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律长征含设计意图.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18739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含设计意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律长征含设计意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律长征含设计意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律长征含设计意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七律长征_五年级_年级 语文 科目 检查签字: 课 题七律长征预授课时间所属单元第八组:页码PP教 学目 标1、认识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教 学重难点1、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2、理解诗句含义,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 学准 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教师准备:搜集视频、图片等

2、制作课件。教 学 流 程设计意图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1、知道毛泽东是谁吗?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 2、这样的诗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3、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谁来说说。(生交流)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会用?(难)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 (缓慢):七律 长征(设计意图

3、揭题导入,认识诗人毛泽东;介绍长征;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二、初读,整体感知。出示阅读提示(请一位学生读,明确要求):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儿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来。(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4、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这句诗。只等闲:平平凡凡的小事。三、深入探究、感悟体会等闲小

4、事有哪些?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1、红军战士们渡过了哪些河呢?请你在诗中找出来。金沙(金沙江),大渡(大渡河)。抽生读写水的诗句。2、红军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又越过哪些山呢?找出:五岭、乌蒙、岷山。谁再来读一读写山的诗句。3、这一路长征,红军可谓是跋山涉水,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达陕北延安,这就是长征的整个路线图。(出示长征路线图)。4、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腾细浪”、“走泥丸”?(1)绵延不绝的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2)能读出你的感受吗?(3)看图。师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 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乌蒙山海拔23

5、00多米,气势磅礴。拖着病残之躯,忍饥挨饿翻越这样的大山,他们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战士们的草鞋走破了一双又一双,有的战士累倒了,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山上。但这样的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生合作读)(4)、学生练读引导: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谁能读出山的雄伟,细浪、泥丸的轻巧?为什么毛主席和他所领导的红军会这样看待?(革命乐观主义)(生自己练读之后,老师引领学生分组读。)这样的事情在红军的眼里都是小事。只因为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5)、男女合作读,再齐读。5、“暖”与“寒”说感受读。过渡:还能从诗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红

6、军的勇敢?(1)师讲解“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暖”。引导:金沙江之战,干净利落,快刀斩乱麻,高兴呀!再读(2) 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看了这场战斗,你有什么感受?害怕 (这就是寒)读心惊肉跳 (这就是寒 )读 惨烈、激烈(这就是寒)你读!惊心动魄 (这就是寒 )你读(3)生感情读,读出红军的“不怕”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是红军战士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两场战斗,两种场面,心情一样吗?你能读出这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分男女组朗读)指点:天险逾越了,但现在回想起那场面,还叫人胆战心惊。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

7、出了难。这一暖一寒再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英勇无畏读;这一寒一暖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红军把困难视为“等闲”的乐观精神。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6、悟“更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质疑:更喜?读读前面的诗句,细细琢磨。(有过哪些喜?)(2)、他们翻越了五岭和乌蒙,渡过了金沙江,夺下泸定桥,这一切他们都曾乐观的面对,虽然如今面对的大雪山终年积雪,绵延千里,但是你可以想象到什么?(他们依然乐观,不放在眼里)翻越了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谁不高兴呢?所以,毛泽东看到的是“三军过后”(生接)“尽开颜”四、情感升华1、红军是英勇的,红军是乐观的,难怪毛泽东会那样豪情万丈地赞

8、道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了这首诗,并且亲自在八千战士面前朗诵了这首诗。七律长征齐读全诗。3、尝试背诵4、小结:如今“长征”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频频使用的一个词语, 那就是要不停步,要前进,前进,更前进。恰如我们学习的长征,万里长征只迈开了第一步,同学们任重而道远。(设计意图:此环节多处及时为学生提供视频,创设直观情境,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五、布置作业,延伸继续1、课外阅读沁园春 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 娄山关2、写一写对长征的认识和感受。(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认识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启迪。)板书设计 20、七律长征 不怕 远征难 万水千山 乐观、无所畏惧 只等闲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