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改变一个错误.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18714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变一个错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变一个错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变一个错误=学习一个真理 ——《找规律》案例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具有生命化的活动场所。教师要善于捕捉在生成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为学生搭建纠错平台,最终揭示学生表象问题后面的数学思维,唤醒教育资源的潜在动力。 一、直面生成,错误自述,充分挖掘表象后面的思维方法。 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生成中出现的问题,充分挖掘展示学生错误背后的实质。在《找规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巡视中发现学生在填表中出现问题,并且认为问题莫明其妙时,马上展开全班交流。请出现错误的同学说出表格中填充的内容,一共有10个数,每次框住相邻的两个数,平移次数是8次,不同和的个数是9个;每次框住相邻的三个数呢?四个呢?……从具体的数据到字母数表,一共有m个数,每次框住相邻的n个数,平移次数是“o”次……。你是怎么想的?按照字母顺序m、n、o……。大家谈一谈?通过充分讨论得出:规律必须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整个表格中的数据都反映出一个共同规律:总个数—每次框住的个数=平移次数。因此m,n,对应的规律是m-n。一个看似无稽的错例,反映出孩子们认识事物过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是质的飞跃。在错例辨析中学生认识更加深刻,同时收获了认识事物、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列表思考的策略。 二、直面沉默,给足时间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动”是指学生“思维”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只有经历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才能深入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找规律》教学中,引入新课后,学生经历独立探索寻找规律,方法多种多样。计算、画圈、连线、数数、数间隔、平移数框等等。在独立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于基础练习学生对答如流。在拓展练习时,当出现一组数表从5——14,每次框住相邻的两个数,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框法?一名学生站起来犹豫……追问:你为什么犹豫?这组数不是从1开始的。这样灵动的捕捉,学生发现:总个数不一定就是最后一个数。发现与初次建模产生碰撞,从而使新知建模更加丰富。这里的沉默是积极思维后的沉默。 三、放飞思维,积极评价,使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需要老师的鼓励,也许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堂上,对待孩子的错误,真诚交流,真诚激励,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展示的机会,使每个孩子都展示不一样的精彩,相信课堂将是思维的海洋,孩子的创造性一定能真正发挥出来。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有滋有味”。 善待“意外”,课堂会更精彩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处理这些“意外”,发挥教学机智,使意外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精彩将不约而至。    案例:教学《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   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学生最容易出错,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而不考虑“扩大的倍数是否相同”。为此,在新授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强调且出示竖式计算“2.25÷1.5”作为巩固题,并指名让张子墨同学板演。我巡视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张子墨同学还在慢慢地思考着,突然,他先把被除数“2.25”的小数点划去。这时,其他学生纷纷喊道:“错了!错了!”示意学生安静的同时,我也感到纳闷:在算理方面,我花了足够多的时间,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商不变性质入手,为什么还有学生先划去被除数的小数点呢?接着,又出现了令我惊讶的一幕:他又把除数的小数点划去,在5的后面添了一个0,接着演算的算式是225÷150=1.5。我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妄下论断,也为这位学生的创新思维感到欣慰。我接着问其他学生:“你们的计算结果也是1.5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是。”这时,单明哲站起来说道:“他的答案是对的,但方法是错的。因为我们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把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根据除数扩大的倍数,相应的扩大被除数的倍数。这里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也应该扩大10倍。”我没有解释,而是用信任的目光示意着张子墨来解释。张子墨回答道:“我把2.25的小数点划去是把被除数扩大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才能扩大100倍,所以添上一个零,把1.5变成150。”我接着问:“同学们认为他的解释合不合理?”“合理。”这是梁恩慈同学站起来问:“老师,照这样,不是所有的小数除法都可以转变成整数除以整数了?”“是的,只不过要注意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在激烈的讨论与争辩中,我又设计了一道竖式计算“2.2525÷1.5”,让学生学会方法的择优。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认真备课、精心预设,要善于发现“意外”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适时引导,巧妙点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