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诗的艺术手法.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26344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的艺术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诗的艺术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古诗的艺术手法 - 古诗的艺术手法 陈继华     诗歌鉴赏的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三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下面我就《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部分古诗(7—9年级)简单地谈谈常用的艺术手法。   ’  1.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这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以“梨花”喻“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落红”、“沉舟”、“病树”等自喻(《己亥杂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浮云”比喻“保守势力”.以“最高层”比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登飞来峰》)等;《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是实写塞上秋景。也是以蓬、雁自比;《过零丁洋》颔联用“风飘絮”来比喻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坎坷的政治命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明月”和“风”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望岳》中“造化钟神秀”,用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甲光向日金鳞开”隐喻守军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景。    ’     2.引用典故。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如《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设黄金台招贤”的典故.既与战争地名吻合。也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表现对许多已经去世的旧友的怀念:“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的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了“窦宪北击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其它如李白的《行路难》、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都引用了典故。     3.以小衬大。《次北固山下》颔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清王夫之说其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  景之神”。你看,春潮涨平之后,江面十分开阔,这是  眼中的大景;一片白帆顺风而来。这是眼中的小景。  通过小景与大景的互相映衬.诗人描写了一幅平野  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     4.以小见大。《赤壁》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  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  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  由一个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  物:后两句以“二乔”的命运来代表东吴的命运。可谓  是“以小见大”。     5.曲笔。《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  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指责歌女,实则真正不知亡  国恨的是座中的欣赏者——那些达官贵人。     6.虚实相生。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  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实。是指图画  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诗画同理。诗歌的“虚”,是  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  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  的实象、实事、实境。如《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眼  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像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  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  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这样壮丽的诗境来  自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7.借景抒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  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所有写景诗共有的特点。如《渔  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当时范仲淹被派陕西。镇守边陲,防  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  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  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胡笳羌  笛声,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  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符合当时守  边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  戍的人的情怀.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很多。但并非是没有头绪的,  只要我们掌握规律.勤于练习,运用时就一定能得心应手。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