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高中新课程标准: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探究罗马法内容的演变。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
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从中西历史发展的两个方面比较罗马法的影响。
查阅资料;
探究问题;
历史比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本课主要涉及到罗马法的一些构成以及可以从罗马法中看出其所包含的阶级属性,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万民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2. 难点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影响”要注重结合其对当时的帝国所产生的作用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来讲。
四.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古代中国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知识有所了解。我校高一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思维活跃,但是从学习方式上看,他们尚未彻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主体意识和独立思想不足。同时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五、教学策略图
教师引导 设置问题 组织 评价
多媒体课件辅助
学生探究归纳
应用知识 联系现实
升华认识 指导实际
分组讨论 辩驳
六、教学方法:
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七、教学媒体设计
序号
媒体内容
媒体类型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1
正义女神 朱斯提提亚
图片文本
创设气氛导入新课
提问-解释
2分钟
互联网
2
罗马法的概念
文本
直接展示概念
解释 -分析- 总结
3分钟
教材
3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文本
图片
通过材料和图片分析过程
提问-分析 -总结
17分钟
互联网
4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图片
文本
通过材料和图片分析影响,学生自己总结。
提问-分析图文-讨论 -总结
15分钟
互联网
5
课后探究
文本
巩固落实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授课程序
教师活动
媒体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应用分析
导入
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结合材料分析:怎样实现正义?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展示:观看图片: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以及一段介绍材料。
认真的看图片和老师一起分析图片种特定的意义,并结合材料积极的回答老师启示性的提问。
利用有代表性的图片直观的展示,并结合材料,用恰到好处的提问,引导学生很快的贴近本课主题。
由画面给学生一个思维上的刺激,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点明课题,确定思考的方向。
新课
推进
1、 什么是罗马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思考。
展示:
罗马法的概念
学生了解罗马法的基本概念
概念性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对本节课的概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新课
推进
新课
推进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通过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依照第一个问题的思路解决此问题。
对于此问题分两部分引导学生思考:(1)起源:习惯法—成文法
(2)公民法—万民法
通过分解分析,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强调历史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展示:(1)两段材料;
(2)一个案例及问题;
(3)《十二铜表法》的图片及内容;
(4)罗马帝国扩张示意图;
(5)一个案例。
1、阅读两段材料,问题:法律是怎样产生的?
2、阅读案例思考:当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判决?为什么?
3、罗马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明确罚金数量有何积极意义?
4、庞大的罗马帝国面临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案例,一方面学生熟悉教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
通过材料和老师引导分析,了解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当时社会所起的作用。
利用分析总结地方法学生自己总结答案的措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学会从不同方面看问题。
从上一个问题的答案中又得出了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层层深入,深层探究”的学习方法。
应用案例,学生了解如何处理实际问题。
新课
推进
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引导学生归纳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以及来分析其影响。主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展示:
1、 一个具
体的案例;
2、四段材料:《万民法》、《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阅读材料,思考:1、罗马法蕴含哪些基本思想?
2、古罗马为人类提供哪些自然法则?
3、罗马法对当时和后世起到什么作用?
1.通过鲜明的问题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积极影响,并从中理解对后世的影响。2.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完全自主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达到了提高学生探究知识能力的目标。
通过材料对比分析影响。一方面分析其对当时的作用,另一方面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新课
推进
精炼小结:(1).激发学生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总结本课。(2.)肯定学生的总结。(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当时和后世起的作用,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课堂小结
1.迅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2.用自己的语言,积极总结本课。
学生的总结使他们更加深对本节课的掌握,既复习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加深了理解。
学生愉快的学习。
课后活动
开放性的课后活动: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展示课后活动
课后探究:罗马法为什么影响如此深远?
现在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在各个方面都要用法律来规范,认识法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法、守法。
九 板书设计:
罗马法的概念
起源:习惯法—成文法
起源与发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完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形式
结构
内容
核心
对当时
影响
对后世
过程流程图
总结新知
强化目标
指导现实
升华主题
师生修正
明确定论
联系已知/举例/
比较/回答
文本
布置作业
拓展视野
指导阅读
启发迁移
文本/视频
文本
CAI课件/图片
音频 课题
开始
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设疑导析
分析
回归目标
协作思考回答
读图分析回答
提导看图
提示引导
订正结论
准确概括
CAI课件
联系整课
引导小结
文本/图片/视频
文本/图片/视频
CAI课件/文本
文本
巧设疑问
组织引导
巧布辩题
营造氛围
启动已知
设置论题
讨论思考
分析提炼
分组讨论
辩驳交流
发散思维
以例说理
严密推理
准确定论
客观点评
肯定亮点
结束
十、图例说明:
教学活动组织 媒体应用 学生活动 教师的逻辑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