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游戏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游戏活动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强化数学概念,巩固图形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皮亚杰:“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自外部,而数理逻辑知识主要来源于儿童自己本身。”数概念是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需要他们自己尝试、自己动手。游戏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活动,用游戏的方法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最奏效的。
数学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让幼儿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想要让幼儿喜欢数学,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出易于幼儿接受的活动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数学认知水平的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游戏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从各类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让幼儿学的轻松,玩的开心,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一、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以适应新世纪的幼儿数学教育。
存在问题一: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使学习变成一种机械活动。
现在存在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教学,而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现实教学活动中,虽然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但是游戏却成了幼儿数学活动的一种表面化形式,成了教育活动是否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一个评价标准。游戏的作用应该是为教学目的服务,并且起到辅助强化教学目的的作用,而现实中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存在问题二:幼儿数学操作方法仅仅作为教师讲解演示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进行教学时,只把操作法作为一种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手段,使操作材料显得功能单一,用途不大,有的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时间不够充分。
二、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有效措施
1.在数学活动中增加游戏情境的设计,通过情境来吸引孩子,以完整的情境内容贯穿始终,加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2.提供可操作的学具,便于幼儿学习。孩子的双手总是在不停的操作中得到真理,对于抽象的数学活动也是如此。
3.学习场所的多元化。学习的场所不要一成不变,它是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的。
三、在《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组织形式。
1.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是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有趣味地学习数学。
2、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要让幼儿自选材料、自制玩具、以物代物、一物多用。
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游戏中教师应以“间接指导”、“侧面提示”的方法,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用启发、暗示和建议等方法,或提供一些有助于克服困难的物质条件,引导和帮助幼儿找出问题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3、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教育生活化
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的内涵,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生活与知识、教育中,生活是指南针,是第一位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的发出力。生活即教育。 “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可以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四、将《指南》细致化,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根据数学教育特点与幼儿年龄特征,要遵循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有具体到抽象的规律,逐步增加思维的难度和要求,让幼儿在自然的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幼儿不能用简单划一的态度对待。对能力强的幼儿要多诱发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对能力偌的幼儿要格外关注,给他们充分探究的时间,鼓励其积极性和自信心。要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重视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数学被人们赞誉为“发开未来世界的大门的钥匙”,它对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发展幼儿的数理逻辑思维具有特殊的价值。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重视培养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今后的数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