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株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0735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株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株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 株洲市林业局办公室 一、工程实施以来基本情况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市林业和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最高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12月,省计委、省林业厅预安排下达株洲2002年第一批任务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万亩。该项任务于2001年上半年完成。工程涉及5县(市)114个造林小班。按林种分,生态林6.4万亩,经济林0.6万亩;按树种分,杉类1.53万亩,松类1.51万亩,经济林树种1.53万亩,竹1.17万亩,阔叶树1.27万亩,林种和树种结构比较合理。 2002年下半年,省计委、省林业 厅安排我市2002年第二批8万亩、第三批1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其中退耕地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各9万亩,工程任务 于2003年春完成。 我市第一批7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建成以后,补助给老百姓的钱粮折算成现金达5870万元(粮食按70元/100斤,补助年限按8年计算)。加上2003年春实施的第二、三批任务18万亩,补助钱粮款达2 亿元。     二、主要工作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退耕还林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利在千秋万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富民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王汀明书记、肖雅瑜市长多次过问,颜石生副书记、毛爱良副市长多次到基层实地督查退耕还林工作。市政府成立 了以毛爱良副市长为组长的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层层召开会议进行重点部署。市林业局实行局级领导分县市包干责任制。炎陵县将退耕还林工程和炎陵万亩绿化工程结合起来,作为今年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攸县推行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项目实施乡镇责任人向县政府退耕办交押金2000元,验收考核,结果在90分以上的退还押金,并给予奖励。茶陵、醴陵、株洲县等县(市)都采取了比较过硬的措施,促进了退耕还林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宣传培训到位。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各县市采取召开动员大会、电视台专题报道、出动宣传车、书写标语等形式,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使他们理解、支持、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不搞强迫命令,确保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市、县二级层层举办培训班,市林业局多次组织各县市工程技术骨干进行培训,请省退耕办的专家授课。各县市由林业局牵头,举办了有分管林业的副乡长镇长、林业站长、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培训班,重点对国家退耕还林 政策规定、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培训,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 (三)科学合理规划。各级林业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科学规硬、经验丰富的林业技术人员到项目实施地进行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在规划中,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根据各县市资源状况和优势,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适地适树,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炎陵县根据自身楠竹资源优势、自身条件和老百姓开发笋竹两用林的积极性,把发展楠竹笋竹两用林作为退耕还林的重头戏,既利用了自身资源优势,克服种苗不足的困难,又发展了楠竹支柱产业。醴陵市根据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老百姓经营现状,重点发展以松、阔混交林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划,优质服务。抽调技术过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市退耕还林开局不错,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建设重点不突出。退耕还林治理的重点是江河源头、江河两岸、湖库周围的陡坡耕地。由于工程提前下达,各项准备工作仓促,对政策理解掌握不深等原因。有的县在项目实施中重点不突出,任务不集中,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增加了工作量,影响了工程成效。 二是科学规划、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工程任务不大,有的地方技术指导未到位,作业设计不尽合理,整体造林质量不高。 三是补植任务大。由于第一批工程造林季节天气干旱,加上启动仓促,准备不足,致使造林成活率不高。有的混交比例达不到要求。 四是退耕地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存在配比问题。由于退耕地造林补助标准高,普遍存在农户只愿意完成退耕地造林,不愿意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要任务的现象。 五是地类问题。省退耕办[2002]09号文件规定不能将农田纳入坡耕地造林。而炎陵县有25度以上的坡耕水田6.3万亩,主要是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岸田;海拔高、气温低、三年两不收的低产田;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望天田”、“挂壁丘”以及野兽危害严重的山垅田,农户迫切要求退耕而不能退耕,致使我市第三批任务炎陵县无法安排。茶陵县、攸县也存在类似情况。 四、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把“任务完成不了,政府负责;质量出了问题,林业部门负责”真正落到实处。实行行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和技术人员终身负责制。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退耕办人员力量,落实好工作经费,以适应退耕还林繁重工作任务的需要。 (二)坚持生态优先,突出建设重点。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以生态为主体目标的工程,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优先安排江河源头、江河两岸、湖库周围、石质山地、山脉顶脊等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的坡耕地。坚决禁止搞“乡镇平衡、利益均沾”。不允许把不属生态区位重要地区、粮食产量较高的平缓地和基本农田等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在”还什么林”的问题上要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好林种树种,落实好初植密度、配置方式、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工程建设成效。 (三)搞好政策兑现,取信于民。国家向退耕还林农户无偿提供的钱粮,必须按国家规定组织发放好。在兑现中,必须将验收合格面积、补植钱粮数以村组为单位张榜公示半个月,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将钱粮准确兑现到退耕农户手中,取信于民。在政策兑现中出现的违法乱纪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四)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地类问题。建议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地类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退耕还林工作顺利进行。 (五)加快整地进度,为今冬明春造林打好基础。要抓住“秋收”后农闲的有利时机,狠抓宣传发动,重点加大对宜林荒山荒地的整地力度,迅速掀起“冬造”整地高潮,为今冬明春造林作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