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10277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8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 彭桥镇一初中:王金玲 2017年5月 文言文阅读复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言文试题类型,明确文言文复习内容及答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归纳、讲授、训练、巩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教学重点 明确文言文复习的要点,掌握文言文试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版块,它看似容易,但每次考试后,不少同学在这一题上得分并不高,甚至有人说文言文阅读是我们初中生心中永远的痛,你们是否有同感呢?为此,这一节,我们就一同探讨在复习文言文时,如何抓住重点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二、 考点分析 1、 明确考点 学会朗读,注意音节停顿; 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叠词、句式整体感知文章; 把握关键句,理解句意,准确译成现代汉语;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概括文章主旨; 分析人物形象及写作特点; 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 2、河南省近五年中考考点统计 考点类型 河南省5年中考统计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解释词语 17题2分 16题2分 15题2分 15题2分 16题2分 句子翻译 18题2分 17题2分 16题4分 16题2分 17题3分 主旨、内容与人物 19题2分 20题4分 17题2分 19题4分 17题2分 17题2分 17题2分 方法与技巧 19题3分 感受与评价 18题2分 17题2分 3.近五年来河南省中考文言文的题型特点: (一) 解释词语 1、2016—2012年中的题型(见课件) 2、 总结题型特点:试题以选择和解释加点的词的形式出现,所释之词以实词为主,辅以虚词,实词的集中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几个考点上。虚词考察最少且集中在几个常见的虚词上,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是:“之、其、而、以、于”。 (二) 、句子翻译 1、2016—2012年中的题型(课件) 2、 试题特点:针对选文中易译误的句子为主,所译句子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错,都有几个关键易出错的词语,涉及判断句、陈述句、省略句等。 (三) 、理解文章内容、主旨与人物 1、2016—2012年中考题型(课件) 2、 试题特点:针对课内所选文段,从文章内容或中心方面设计问题。结合选文内容提取信息,以及对文意的理解或对主题的理解。 (四)拓展探究找异同(包括方法与技巧、感受与评价) 1、2016-2012年中考题型(见课件) 2、试题特点:问题涉及课内外选文,两文有一定的关联,或相似或相对,以所选有关联的课内外文段中提取它们相同或不同的内容进行比较,找寻异同点去概括归纳,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三、 答题技巧 (一) 解释词语 1、 一词多义:在学习中要不断积累课文中的注释,同时切记“词不离句”,可用组词法,一般在古汉语中的词语为单字形式,据义辨析,推测选合适的一种即可。 2、 古今异义:一类看似一个词,实则两个,如:“妻子”、“无论”等。一类属特定称谓不分开,如“牺牲”、“白丁”,还有一类是转义,如“涕”、“走”等。 3、 通假字:课下注释中均有解释,注意整理,其义相对固定。 4、 词类活用:直译时译不通,就要考虑是否有这类现象,要变通才能符合现在的表达习惯,如名词作状语:斗折蛇行 名词作动词:一浪洞其中 使动用法:劳其筋骨 温馨提示:(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词语;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二) 句子翻译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把握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要求抓住关键词,字字落实,不出现错字,要顾及全句的意思,使语句通顺、连贯、表意准确,同时还要把握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温馨提示:文言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 (2)换:替换词语; (3)调:调整语序; (4)引:引申词义; (5)增: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6)删:删去不译。 (三)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人物 要结合选文中有关语段的理解和结合,选文全文去理解,在精读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地去体会,抓住要点,抓住关键语句去理解。 温馨提示: 疏通文意 信息提取 (1)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归纳信息→人、事、景、情、理 题面法:利用试题题面→整体把握文意 (2)归纳主旨,评价人物: 在读懂字、词、句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辩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结合作者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物评价:写了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四)拓展探究题 这类题一般都与原文紧密关联,所以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然后再通读原文,尤其是课外选文,从原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再对比归纳概括。 温馨提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步骤: (1)粗读,了解大意; (2)细读,扫清障碍; (3)精读,针对问题,逐个击破; (4)基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二文的共同特点;“同中求异”则是通过比较,归纳出各自的特点、揭示个性特征。 四、课堂小结 以上是我们针对近五年河南省中考文言文题型特点而寻求的答题方法,在今后的复习训练中仍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努力探究更好的技巧。除此之外,文言文还有默写、了解文字常识填空等题型,需要我们去掌握。 五、 课堂练习 《爱莲说》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 翻译句子 3、 阅读理解 六、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 《爱莲说》全文 (二)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清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林,五十亩中粳,岁终,令郡遣督邮至,县吏清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绥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节选自《陶渊明传》)。 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蔓:不蔓不枝 青树翠蔓 B.众:宜乎众矣 众议举宠为督 C.鲜: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D.益:香远益清 益慕圣贤之道 2.翻译下面句子: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语段(一)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表现手法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4.语段(一)周敦颐认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语段(二)陶渊明却喜欢菊花,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文言文阅读 一、 明确近五年文言文考点 1、解释词语 2、句子翻译 3、文章内容、主旨与人物 4、拓展探究 八、教后体会探讨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