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WINDOWS窗口》教学设计
刘国梁
一、学习者分析
目前的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计算机,对windows窗口已经有朦胧的认识,并有一定的电脑的操作能力。他们的求知欲强,对学习计算机具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windows窗口”含义、组成部分以及窗口的基本操作。介绍了切换窗口、移动窗口和改变窗口大小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应用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拖动鼠标改变窗口的大小;
2、按要求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windows窗口的含义、各部分名称以及作用。
(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3)会运用窗口基本操作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l)学生先看书或课件学习窗口的组成以及最大化最小化窗口,然后通过“小竞赛”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再多次竞赛巩固已学的知识。
(2)通过学习探究老师给出的学习任务“找不同”,学会移动窗口、切换窗口、任意改变窗口的大小。当真正完成以上学习的重难点才能顺利完成“找不同”的任务。
(3)完成“小测试”,学生根据电脑给出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马上重测改正。
(4)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锦囊完成“小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主动探究、善于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每次学习后都进行自我评价的良好习习惯。
四、教学媒体
l、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以及局域网络。
2、自制网络课件。
五、教学理念与方法
以学生自学、教师讲解、上机操作、竞赛、游戏、测试、任务驱动、讨论、探究等有机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采用任务驱动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任务之中,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采用分组合作方法,在任务操作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把学习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窗口的组成和最大化最小化窗口。本部分学生自学书本或课件,通过小竞赛进行检测。
第二部分:任意改变窗口的大小、移动窗口、切换窗口。本部分用“找不同”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windows的初步知识,我们这节可将继续学习windows窗口。(板书课题)
直接导入
窗口的含义
说明windows窗口的含义和作用:在windows中可以打开种类不同的窗口,像“我的电脑”等等……这些就是窗口。
通过窗口我们不但可以看到windows的世界,还能让电脑根据我们的指示去工作。Windows下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是在窗口中执行的。
边看老师操作
边听讲解
认识窗口的作用。激发学习窗口的兴趣。
窗口的组成以及最大化最小化
1、一个窗口通常包括有哪些部分呢?窗口右上角有三个按钮,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板书)
自由看书、看课件学习。也可以互相讨论。
汇报学习情况:
1、标题栏、菜单栏、滚动条、状态栏、工具栏;
2、最大化按钮、最小化按钮、向下还原按钮。
先自学,然后运用小竞赛网上公布成绩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巩固提高操作水平。
3、小竞赛。教师先说明规则。
4、教师按照竞赛成绩统计表情况作出评价,表扬前三名同学和鼓励落后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多加练习就能追上。
学生反复竞赛,力争金银铜牌。
切换窗口
移动窗口
任意改变窗口的大小
同学们以前有没有玩过“找茬儿”的游戏呢?谁来讲讲是怎样玩的?(就是在两幅很相似的图中,找出它们细微的不同。)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这样的游戏,老师还把我们将要学习的windows的知识藏在这个游戏中。
一、对比两个网页内绿色边框中的两幅图(关于画图窗口),找不同。图所在的窗口大小不一,互相遮盖,怎样摆放和操作这两个窗口才能方便对比找出不同?(出示提示图)
1、 怎样切换窗口?
(点击哪里?有几种方法?)
2、 怎样移动窗口?
(点击拖动窗口的什么位置?)
3、 怎样任意改变窗口的大小?
①把鼠标箭头放在窗口的四条边缘和四个角有什么变化?
②这时能否拖动鼠标改变窗口的大小?③拖动方向与箭头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把窗口排好左右并完整显示两幅图)
学生点击按钮生成两个网页窗口,学生分四人小组互相帮助根据提示学习探究,对这两个窗口进行探究操作。
在窗口内点击找出不同。
联系实际,任务驱动。
先观察,再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巩固知识。
探究新知识的同时也在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
二、师生根据任务共同归纳操作的方法:
1、切换窗口、移动窗口的方法。
2、任意改变窗口的大小:鼠标移动到边框或角时变成双箭头,按照它的箭头方向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
指名的学生上教师机演示。
小测试
1、教师说明步骤:先填学号——答5道题——答题情况反馈并提交服务器——不满意的重新答题。
2、教师强调遇到困难可以:1)打开相应的窗口尝试操作;2)看书或课件找找答案;3)还不行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3、教师打开反馈网页查看答题情况并小结测试情况。
学生做题,不能全对的反复做,全对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做完后,电脑自动进行评价,并把答题情况记录到数据库中,使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更有效率。
总结评价
1、教师的评价: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窗口的含义,知道了窗口的组成部分,还掌握了窗口的基本操作。通过小竞赛和小测试可以看出大家掌握得不错。
2、请学生自评:老师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学习评价表,让你们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评价表,自己填一填,然后提交。
3、教师小结评价情况。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都比较满意,学习信息技术都要积极主动去操作、查书找答案碰疑解难,那么你就一定能学好。
学生打开评价表填表提交
运用网络评价调查,及时反馈情况。
小探究
同学们,电脑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能不断尝试,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方法,所以老师设计了一个小探究让大家探讨探讨,探究的主题是“多种方法关闭窗口”,你们可以通过单击、双击、右击标题栏、菜单栏的等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尝试一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分别选择三种星级锦囊帮助自己。
探究主题:多种方法关闭窗口
探究提示:打开一个窗口,通过单击、双击、右击标题栏以及菜单栏的各个部分,尝试一下不同的方法关闭窗口。
学生自由选择星级锦囊进行探究。
学生尝试操作,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