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第三周学习任务单(师)
学习内容:1. 《习作1》 2.《练习1》 3.第一单元诊断性练习
学习任务:
任务一:完成《习作1》
教学目标:
1. 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习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具体任务:
1. 上网或者查看课外书了解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全面一些。
2. 读一读《习作1》,读懂习作要求。想一想你准备设立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想象自己或别人准备怎样度过这个节日?可以先说给家长听一听。
3. 课堂上完成《习作1》。
友情提醒:课外阅读30分钟不要忘记哦。
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2.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以及这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 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 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度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 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 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 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 教师读范文《爱心节》,学生听后谈收获。
三、理清条理,练习写。
注意点:
(1) 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有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 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四、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教后反思:批阅了这次的习作,发现孩子在选材上内容比较丰富,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设立节日。但对于怎么过这个节写得不够具体,源于没有亲身的体验活动。
任务二:学习《练习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认识动物标牌,懂得“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2.学习修改日记片段。
3. 写好钢笔字,知道右边都有撇、捺时,撇要收一点。
4. 熟记八个成语
具体任务:
1. 能正确地朗读动物标牌,并大概了解这些动物(可查看资料)。
2. 复习修改符号,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片段。
3. 认真写好“次、缺、珍”这三个字,掌握写法要点。
4. 抄写成语3遍,会读、会背、会默,能理解意思并写在书上。
5. 考考自己吧!——选用这些成语(至少2个)写一段话,不得低于20个字哦!
友情提醒:课外阅读30分钟不要忘记哦。
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教学流程:
一、 处处留心
1.了解学情:指名3位学困生读一读动物标牌。
2.齐读。指名说说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3.复习常用的修改符号。
4.小组交流各自修改的片段,再次修改完善。
5.集体交流、评议。
6.拓展:练习修改病句(课件)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4)周爷爷爱戴我们小朋友,我们热爱周爷爷。
(5)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6)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8)《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9)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10)《小学生语文报》和《少年文艺》这两种报纸我都很爱看。
二、写好钢笔字
1.检查学生书写情况。
2.展示写的好的字,请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3.对写的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读读背背(成语)
1. 了解学情
2.组长检查成语朗读、背诵、理解情况,并进行纠正。
3.说成语的意思,不到位的教师讲解。
4.默写、纠正。
5.检查成语写话情况,评议。
教后反思:改病句中还有一块,就是语序颠倒,课堂上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练习,课后补充了一下,如: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让学生读句子,告诉他毛病所在,用调换符号进行修改。
任务三:继续学习《练习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风》,会背诵,了解诗意。
2. 通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懂得如何向别人表达感激之情,做到语言表达准确。
3. 复习第一单元,完成练习。
具体任务: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风》,会背诵,并默写一遍。
2. 通过边读边想的方法了解诗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风的特点写的。
3. 通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懂得如何向别人表达感激之情,做到语言表达准确。
4. 积累拓展:搜集2首与“风”有关的古诗,会背诵并默写一遍。
5. 完成《练》单元测试1。
友情提醒:课外阅读30分钟不要忘记哦。
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教学流程:
一、 学习古诗
1. 了解学情:指名2名后进生朗读《风》。
2. 小组内先说说诗意。
3. 指名2名后进生说说诗意。
4. 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风的特点写的?组内先说,再集体交流。
5. 默写《风》及另外两首与“风”有关的古诗。
二、口语交际
1.读口语交际要求,想想表达谢意的方式有哪些?
2.仔细观察插图,说说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会怎么向同学道谢。
3.回忆自己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受过谁的帮助,把想对他说的感谢的话写下来,要求语言得体,语句通顺,谢意真诚。
4.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建议作出点评,并引导学生明白,感谢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感谢。
三、评讲《练习册》单元测试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