。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若 ▲ ,则说明苍蝇“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32、(8分)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救,测得数据如右上表。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 ▲ (填“A”或“B”). (2)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根据收集上述实验收集的数据,你认为脉搏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是 __ ▲ _ 。 (3)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评价与交流 ②设计研究方案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得出结论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 (用序号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