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同步能力测试题(二)
测试范围:§2.3制取氧气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获得氧气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C.蜡烛燃烧 D.加热木炭粉
3.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时没加二氧化锰的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变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的速率变慢且总量减少
4.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放入过氧化氢溶液;④使二氧化锰受热。这四种方法中( )
A. 全正确 B. 全不正确 C. ①②③正确 D. 只有①②正确
5.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制取氧气 B.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 C.收集并验满氧气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
A.铁架台 试管 集气瓶 酒精灯 B.试管 导气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C.铁架台 烧杯 酒精灯 导气管 D.试管 集气瓶 漏斗 水槽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图示连接仪器③装好药品固定在铁架台④加热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把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⑥收集⑦熄灭酒精灯⑧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下列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②①③④⑤⑥⑦⑧
C.②①③⑤④⑥⑦⑧ D.②①③⑤④⑥⑧⑦
8.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采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无需加热等附加条件和设备 B.反应剧烈程度和反应速率容易控制
C.装置简单 D.收集气体更方便
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或方法(括号内)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B.氯化钾和氯酸钾(加热)
C. 二氧化锰和炭粉(水) D.氧气和空气(燃着的木条)
10.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 ( )
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1.(12分)将空气除尘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后,在低温加压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然后控制温度________液态空气,氮气沸点比氧气 ,先蒸发出来的是 ,余下的主要是 ,该过程为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2.(12分)理解实验操作原因可以更好地明确操作方法。请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解释下列实验问题: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连续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实验操作收集到气体的数值总是比理论值小(假设装置不漏气且实验操作正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实验探究(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46分)
13.(21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
(3)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番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14.(25分)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附加题
1.黑色粉末A与白色固体B在常温下混合可得C和D,其中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若将E放在D中点燃,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产生。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A______,B_____,C________,D______E_______,F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加了一 个U形管,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用乙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2)中推测的原因,请你设计一个新的改进装置(可用图示或用文字叙述改进要点)。
(4)“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里中”与“把过氧化氢逐滴滴入盛有少量二氧 化锰的试管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