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团校学习心得体会
能够在大二上学期有机会参加这次团校,我感到很无比荣幸。通过这四次团课的学习,我学到也了解了很多东西,虽然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我却受益匪浅。
从入团至今已有四年多了,但第一次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是在前两天的团校课堂上。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晚上的学习,但我却大致了解了共青团的历史、性质和作用,学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路、要求以及团的重点活动,明白了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发展中不可取代的作用。
或许有人认为团校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相信,经过这四次课学习的同学也会赞同我的观点。听着老师们生动精彩的讲述,我的心情也完全随着他们描述的事情、现象而上下起伏。聆听于新媒体背景下李元涛老师的谆谆教诲,缅怀于辛亥革命中为救国救民壮烈牺牲的革命青年,自豪于韩晓磊老师对共青团组织的较高评价,失落于团组织作用的日益淡化。理论结合实际,本质加上现象,这是两位老师上课的共同点,再配上多媒体大屏幕,我确实感受到自己离过去并不遥远,也不陌生。
在这次团校学习的过程中,李元涛老师首先给我们授课。他主要围绕着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坚守理想信念展开讲述。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与此同时,不良信息、诈骗、知识产权窃取、网络攻击等也泛滥开来。网络上一些游戏也使得青少年的开始堕落,并降低着他们的道德素养,如“QQ偷菜”,使得青少年再偷中取乐,再偷中成长。可见在难以控制、西方国家主导等特点的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坚守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我身边的人和事来说,人机交流对一些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不是紧握手机,就是手把键盘、鼠标,让人厌恶之至。
第二次团课,我们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体会到了在中华民族危机存亡的紧要关头,革命青年们勇于担当救亡图存的重任,他们为让国民过上真正的生活,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的理解。电影开始,秋瑾以慷慨就义诠释了革命是为天下孩子创造一个安宁的世界;接着,林觉民理解的革命是为天下人谋求幸福;之后,孙中山说,革命是让全国之人无一贫者,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那万丈豪情,誓死拯救国家于水火,怎能不让我以泪洗面呢。
第三次团课,由韩晓磊老师讲授,其核心内容就是共青团历史。让我了解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之后,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共青团自诞生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历史,在20世纪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青团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贡献;展望未来,面对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 21世纪,中国共青团也必将以新的作为开创新的事业,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继续谱写光辉灿烂的篇章。
总之,在新媒体背景下,我们应该多关注我们的生活和身边的人、风景,更多的去握紧朋友的手并不是紧握自己手机、鼠标,另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社会陋习蒙蔽双眼,对网络谣言绝不能宽容,须知谣言在止于智者之前已伤及无辜。要有基本的道德素质,不信谣、不跟风。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并坚守我们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必须不断地砥砺自己毅力和斗志,要肩负起服务于人民的重任,弘扬革命先烈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的精神;作为共青团的一员,我们应该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我们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的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这些就是我关于这次团校学习一些体会。我认为,作为新中国的新主人,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想这一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认真参加学习,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为我们的未来和工大的明天时刻准备着!
计11-1
赵亚军
201120201043
2012/10/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