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群文之事物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蒲江县大兴九年制学校 宋梅
展示课型:群文阅读课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事物说明文阅读
阅读篇目:《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议题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说明文的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三阶段(初一记叙文阅读、初二说明文阅读、初三议论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还是初中语文中考A卷的一个重要考点。作为教师把说明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而采用课内说明文范本引路,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阅读课内外说明文更是本课时设计的终极目标。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既能自主阅读又能合作探究。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选文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是以介绍园林建筑、名胜古迹为主题。这一单元的文章有的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有的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这些文章的风格各具特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又能激发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而本设计所选的3篇文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更具有如下的共性:1、都是规范的事物说明文;2、都采用了说明文总分总的一般结构;3、都是平实和生动相结合;4、都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常用说明方法;5、都涉及到了时间、空间、逻辑等说明顺序,所以是学生的最佳的说明文阅读引路范本。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说明文以及说明文的分类;
2、掌握说明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3、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媒体:多媒体、文字资料(《说明文阅读技巧解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师讲解说明文阅读的重要性导入。
老师讲解。
聆听,理解。
讲述法。
二、展标
展示本课时学习目标。(详见前设计)
口头结合媒体展标。
齐读明确。
三、新课导学
1、说明文的定义及分类
(1)、老师结合文字资料讲述什么是说明文;
(2)、与记叙类文章作比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概述说明文的分类
(1)、识记说明文定义及主要表达方式;
(2)、与记叙类文章相区别;
(3)、识记说明文的分类
讲述法、比较法
2、说明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老师结合文字资料讲解:
(1)、各类说明文的特征;(2)、说明文的主要内容、主旨、说明对象;(3)、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4)、说明文说明的顺序;
(5)、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学生在印发的文字资料《说明文阅读技巧解读》中勾画、批注说明文文体知识的6点;
(2)、自由熟读所勾画或批注的内容;
(3)、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识记。
讲述法;
熟读识记法;
抽问检测法。
3、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老师结合文字资料讲解:
(1)、说明文阅读的一般考点;
(2)、对应提题型;
(3)、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学生在资料上勾画、批注并识记;
结合实例理解;
揣摩并尝试运用。
讲述法;
熟读识记法;
抽问检测法。
四、新课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时内容,重点启发学生谈本课时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附:文字资料《说明文阅读技巧解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群文之事物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1、把握三篇说明文的类型、说明对象(主要内容)及特征、结构特点、说明顺序;
2、体会三篇说明文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进而体会说明的语言;
3、了解我国的传统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师设问引导学生读本单元提示导入:
1、本单元主题;
2、本单元所选文章特点;
3、本单元学习重点。
设问导读单元提示。
1、默读本单元提示;
2、思考老师的提问;
3、勾画、明确。
直入主题法
二、展标:
展示本课时学习目标。(详见前设计)
口头结合媒体展标。
齐读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三、新课导学: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故宫博物院》
1、三篇说明文的类型;
2、说明对象及特征:
(1)、同主要内容的关系;
(2)、怎样把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
3、说明文的一般结构:
(1)、全篇;
(2)、某一段。
4、说明的顺序:
(1)、全篇;
(2)、主体。
5、常见说明方法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以及如何体会。
7、说明文所表现得作者的感情以及如何体会。
8、说明文的主旨怎样归纳。
(上述8点具体的教学内容用多媒体逐一呈现,用来引领学生的自主梳理和小组交流)
1、群文阅读准备:扫清文字障碍。
(1)、组织学生全班交流三篇文章字词的自学情况。
(2)、多媒体打出重点字词进行过关检测。
(3)、强调学生在文中落实勾画和批注。
2、群文阅读准备:(1)、组织学生回顾和复习上课时关于说明文阅读的诸多知识点;
(2)、小组内抽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3、组织学生展开事物说明文的群文阅读
(1)、组织学生速读三篇文章,然后针对每一篇文章,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自主梳理说明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并在文中作对应的勾画和批注。
(2)、组织学生小组内逐篇逐点交流。
(3)、教师注意在各小组巡视、指导、点拨。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质疑。
1、做好阅读准备:
(1)、全班交流字词自学情况;
(2)、结合媒体参与字音字形过关检测;
(3)、在文中落实勾画和批注,并识记。
2、继续准备:
(1)、回顾和复习上课时说明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
(2)、小组内抽查检测。
3、学生开展事物说明文的群文阅读:
(1)、结合媒体呈现的问题速读各篇目,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自主梳理,并在文中作对应的勾画和批注。
(2)、在小组内逐篇逐点交流,并作补充勾画和批注。
(3)、小组选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积极质疑,参与师生互动。
课前诊断法
课前诊断法
自主梳理法
课堂讨论法
四、新课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时内容。
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谈群文阅读三篇事物说明文后的收获和感受。
1、关于说明文或者事物说明文,你加深了什么认识?
2、关于说明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方法和技巧?
3、和记叙文阅读相比,哪些知识点容易混淆?你学会区分了吗?
全班交流,谈群文阅读后的收获和感受。
反思小结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